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性聚氨酯涂料doc

水性聚氨酯涂料doc

水性聚氨酯涂料的特点及改性应用综述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班级:110311班姓名:李辽辽学号:110311122水性聚氨酯涂料的特点及改性应用综述李辽辽(班级:11班学号:110311122)摘要:介绍水性聚氨酯涂料的分类、特点及其改性应用关键字:水性聚氨酯涂料;改性;应用0引言聚氨酯(又称聚氨基甲酸酯)是指分子主链结构中含有氨基甲酸酯(-NH0COO-)重复单元的高分子聚合物,通常由多异氰酸酯与含活泼氢的聚多元醇反应生成。

水性聚氨酯(WPU)是以水代替其他有机溶剂作为分散介质的聚氨酯体系,形成的WPU 乳液及其胶膜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耐磨性、耐化学品性和耐老化性等特点,可广泛用于轻化纺织、皮革加工、涂料、建筑和造纸等行业。

随着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水性聚氨酯涂料的开发,有效限制挥发性有机溶剂的毒害性。

虽然水性聚氨酯具有一些优良的性能,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

如硬度低、耐溶剂性差、表面光泽差、涂膜手感不佳等缺点。

由于水性聚氨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性。

其改性方法主要包括环氧树脂改性、丙烯酸酯改性、有机硅改性、多元改性等。

2水性聚氨酯涂料的特点与分类2.1水性聚氨酯涂料的特点[1]水性聚氨酯涂料是以水为介质的二元胶态体系。

它不含或含很少量的有机溶剂,粒径小于0.1nm,具有较好的分散稳定性,不仅保留了传统的溶剂型聚氨酯涂料的一些优良性能,而且还具有生产成本低、安全不燃烧、不污染环境、不易损伤被涂饰表面、易操作和改性等优点,对纸张、木材、纤维板、塑料薄膜、金属、玻璃和皮革等均有良好的粘附性。

2.2水性聚氨酯涂料的分类目前的水性聚氨酯主要包括单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和特种涂料三大类。

2.2.1单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单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是以水性聚氨酯树脂为基料并以水为分散介质的一类涂料。

通过交联改性的水性聚氨酯涂料具有良好的贮存稳定性、涂膜机械性能、耐水性、耐溶剂性及耐老化性能,而且与传统的溶剂型聚氨酯涂料的性能相近,是水性聚氨酯涂料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目前的品种主要包括热固型聚氨酯涂料和含封闭异氰酸酯的水性聚氨酯涂料等几个品种:a.热固型聚氨酯涂料。

交联的聚氨酯能增加其耐溶剂性及水解稳定性。

聚氨酯水分散体在应用时与少量外加交联剂混合组成的体系叫热固型水性聚氨酯涂料,也叫做外交联水性聚氨酯涂料。

b.含封闭异氨酸酯的水性聚氨酯涂料。

该涂料的成膜原料由多异氰酸酯组分和含羟基组分两部分组成。

多异氰酸酯被苯酚或其它含单官能团的活泼氢原子的化合物所封闭,因此两部分可以合装而不反应,成为单组分涂料,并具有良好的贮藏稳定性。

c.室温固化水性聚氨酯涂料。

对于某些热敏基材和大型制件,不能采用加热的方式交联,必须采用室温交联的水性聚氨酯涂料。

通过与水分散性多异氰酸酯结合,可以改进水性端羟基聚氨酯预聚物/丙烯酸酯混合物,尤其是羟基丙烯酸酯混合物的性能。

此类水性聚氨酯涂料,采用特制的多异氰酸酯交联剂,即含(-NCO)端基的异氰酸酯预聚物,经亲水处理后分散于各种含羟基聚合物中而形成的分散体,与多种含羟基聚合物水分散体组成能在室温固化的聚氨酯水性涂料。

d.固化水性聚氨酯涂料。

光固化水性聚氨酯涂料采用电子束辐射、紫外光辐射的高强度辐射引发低活性的聚物体系产生交联固化。

2.2.2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双组分聚氨酯涂料具有成膜温度低、附着力强、耐磨性好、硬度大以及耐化学品、耐候性好等优越性能,广泛作为工业防护、木器家具和汽车涂料。

