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发病机制

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发病机制


并发症
1.出血:是消化性溃疡最常见并发症, 是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病因(约50%)。
Forrest分级
并发症
2.穿孔:

穿孔引起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剧烈腹痛、腹膜刺激 征、气腹征。 穿透性溃疡:穿孔与临近组织或器官发生粘连。

穿入空腔器官形成瘘管:十二指肠球部-胆总管瘘,
胃-十二指肠/横结肠瘘。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 )
Barry Marschall and Robin Warren
获2005年诺贝尔医学奖
病因和发病机制
1.Hp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
⑴ Hp检出率:DU90-100%,GU80-90%
⑵ 根除Hp可促进溃疡愈合,降低复发。
GU以粘膜屏障功能降低为主;DU以高胃酸分 泌为主。 胃酸在溃疡形成中起关键作用。
胃镜及病理

胃镜下表现:溃疡呈圆形、椭圆形,边缘光整 ,底部平坦、由肉芽组织构成、覆灰白色或灰 黄色纤维渗出物,周围黏膜炎症水肿;溃疡愈 合时周围黏膜炎症水肿消退,肉芽组织纤维化 ,变为瘢痕。直径:大多<1.0cm。
2.其他症状:上腹饱胀、纳差、反酸、嗳气。 二、体征 发作期上腹部有局限性固定的压痛点,压痛点 常符合溃疡的部位。
临床表现
三、特殊类型溃疡
1.复合溃疡:DU与GU同时发生。
2.幽门管溃疡:易出现幽门梗阻。
3.球后溃疡:夜间痛及背部放射痛更多见,易并 发出血。 4.巨大溃疡 :直径>2cm。 5.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好发于胃体、底。
(5%以下)
病因和发病机制
2.Hp感染引起消化性溃疡的机制
⑴ 分泌空泡毒素(VacA)导致细胞损伤。
⑵ Hp感染导致胃泌素增加,从而导致胃酸分泌 增加。
⑶ Hp感染减少十二指肠HCO3-分泌,从而削弱 黏膜屏障。
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药物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血栓烷A2 PG-E 糖皮质激素 生理 COX-1 COX-2 炎症 氯吡格雷 NSAIDs ……

也可发生于食管下段、胃-空肠吻合口附近及
Meckel憩室。
流行病学


DU较GU多Biblioteka (约3:1);男性多于女性;


DU多见于青壮年,而GU多见于中老年;
DU的平均年龄要比GU早十年。
病因和发病机制

溃疡发生是胃十二指肠黏膜侵袭因素和防御因 素失衡的结果,胃酸对粘膜产生自身消化。


“漏屋顶”学说。
“无酸就无溃疡”。
病因和发病机制
侵袭因素:

胃酸 胃蛋白酶 幽门螺杆菌 非甾体抗炎药等。
病因和发病机制
胃十二指肠黏膜防御和修复机制: 1.黏液和HCO3— :物理屏障、中和胃酸。 2.上皮细胞:分泌黏液及HCO3-,再生修复 3.上皮后:血流供应。 PGE:细胞保护、 促进黏膜血流 增加黏液及HCO3-分泌。 EGF:细胞保护 促进上皮再生。
二.胃癌
恶性溃疡的内镜特点: ①形状不规则,较大(>2cm); ②底凹凸不平、污秽苔; ③边缘呈结节状隆起,质硬; ④周围皱襞中断; ⑤胃壁僵硬、蠕动减弱。
胃镜及病理
好发部位:
GU:胃角和胃窦小弯。
DU:球部前壁。
胃镜及病理

病变深度:溃疡所致的粘膜缺损超过粘膜肌层。
临床表现
一、症状
1.上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典型患者有三大特点:
慢性病程;
周期性发作; 节律性疼痛: DU:空腹痛(饥饿痛)、夜间痛。 GU:餐后痛。 腹痛可被抑酸剂或抗酸剂缓解。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1.确定有无病变及部位 溃疡分期: 活动期(A) 愈合期(H) 瘢痕期(S)
辅助检查
2.鉴别良恶性溃疡。
良性溃疡
恶性溃疡
辅助检查
3.治疗效果评价。
辅助检查
4.对合并出血者给予止血治疗。
辅助检查
二.X线钡餐检查 直接征象:龛影(确诊价值)。 间接征象:对侧痉挛切迹、激若状态、球部变 形(提示可能有溃疡)。
花生四烯酸
磷脂酶A2 上皮细胞修复 疼痛、发热
细胞膜磷脂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三、遗传
壁细胞数量增多,高胃酸。
四、胃排空障碍
十二指肠-胃反流;促胃液素分泌增加。
五、其他:应激、吸烟、精神紧张、饮食无规律
等。
病因和发病机制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多因素疾病
Hp和NSAIDs是二个最常见病因
溃疡发生是黏膜侵袭因素和防御因素失衡的结 果
目标要求

掌握: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 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了解:本病的病理、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和预后 。



正常胃窦
正常球部
胃酸与胃蛋白酶消化自身粘膜
peptic ulcer PU



好发于胃和十二指肠球部:
gastric ulcer,GU; duodenal ulcer,DU
内科学消化系统疾病
peptic ulcer,PU
消化性溃疡
遵医附院消化科
病例讨论
患者,男性,42岁,职业为司机,因“腰痛”长 期服用“止痛药”。 因“间断上腹痛3年,加重3天”来院就诊。病人 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痛,偶尔有反酸,嗳 气,自认为消化不良,未予以重视。此后上腹痛时 有发作,且常于进餐加重,症状以冬春为重,病人 常自行饮食或服用颠茄片后症状缓解,3天前病人 再次腹部胀痛,伴反酸、嗳气而来就诊 请问 1、病人可能的诊断? 2、应做哪些相关检查?
并发症
3.幽门梗阻:主要由DU及幽门管溃疡引起。临床表现 为恶心、呕吐大量宿食,振水音阳性。

暂时性梗阻:水肿、痉挛引起,药物治疗可缓解;
永久性梗阻:瘢痕挛缩引起,需手术治疗。
4.癌变:GU可发生癌变(<1%),DU不癌变。
辅助检查
一.胃镜检查及黏膜活检:
是消化性溃疡的首选检查方法,具有确诊价值。
临床表现
6.儿童期溃疡:主要发生于学龄儿童,发生率低 于成人。腹痛多在脐周,时常出现呕吐。 7.无症状性溃疡:约占15%,以出血、穿孔等并 发症为首发症状。 8.难治性溃疡:经正规抗溃疡治疗而溃疡仍未愈 合者。可能因素:病因未去除;穿透性溃疡; 特殊病因,如克罗恩病、促胃液素瘤;恶性溃 疡;其他。
辅助检查
三.Hp检测 13C或14C尿素呼气实验 快速尿素酶试验 组织学检查



典型临床表现(三大特点)是主要线索, 但不能确诊。 确诊须靠胃镜检查。


不能做胃镜者,可做钡餐检查。
鉴别诊断
一.仅凭临床表现须与以下疾病鉴别:

功能性消化不良(FD)


慢性胃炎
肝胆胰疾病等。
鉴别诊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