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农业及区位因素专题一、高考定位(一)世界主要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和特点(三)我国的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比较(五)我国主要农业区区位条件分析(六)工业区位的选择与评价突出两大优势:一是优越的气候条件,即季风气候区的雨热同期;二是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农产品的商品率低,农业结构单一;二是劳动生产率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三是科技水平低。
对策:一是调整农业生产方式与结构,实施联产承包和多种经营,农林牧渔副业综合发展;二是发展农产品系列加工,将农业生产由自给经济转向商品农业经济;三是加大科技投入,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
(八)混合农业与我国南方丘陵地区的农业多样化发展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生产的分析。
区位因素分析:盆地地形,位于大分水岭的雨影区,降水稀少,水源不足;地广人稀,东水西调,改善灌溉条件;邻近港口和公路,交通方便。
主要特点:农场是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农民可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农业生产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我国珠江三角洲也有混合农业分布。
我国南方地区农业资源的多样化以及生产结构的单一性。
区位因素分析: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位于热带、亚热带湿润地区,光、热、水充足,气象灾害多发,生物物种丰富;土地类型多样;生活能源短缺,水土流失严重,红壤贫瘠;农业发展潜力最大,开发难度较小;地少人多,开发较早。
借鉴:生态农业体系,南方丘陵山区应建设良好的林地-农田生态系统防止水土流失;多样化经济,南方丘陵山区应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优势,发展林、草、田、塘等多种经济;市场灵活性,根据国内市场的变化,有侧重的发展山区特色农业。
(十)世界和我国一些典型地区农业区位因素分析1、乳畜业典型地区:西欧、美国东北部、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区和国家,我国大城市周围。
澳大利亚畜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1)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区域,草原优良;(2)自流井多,可供牲畜饮水;(3)无大型野生肉食动物。
西欧(美国东北部)发展乳畜业的有利条件:纬度高,气温低,云量大,雨天多,光照弱,土壤贫瘠,不适宜发展种植业,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人口、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经济发达。
2、我国水稻种植业典型地区: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因素: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科技发达,国家政策扶持。
(3)不足:人多地少,受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影响,伏旱,酸雨危害。
3、我国灌溉农业区位分析典型地区: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南疆等自然区位因素:热量充足,温差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不足:水资源短缺,冬季受寒潮和暴风雪影响,土壤的盐碱化等。
4、我国畜牧业典型地区:内蒙古草原(四大草场: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草场面积广阔;没有大型食肉动物;东部地区夏季降水较多,有利于牧草生长(降水从东向西递减)(2)社会经济因素:牧业生产经验丰富,市场潜力广阔,国家政策扶持等。
(3)不足:气候干旱,降水少;草场退化;荒漠化加剧;冬季暴风雪、寒潮影响;鼠灾、蝗灾严重。
5、中亚地区农业以荒漠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原因:(1)中亚深居内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适宜发展荒漠畜牧业;(2)境内有额尔齐斯河、阿姆河、锡尔河等河流,宜发展灌溉农业。
6、郊区农业典型地区:上海和北京市郊区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消费量大,交通便利,花卉、蔬菜等农作物单位面积产值高,可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土地面积小,有利于集约化生产。
发展方向:绿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旅游7、大牧场放牧业: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场面积大(2)社会经济因素: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距离海港近,交通条件改善,冷藏技术的进步。
