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相桥式有源逆变电路设计

单相桥式有源逆变电路设计

长江职业学院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学院:机电学院
学生姓名:余鸿
指导教师:李莎
专业:电气自动化
班级:电气1401
日期: 2015.12 单相桥式有源逆变电路设计
摘要:整流与逆变一直都是电力电子技术的热点之一。

桥式整流
是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通性进行整流的最常用的电路。

常用来将
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

从整流状态变到有源逆变状态,对于特定
的实验电路需要恰到好处的时机和条和方法已成熟十几年了,随
件。

基本原理着我国交直流变换器市场迅猛发展,与之相应的核
型技术应用于发展比较将成为业内企业关注的焦点。

在逆变电路
中,把直流电能经过直交变换,向交流电源反馈能量的变换电路称之为有源逆变电路,相应的装置称为有源逆变器。

关键词:整流逆变桥式有源逆变。

1前言
目前,整流设备的发展具有下列特点:传统的相控整流设备已经被先进的高频开关整流设备所取代。

系统的设计已经由固定式演化成模块化,以适应各种等级、各种模块通信设备的要求。

加上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的广泛应用,为分散供电创造了条件。

从而大大提高了通信网运行可靠和通信质量。

高频开关整流器采用模块化设计、N1配置和热插拨技术,方便了系统的扩展,有利于设备的维护。

由于整流设备和配电设备等配备了微机监控器,使系统设备具有了智能化管理功能和故障保护及自保护功能。

新旗舰、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使高频开关整流器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逆变与整流相对应,直流电变成交流电。

交流侧接电网,为有源逆变。

交流侧接负载,为无源逆变。

有源逆变的条件:负载侧存在一个直流电源E,由他提供能量,其电势极性与变流器的整流电压相反,对晶闸管为正向偏置电压;变流器在起直流侧输出应有一个与原整流电压相反的逆变电压U,其平均值U<E,以吸收能量,并将其能量馈送给交流电源。

逆变电路的分类,根据直流侧的电源的性质不同,直流侧是电流源,电流型逆变电路,
又称为电流型逆变电路;电压型逆变电路,输出电压是矩形波,电流
型逆变电路输出电流是矩形波。

电压型逆变电路的特点:输出电流波
形随负载而变;只有单方向传递功率的功能;故障电流较难抑制。

2设计方案及其原理

图2-1 系统方框图
图2-2 等效电路及波形图 当开关S1、S4闭合,S2、S3断开时,负载电压u o 为正;当开
关S1、S4断开,S2、S3闭合时,u o 为负,如此交替进行下去,就在
负载上得到了由直流电变换的交流电,u o 的波形如上图 (b)所示。

输出交流电的频率与两组开关的切换频率成正比。

这样就实现了直流
电到交流电的逆变。

t (b)(a)
u o
t 3
t 2t 1i o u o O Z u o i o U d
_+S 3S 2S 4
S 1
图2-3 电压型单相全桥逆变电路
图2-3 电路图
它共有4个桥臂,可以看成由两个半桥电路组合而成。

两对桥臂交替导通180°。

输出电压和电流波形与半桥电路形状相同,幅值高出一倍。

改变输出交流电压的有效值只能通过改变直流电压U d来实现。

可采用移相方式调节逆变电路的输出电压,称为移相调压。

各栅极信号为180º正偏,180º反偏,且T1和T2互补,T3和T4互补关系不变。

T3的基极信号只比T1落后q ( 0<q <180º),T3、T4的栅极信号分别比T2、T1的前移180º-q,uo成为正负各为q 的脉冲,改变q可调节输出电压有效值。

3仿真概念及其原理简述
3.1基本概念
所谓系统仿真(system simulation),就是根据系统分析的目的,
在分析系统各要素性质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能描述系统结构或行为过程的、且具有一定逻辑关系或数量关系的仿真模型,据此进行试验或定量分析,以获得正确决策所需的各种信息。

