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底记录施工部位35kV集电线路施工内容铁塔组立交底项目铁塔组立交底日期技术交底内容铁塔组立安全保证措施:构件运输安全措施:1、汽车运输:(1)严禁无证驾驶,驾驶员必须有驾驶证。
(2)构件装车时,应有顺序地摆放,各连板必须用铁丝或加长螺栓穿成一串并用螺帽拧固,防止丢失。
(3)置于汽车车箱前架上的构件,在构件下方应垫方木,且应将构件、方木、车架三者绑扎牢固,防止磨损构件。
(4)凡用钢丝绳或8号铁线绑扎镀锌构件时,其绑扎部位应用麻带缠绕保护,防止磨损镀锌层。
(5)运输人员应加强途中检查,防止捆绑松动;通过山区或弯道时,防止超长部分与山坡或行道树碰刮,超长2米应在尾部设警示标志。
(6)汽车运输禁止超载及人货混载。
2、人力运输:(1)所有施工人员必须参加安全考试、安全交底及进行体检,不得随意请当地人参加施工。
(2)一人肩扛多件塔材时,塔材应绑扎成捆,肩扛处应缠绕麻袋。
(3)两人及以上抬运长或较重构件时,应有专人在工作前检查小运输通道情况;障碍物必须清除,转弯处应加宽,险峻陡壁处应设临时扶手。
(4)两人抬运构件时,应同肩同步,并做到同起同落。
(5)四人及以上抬运构件时,应明确一人指挥,务求步调一致,不得直接用肩扛。
(6)雨天抬运时,山坡道路应挖有小阶梯,选择好行走路线,防止滑倒,必要时设扶手。
(7)人力肩扛构件时应量力而行,一般单人肩扛的重量不宜超过50kg,人与人保持5m的距离。
狭窄道路不得超人行进。
(8)搬运前应观看周围是否有人工作及其它障碍,避免相互碰撞。
(9)搬运时注意观察行走道路,有无沟坎,避免踩空、踩滑、跌倒。
(10)途中休息时,应选择道路较宽处,将塔材置于路边不妨碍行人通过。
分解组塔安全措施:为防止出现倒抱杆等事故,参加施工人员应遵守以下三项纪律:①遵守施工组织纪律。
做到分工明确,一切行动听指挥。
②遵守劳动纪律。
做到坚守岗位,精神集中,尽心尽责完成本岗位工作。
③遵守技术纪律。
坚持按规程规范办事,坚持按设计图纸施工,坚持按工艺设计操作。
④开工前必须对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签字认可。
第一基铁塔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试点。
参加组塔人员必须做到“三熟悉”。
熟悉铁塔安装图,熟悉立塔方法的操作要点,熟悉本安全措施。
铁塔组立施工必须严格执行安全工作票制度。
每个桩位每工序每5天由现场负责人填写1张安全工作票并签字齐全、宣读。
更换现场负责人必须更换安全工作票。
1、现场布置:(1)现场布置和起吊方案必须执行施工技术措施规定。
(2)组塔施工过程中,非施工人员严禁在塔高范围内逗留。
(3)绞磨应安置在合适的位置,以便于观察和操作。
地锚所在地方应平整,距离一般应在1.2倍塔高之外。
(4)不准用露出地面的岩石或树桩作立塔地锚。
绞磨不得使用角铁桩锚固,必须使用地锚。
(5)各部位的工具,应按施工技术要求进行布置,各种绳索的穿向要正确,连接要可靠,安全监护人在吊塔前应作一次全面检查。
(6)邻近公路和村庄的桩位施工时,应在施工范围内设置安全围栏,公路两端设置明显的施工警告牌。
施工用的横跨公路的钢丝绳等应有足够的净空距离,保证道路的通行,并在钢丝绳上设置红旗等明显的警示物。
文明施工:1施工人员着装整齐,特殊工种挂牌上岗.执行国网“三统一”。
2施工过程中,应遵守本工程有关文明施工的规定,施工现场整齐,工器具、构件摆放整齐。
多余工具、剩余材料应搬离立杆塔的范围之外,做到文明施工。
3施工现场必须设置安全警示牌和施工标志牌,并插彩旗标语。
4避免与当地居民发生纠纷,青赔问题应及时通知项目部派人协调解决。
5注意环境保护方面的有关规定,尽量减少铁塔组立所占用的施工场地,避免不必要的青苗损失;地锚坑使用完毕及时回填;机械加柴油、机油应使用漏斗,防止泻漏到地上污染环境。
工程防火:1山林施工严禁使用明火,严禁在山上吸烟及煮饭。
2材料站、驻地施工用电应符合有关规定,严禁乱拉乱接。
3项目部、材料站、驻地必须配备足够的消防灭火器材。
4开关箱负荷侧的首端处必须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5熔丝的规格应按设备容量选用,且不得用其他金属代替。
高处作业措施:(1)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2)高处作业人员穿软底鞋,并正确配戴个人防护用具,工作前严禁饮酒。
(3)高处作业人员需取得作业证,且经体格检查允许高处作业者方准登高作业。
(4)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带必须栓在结实牢固的构件上,并不得低挂高用,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安全带是否拴牢。
(5)多人在一处作业或双层作业,应相互照应,密切配合,作业区垂直下方不得有人。
(6)高处作业所用的工具和材料应放在工具袋内或用绳索绑牢;上下传递物件应用绳索吊送,严禁抛掷。
