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高考政治全国卷和海南卷命题细目表及命题规律解读

2017年高考政治全国卷和海南卷命题细目表及命题规律解读

政治命题细目表还原与仿制高考命题细目表是高考命题和评价的基本文件,对于保障高考命题的计划性和规范性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高考命题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也越来越来也深刻,因此,必须重视命题细目表的研究和运用。

由于高考命题过程的保密性,局外人是接触不到原始的命题细目表的。

但是,我们可以运用考试测量学知识,依据高考试卷以倒推方式“复原”命题细目表。

1.高考思想政治命题细目表的结构所谓命题细目表,是指由试卷题型、题号、考查内容、能力目标和试题难度等组成的表格,主要包含试卷考查内容和考查目标(能力)的关联,以及各部分比例权重的参数。

认真研究高考试卷的这些参数,有助于把握高考试卷的结构、各部分内容的权重和难度,明确高考能力目标的具体考核要求,从而提高备考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题型与题量:经过长期探讨和实践,思想政治试题的题型基本稳定,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类,各类试题的考查功能得以不断完善。

在文科综合试卷中,政治选择题12道;非选择题5道,全部为必做题。

2017年高考,全国Ⅰ卷和Ⅱ卷主观题虽然题量没有加大,仍然是5道设问,但是加大了对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原来的38题《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组合型类型转化为38题考察《经济生活》、39题考察《政治生活》;原39题变化成40题,仍然是《文化生活》、《哲学生活》与开放型试题的组合。

全国Ⅲ卷与往年的题型不变。

考查内容:包括思想政治四本必修教材的具体考点与时代素材等。

选择题中,《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学与生活》试题布局基本上为4:3:1:4。

试题围绕一个主题命制,多为几个考点的混合运用,基本为主干知识。

非选择题大多以时代素材(时政或生活情境)为背景,考查考生构建知识体系,多层次多角度阐释信息调动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论证问题的能力。

能力目标: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思想政治能力目标包括四项:“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

通常情况下,选择题的能力目标主要是前两项,实际上随着选择题主观化倾向的强化,其能力目标考查的涵盖日益扩大,即出现了“客观题主观化”的命题趋势;非选择题全面涵盖了四项能力目标,近年逐渐加大了对“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能力的考查力度。

试题难度:难度包括预设试题难度和实测难度。

预设难度指的是命题时,对命制的试题预估的难度值。

实测难度指的是考后实际统计出的难度值。

从考试测量学角度,要求高考试卷的难度控制在0.50左右,政治试题的难度相对稳定,但不少试题的难度系数在0.40以下。

这既有命题人的主观因素,也与政治试题反映党和国家的政治意图导向有关,同时也与高校选拔因素有关。

2.研究高考政治命题细目表应注意的问题高考命题细目表的主要功能是规范命题行为、提高命题质量和科学评价试题,这是考试主管部门的职责。

我们应挖掘高考命题细目表的内涵,用以指导高考复习,提高复习的效益。

第一,明确高考试卷的结构,合理选择答卷策略和答题思路。

文综卷第12~23题为政治选择题,其中第12~15题是《经济生活》,第16~18题是《政治生活》,第19题为《文化生活》试题,20~23题是《哲学与生活》;第38(39)题是《经济生活》或《政治生活》的综合题,第39(40)题《文化生活》《哲学生活》试题和一个开放性试题。

一看到题号,就能立即想到对应的答题思路,调动相关知识和思维模式,减少思路转换和干扰。

第二,明确高考的主干知识和高频考点,确定高考复习的重点。

梳理近几年的命题细目表,可知命题的重心是考生所学的主干知识,试题多是围绕着核心考点来设计的,有些主干知识反复考,而有的知识高考却从不涉及。

文综政治考纲规定的考点是237个,每年常考常新的考点集中在33个核心考点上(其中包括经济生活11个、政治生活7个、文化生活6个、哲学生活9个主干知识)。

据此可确定高考复习应在主干知识和高频考点上下工夫,并适当进行拓展和补充,预先构建以核心考点为中心的知识体系;相反,对低频考点和高考盲点则应适当减少复习投入,适度删减教材。

特别是在复习后期,一定明确复习重点,切忌平均用力。

第三,明确试题考查的角度,领会命题意图。

纵观历年来的高考试题,命题者往往是通过变化考查角度和思维重心,对主干知识进行反复考查。

如主观题39(40)题往往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载体,多角度考查文化现象和哲学现象,历经多年屡考屡新。

再如对我国政府的职责和企业的经营与发展、联系观、矛盾观、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考查,角度也多样,而且常考常新。