3.2系统仿真的实质
(1)它是一种对系统问题求数值解的计算技术。

尤其当系统无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求解时,仿真技术能有效地来处理。

(2)仿真是一种人为的试验手段。

它和现实系统实验的差别在于,仿真实验不是依据实际环境,而是作为实际系统映像的系统模型以及相应的“人造”环境下进行的。

这是仿真的主要功能。

3.3系统仿真的作用
(1)仿真的过程也是实验的过程,而且还是系统地收集和积累信息的过程。

尤其是对一些复杂的随机问题,应用仿真技术是提供所需信息的唯一令人满意的方法。

(2)对一些难以建立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的对象系统,可通过仿真模型顺利地解决预测、分析和评价等系统问题。

(3)通过系统仿真,可以把一个复杂系统降阶成若干子系统以便于分析。

(4)通过系统仿真,能启发新的思想或产生新的策略,还能暴露出原系统中隐藏着的一些问题,以便及时解决。

3.4系统仿真的方法
系统仿真的基本方法是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和量化分析模型,并将其转换为适合在计算机上编程的仿真模型,然后对模型进行仿真实验。

由于连续系统和离散(事件)系统的数学模型有很大差别,所以系统仿真方法基本上分为两大类,即连续系统仿真方法和离散系统仿真方法。

在以上两类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还有一些用于系统(特别是社会经济和管理系统)仿真的特殊而有效的方法,如系统动力学方法、蒙特卡洛法等。

系统动力学方法通过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流图等)、利用DYNAMO仿真语言在计算机上实现对真实系统的仿真实验,从而研究系统结构、功能和行为之间的动态关系。

4逆变失败原因及消除方法
有源逆变失败(逆变颠覆)是指逆变时,一旦换相失败,外接直流电源就会通过晶闸管电路短路,或使变流器的输出平均电压和直流电动势变成顺向串联,形成很大短路电流。

防止逆变失败的方法:采用精确可靠的触发电路,使用性能比较好的的晶闸管,保证交流电源的质量,流出足够的逆变角 等。

5 参数计算
由题意得U2=50V β=35。

P=200W E = -70V
Ud=0.9U2cos(π-β)=0.9×50×cos145。

= -36.86 V (公
式1﹚
Id=(Ud-E)/R (公式2﹚
P=|EId|-Id2R
(公式3﹚
联立公式1,2,3得
R = 6.199 Ω Id = 5.35A
晶闸管原件的额定电压为2U2=70.71V,取2~3倍的安全储备电
压,并考虑晶闸管额定电压系取200V.
晶闸管元件额定电压IT:由查表得Kf=IVT/Id =2/2,
IT=KfId/1.57=2.41A
取2倍电流安全储备并考虑晶闸管原件额定电流系列取5 A.
6实验电路原理及结果图
图6-1实验原理图
单相桥式有源逆变原理图说明:负载侧存在一个直流电源E=70V,由他提供能量,其电势极性与单相桥式的整流电压相反,对晶闸管为正向偏置电压;在前半个周期延迟角为135度时,D1,D3导通,后半个周期D2,D4导通,如此循环,单相桥式在直流侧输出有一个与原整流电压相反的逆变电压Ud=36.86V,其平均值Ud<E,以吸收能量,并将其能量馈送给交流电源,从而实现单相桥式的有源逆变。

图6-2晶闸管1和3门极电源参数
图6-3晶闸管2和4门极触发电源参数
触发电路的原理:为简便起见,我们采用了脉冲信号发生器作为晶闸管的触发信号,其参数设定如上两图所示,其中1、3和2、4的参数只有延迟时间不同,相差半个周期,这样就使得两组晶闸管不同时触发,最重要的是脉冲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交流电源的频率相同,从而使得电路逆变的顺利进行。

图6-4晶闸管触发电源的输出波形
图6-5Ud波形图
图6-6晶闸管1、2、3、4两端的电压波形相同,
图6-7流过晶闸管电流及其两端电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