(7)在雨天或冰冻之后进行高处作业,应采取防滑措施,如:弄干净鞋底的泥、清除塔材上的冰、高处作业时除扎好安全带外,有条件的加设二道保险绳。
(8)遇有雷雨、暴雨、浓雾及六级以上大风天气不得进行高处作业。
( 9)铁件及工具严禁浮搁在塔上及抱杆上,以免误抓误踩酿成事故。
(10)高处作业人员上下铁塔应沿脚钉攀登,不得沿单根构件上爬或下滑。
临近带电体作业施工措施:(1)靠近带电体的桩位应用内悬浮抱杆内拉线分解组立。
(2)塔上垂落的绳索应拉紧固定好,防止飘近带电体,发生触电事故。
(3)在带电体附近高空作业时,距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必须满足表6-1的要求。
表6-1 距带电体最小安全距离(米)紧急救援计划:为了预防和控制潜在的事故隐患和应对紧急情况,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产生的事故后果,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公司《重大事故应急计划》,以及《应急准备与响应程序》的要求,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紧急救援计划。
危险性分析:本工程的施工长期在荒郊野外作业,有大量的高空作业及体力劳动,本紧急救援计划主要针对施工其间所发生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和对环境的影响,重点是防止下述六个方面的情况的发生和应急措施:1、施工过程中发生伤害时的应急处理;2、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和发生交通事故的应急措施;3、施工现场和驻地发生火灾时的应急措施;4、食物中毒、中暑、患急性病的应急措施;5、台风、暴雨、水灾发生时应急措施;应急措施:1、立塔分部工程施工前必须与当地劳动部门、公安部门(派出所)、消防部门、环保部门和医院取得联系,做好应急准备。
2、发生火灾时,施工负责人组织现场人员积极参与灭火行动,必要时向119报告。
3、车辆驾驶员每天必须做好三检(出车前检、途中检、出车后检)。
4、发生交通事故时,未受伤人员应立即对伤者进行抢救,并通知当地的交警部门进行处理。
5、发生交通事故后,未受伤人员应保护好现场,并做好必须的现场印记,并协助交警做好事故现场记录。
6、施工现场发生工伤事故时,现场负责人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安排救援车辆或请医院派救护车送伤者到医院,并保护事故现场,以利于事故调查取证。
7、驻地必须配备常用药箱(内有十滴水、红药水、蛇药等)。
8、发生食物中毒、中暑和职工患急病时,当即送当地医院救治。
9、鉴于立塔施工的特点,事前做好对自然灾害的应对措施十分重要。
每天收听天气预报,填好施工晴雨表。
10、事前获悉恶劣的天气预报后,现场负责人应即对未组装完的铁塔打临时拉线进行加固,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巡查,处理安全隐患。
必要时,可停工待命。
11、防止环境污染的重点是施工现场和施工人员的驻地。
12、施工现场不得随处抛弃施工废弃物,使用机械时,应防止机油、柴油等泄漏污染环境。
13、应急准备小组领导的移动电话每日24小时保持畅通状态。
14、项目部材料站24小时有专人值班,并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
15、各项目队驻地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
电压等级(kV ) 项 目 10 35 110 220 工具、构件与带电体距离(米) 2.0 3.5 4.0 5.0工作人员与带电体距离(米) 1.7 2.0 2.5 4.0质量保证措施:1现场构件应分类、分段号摆放。
2不得用角钢作其他承力使用,如:当撬棍等。
防止构件弯曲变形。
3如因运输造成局部镀锌层磨损时(小于100mm2),应喷防锈漆,进行防锈处理。
喷前应将磨损处清洗干净并保持干燥。
4检查构件的弯曲度,角钢的弯曲度不应超过相应长度的1/800。
5螺栓防盗栓槽统一朝上。
6螺栓连接构件组装规定a、铁塔各构件的组装应牢固,交叉处有空隙者,应按设计图纸加装对应厚度的垫片。
b、螺栓应与构件面垂直,螺栓头平面与构件不应有空隙。
c、螺母拧紧后螺杆露出螺帽的长度,对单螺母不应小于两个螺距,对双螺母可与螺母相平。
7螺栓数量不得缺少,规格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要求,穿向应符合本工程的统一规定和铁塔图纸会审纪要的要求。
8螺杆与螺母的螺纹有滑牙或螺母棱角磨损以至扳手打滑的螺栓必须更换。
9铁塔组装有困难时,严禁强行组装,应查明原因。
对于有误的板件应划印,逐件登记交材料站退回厂家处理。
交底人被交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