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将双组分溶剂型聚氨酯涂料的高性能和水性涂料的低VOC含量相结合,成为涂料工业的研究热点。

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是由含(-OH)基的水性多元醇和含(-NCO)基的低粘度多异氰酸酯固化剂组成,其涂膜性能主要由羟基树脂的组成和结构决定的。

2.2.3特种涂料主要包括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涂料和含氟聚氨酯涂料等。

a.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涂料。

聚硅氧烷因其独特的化学结构使其具有一系列优异性能,如具有极好的耐高低温性能,优良的电绝缘性和化学稳定性,憎水防潮性、生理惰性及生物相容性等。

以聚硅氧烷为软段合成的聚硅氧烷-聚氨酯嵌段共聚物,兼具有聚硅氧烷和聚氨酯两者的优异性能,表现出良好的低温柔顺性、介电性、表面富集性和优良的生物相容性等,克服了聚硅氧烷机械性能差的缺点,也弥补了聚氨酯耐候性差的不足,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b.含氟聚氨酯涂料。

以氟烯烃聚合物或氟烯烃与其他单体为主要成膜物质的涂料,由于氟原于半径小,电负性强、碳氟键键能高,因此赋予了氟涂料极好的耐紫外线和核辐射性、柔韧性,优良耐磨性,低表面能,高抗张强度,高电阻率,高耐候性,耐化学品,防霉阻燃,耐热,已经在建筑幕墙涂料、耐酸雨涂料、耐温防腐涂料,防污涂料和汽车面漆方面得到应用。

3水性聚氨酯涂料的改性3.1丙烯酸酯改性聚丙烯酸酯类材料与聚氨酯材料相比,在耐水、耐溶剂、耐候及保光性等方面表现出很好的性能,而聚氨酯树脂在强度、弹性及粘接性能等方面性能突出,因此它们的结合有很好的互补作用,通过改性后水性聚氨酯材料兼具两者之综合性能。

丙烯酸酯类(PA)对水性聚氨酯(PU)的改性方法主要有化学改性和物理改性。

化学改性是将PA 加入PU 乳液中,再经过引发剂进行自由基聚合而制得的复合乳液(PUA)。

化学改性中制备核-壳结构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其机理在PU微胶粒外表面具有亲水性离子基团,PA 微粒具有疏水性基团并呈反方向由外向内溶胀到PU微粒内发生聚合,形成以PU 为壳、PA 为核的核-壳结构乳胶粒。

物理改性是将PA 与PU 进行物理共混,提高材料的机械性能。

采用物理法改性要求所用的PA 乳液的离子稳定性好,并且对溶剂有较好的亲和性,否则可能会发生破乳。

除此之外,纸杯PUA 复合乳液还可以通过交联或者互穿网络(IPN)等方法。

交联型复合乳液制备工艺复杂,可分为共混法、封端法及接枝法等。

互穿网络指PA 和PU 分别以线性和网络形式存在,不存在分子链之间的缠结。

王海侨等[2]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以双丙酮丙烯酰胺、丙烯酸羟乙酯为功能单体,以己二酸二酰肼和含多异氰酸酯基的聚氨酯为固化剂,制备了酮肼、异氰酸酯基双重自交联型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

研究发现,复合乳液成膜后的交联度可达90%以上,且硬度、耐水、耐有机溶剂性等显著提高,具有良好应用性能。

梁飞等[3]采用丙烯酸酯改性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水性聚氨酯乳液,并通过IR、TEM、DSC 等对乳液的形态及结构进行表征;研究聚合温度、丙烯酸酯加入量、引发剂种类及加入量对乳液和涂膜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制备的PUA 复合乳液产品具有核-壳结构,聚合温度在70 -75 ,采用油溶性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用量为2.0 -2.5时,得到性能较佳的乳液,PUA 涂膜耐水性、稳定性以及力学性能有明显改善。