我们应对照历年的高考细目表,分析试题考查的角度,掌握命题规律,针对性的备考和训练。

此外,还应结合对细目表的研究,正确把握政治试题的难度和每一模块高考考查趋势等等。

(一)2017年命题细目表还原1.2017年全国Ⅰ卷政治细目表3.2017年全国Ⅲ卷政治细目表4.2017年高考海南卷政治考核双向细目表(二)高考命题规律解读实施新的高考命题改革和课改以来,全国卷思想政治高考命题大力加强对考生学习潜能和学科素养、关键能力的考查,完成了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型,加快了由考查学习结果到“考查认识过程”的演变,试题呈现出“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特征,更多考查考生运用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中学教学所惯常采用的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已经基本失灵。

2017年的思想政治命题在遵循考试大纲精神,“深化考试内容改革”方面,又有新的探索。

然而,一直以来,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对高考命题的变革缺乏认真研究和准确认识,依然按照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应对高考,拘泥于教科书,面面俱到和平均用力,强调知识记忆和再现,依赖频繁刷题,备考复习与高考要求严重脱节,陷入“高耗低效”的困境。

思想政治复习要摆脱这一困境,就必须通过系统研究近年高考试题,认识命题规律,把握命题思路,弄清高考“考什么”“怎样考”,从而调整复习策略和方法,走上精准复习、科学备考的途径。

1.高考考什么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指出:思想政治学科考试“反映对考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论证阐释、分析评价、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既渗透学科素养、能力要求,又彰显了对“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考查。

(1)体现学科考核能力要求,突出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考核高考对思想政治的考查,集中体现了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关键能力”的考查。

“材料意识”是政治命题的突出特点,蕴含重要信息的时代素材或文字叙述构成了试卷的主体,要求考生:①在全面了解时代素材或时政信息、深刻理解基本概念和辩证观点的基础之上,通过知识迁移阅读试题材料,获取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准确描述试题所涉及的学科基本概念、观点和原理;②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学科知识,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推理,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综合检索和选用自己的“知识库”中的有关知识和技能;③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有关社会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全面阐释或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④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创见性作答,整合学科知识和方法,论证或探究问题,得出合理的结论。

然而,中学教材所涉及课程标准要求的一些重要基本概念和学科观点,往往缺乏足够的时代素材或重大的时政背景叙述支撑,因而,学生面对新情景、新材料难以透彻理解。

因而,这就迫切需要扩大相关阅读量,高考备考应该关注时代素材与思想政治主干知识有关联的内容和补充。

(2)渗透学科核心素养,体现学科的价值导向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依法治国理念等多有涉及,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学科素养和宽阔的知识视野,能够在知识积累、素质养成和能力提升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凸显政治学科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3)同时,思想政治高考命题“大纲之上、教材之上,还有一个更高的纲”政治学科高考全面落实“以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的命题核心立场,试卷体现出鲜明的导向:①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增强向心力,凝聚社会共识;②“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感召力,增强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③彰显我国民族复兴、大国崛起的“历史眼光”、“世界格局”和“责任意识”,理性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④突出我国的民族自豪感、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⑤体现党和政府的新发展理念,展示发展成就,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高考思想政治对“更高的纲”的考查,集中体现了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关键能力”的考查,即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

“材料意识、时代视角”是思想政治命题的突出特点,蕴含重要信息的时代素材或文字叙述构成了试卷的主体,要求考生在全面了解时政事实、深刻理解基本概念和观点的基础之上,通过知识迁移阅读试题材料,获取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然后“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达到“分析有关社会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全面阐释或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最终“整合学科知识和方法,论证或探究问题,得出合理的结论”。

(4)关注与高校课程密切相关的内容这是由高考服务于高校选拔新生这一核心功能所决定的。

一是大学思想政治课程内容的重要领域和学术研究热点问题,近年日益重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中国发展与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考查即是其突出体现;二是传承优秀中华文化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外关联,意在考查考生对思想政治学科体系的完整把握程度,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学科价值;三是中学教材中叙述片面、观点陈旧或过时的内容,高考命题则会予以回避或修正。

上述规律表明:高考大纲是高中课程标准与高校课程的衔接,而不是高中课程标准的翻版。

命题呈现出“远离中学教材、靠拢高校课程”的特征。

高考命题专家指出:高考命题改革的着力点是:高考试题要充分体现为高等院校选拔合格新生的首要功能;试卷立足对学科主体知识、关键能力和基本素养的考查,注重运用新材料,设置新情境,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思想政治学科的特点,注重思想性和时代性,反映政治学研究的趋势。

2.高考怎么考“一体、四层、四翼”的命题改革趋势,明确了高考命题四个方面的考查要求:一、彰显基础性”,重点突出,强调对重要事实和概念的深度理解;二、强调综合性,注重考查内在联系和学科体系;三、注重应用性,密切联系考生和社会生活实际,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依法治国理念;四、突出创新性,注重知识更新,关注与高校课程密切关联的内容,刻意反对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

近年思想政治命题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突出对学科主干内容的考查,强调“基础性”近年政治高考在考查内容上,重点突出,关注学科主干知识,主题鲜明,集中围绕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实施考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