傅和青[4]等以三羟甲基丙烷(TMP)为交联剂,采用EP 改性PU,再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发生自由基乳液聚合,聚氨酯环氧树脂-丙烯酸酯(WPUEA)杂合分散体。

结果表明,采用环氧树脂EP 和MMA 改性WPU,制取的EP/PUA 分散体性能优异,改性后的WPUEA 胶膜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耐溶剂性。

3.2环氧树脂改性环氧树脂(EP)材料具有力学性能高、粘结力强、稳定性好及加工性能优良等优点,且含有活泼的环氧基,能直接参与PU 的反应。

常见环氧改性是环氧树脂的羟基与异氰酸酯基反应,使PU 和EP 之间的网络间产生一定的化学链接,形成互穿网络结构,以提高PU 涂膜的机械性能、耐溶剂性、耐水性和耐热性等。

EP 改性常采用的方法有机械共混法和共聚法。

EP 和PU 的机械共混无化学键的结合,利用EP 的疏水性作用和PU的羧基以及聚醚链段的亲水性作用,使PU 包覆EP 以达到改性的目的。

而共聚法是将EP 接枝反应到PU 链上。

总之,共混法形成的乳液比共聚法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黄先威等[5]研究了改性剂EP 用量、加入方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影响涂膜性能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当EP 的质量分数超过7%时,预聚体粘度过大,且乳液稳定性变差。

可能因为随EP 量增加,乳胶粒之间形成的交联物增多而沉淀。

王焕等[6]选用环氧树脂E-44 为改性剂,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羟甲基丙酸(DMPA)、聚酯多元醇(POL-220)、聚醚多元醇(PPG-220)等为实验原料合成了一系列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

研究了环氧树脂、DMPA和聚酯多元醇加入量对乳液和膜性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后树脂力学性能、聚合物膜的热性能和耐水性均有提高。

当W(聚酯)=20.0%,W(DMPA)=3.9%,W(E-44)=8%时,改性水性聚氨酯综合性能最佳。

李伟等[7]以异氟尔酮二异氰酸基二异氰酸酯(HDI)为主要实验原料,以1,4-丁二醇为小分子扩链剂,以乙二胺基乙磺酸钠为亲水性扩链剂,采用环氧树脂E-51 作为改性剂,制备了固含量为50%的环氧树脂改性磺酸盐型水性聚氨酯乳液(SWPU)。

实验讨论了环氧用量对乳液的粒径及其分布和对胶膜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DTG、IR、NMR 等检测手段对胶膜的结构和热稳定性等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环氧树脂的羟基和环氧基团参与了反应,并生成了水性聚氨酯新结构;随着环氧用量的增加,乳液的粒径分布变宽;当环氧用量低于4%时,拉伸强度明显增加;胶膜的热稳定性随环氧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3.3有机硅改性聚硅氧烷是以重复的硅氧键为主链,硅原子上连接有机基团的聚合物。

通常将硅烷单体及聚硅氧烷统称为有机硅。

有机硅具有耐燃、耐候、耐水、稳定性好等优点。

研究学者把聚氨酯和聚硅氧烷的优点结合起来得到了性能优异的材料。

殷锦捷等[8]采用有机硅和环氧树脂复合改性聚氨酯涂料,探讨了聚氨酯预聚体的单体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聚醚二元醇(DL2000)的合适配比,改性剂的加入量,及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改性结果的影响。

并对复合改性涂膜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改性后产品涂膜力学强度、附着力、吸水率、热稳定性和耐酸碱性等指标均有很好的改善。

高明志等[9]采用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

全反射红外光谱及表面光电子能谱分析表明聚氨酯-丙烯酸酯分子链中已经化学键入有机硅链段,并且硅氧烷链段有表面富集的趋势。

另外,随着有机硅含量的增加胶膜的水接触角增大,耐水性提高。

康圆等[10]采用丙酮法合成了有机硅改性WPU(水性聚氨酯)乳液。

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KH-550) 和二羟甲基丙酸(DMPA)的加料方式对水性聚氨酯乳液稳定性影响较大;当W(DMPA)=3%-5%时,水性聚氨酯乳液的稳定性及其胶膜的耐水性较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