三、典例分析1、读澳大利亚降水、自然带、人口和小麦---牧羊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读图分析澳大利亚大陆降水分布的特点。
(2)自然带A→B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带的分异规律;世界其它地区自然带类型及成因与A 地相同的还有哪些?(3)澳大利亚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为什么?(4)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区主要分布规律如何?其地域类型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有哪些?参考答案:(1)降水量由北、东、南沿海向内陆减少,呈半环状分布。
(2)纬度地带性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侧,中美地峡东侧,巴西高原东南部等。
(3)东南沿海地区开发历史悠久,是殖民者最早登陆的地区,气候温暖湿润,交通便利。
(4)分布于国土的西南、东南部。
①气候温暖湿润;②土壤肥沃;③地形平坦;④距海洋较近,交通便利;⑤机械化水平高;⑥科技先进,实现良性循环;⑦商品率高。
2、下图是世界某地区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该地区某种农产品的主要产区,该农产品为()A、茶叶B、玉米C、稻米D、天然橡胶(2)下列产业部门中,目前最适宜由中国向图中甲国转移的是()A、汽车制造B、精钢锻造C、软件开发D、家具制造答案:(1)C (2)D3、粮食问题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
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要解决a地区粮食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2)说明b、c、d三省人均耕地数量少的共同原因。
(3)据图找出我国人均耕地数量不容乐观的三条理由。
答案:(1)植树造林;保护湿地(保护沼泽);保护土壤肥力(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用养结合。
(2)山地、丘陵比重大(平原比重小);人口密度大;非农业用地比重大(城市化水平高)(3)绝大多数省级行政区的人均耕地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一些省级行政区的人均耕地已经在警戒线以下;人均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
下图示意雏形生态工业园区的产业链,箭头表示的物质、能量流动过程,其中虚线箭头表示副产品或废弃物的流动。
完成4---6题。
4、图中a、b、c分别代表()A、电厂、化工厂、盐场B、盐场、电厂、化工厂C、电厂、盐场、化工厂D、盐场、化工厂、电厂5、该生态工业园区中()A、发电厂的废水、废气与废渣得到有效利用B、制盐的副产品得到利用C、建材厂有效利用了盐场的废弃物D、化工厂的废弃物得到利用6、该生态工业园区可能位于()A、晋南B、粤北C、冀东D、闽西答案:4C 5B 6C张某承包了O.5公顷耕地。
种植结构变化如下图。
当地1月平均气温3℃。
完成7--8题。
7、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A、珠江三角洲B、太湖平原C、华北平原D、松嫩平原8、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市场需求B、生产经验C、自然条件D、国家政策答案:B;A下图为某平原地区土壤表层解冻起始日期的等值线图。
完成9--10题。
9、推测P 地属于( )A 、草原区B 、森林区C 、都市区D 、农耕区 10、图示区域可能位于A 、美国B 、法国C 、澳大利亚D 、巴西 答案:C ; A假定工厂选址时只考虑运费,且运费仅与所运货物的重量和运距成正比。
某原料的原料指数等于该原料重量与产品重量之比。
右图中,为O 点到原料M1、M2产地和市场N 的距离相等。
据此回答12--13题。
12、如果工厂选址在O 点最合理,那么( ) A 、M1的原料指数大于M2的原料指数 B 、Ml 、M2的原料指数都大于1 C 、生产1个单位重量的产品分别需要0.5个单位重量的M1、M2D 、生产1个单位重量的产品分别约需要1个单位重量的M1、M213、若生产2个单位重量的产品需3个单位重量的原料M1,2个单位重量的原料M2,那么工厂区位最好接近以下四点中的( ) A .N B .P C .Q D .R 答案:D ; B假定城镇是唯一市场,城镇周围是条件均一的平原,种植农作物的收益只与市场价格、生产成本和运费有关,其关系表达式为:收益=市场价格-生产成本-运费。
单位面积甲、乙、丙农作物,其市场价格分别为600元、1000元、1400元,生产成本分别为200元、400元、600元,运费与距离成正比。
右图是这三种农作物收益随距城镇(市场)的距离变化示意图。
据此回答14--16题。
14、X 、Y 、Z 线代表的农作物依次是( ) A 、甲、乙、丙 B 、乙、丙、甲 C 、丙、甲、乙 D 、丙、乙、甲15、在距城镇OJ 范围内,为取得最佳综合经济效益,种 植这三种农作物的界线应该是( )A 、E 、FB 、F 、GC 、E 、HD 、F 、H 16、与其它两作物相比较,单位面积作物Z ( ) A 、单位距离运费最低 B 、单位距离运费最高C 、随距城镇距离增大收益递减最快D 、总是收益最低答案:D ; C ; A下图中M 1为能源地,M 2为原料地,M 3为市场,P 1、P 2分别为甲、乙两企业所在地。
据此回答17---18题。
17、当企业选择在P1时,则该企业可能是( )A 、印刷工业B 、电解铝工业C 、电子工业D 、制糖工业18、P 1是企业的运费最低点。
以P 2点为圆心的同心圆是企业乙的M 2产地 M 1产地 N 市场 PQRO距离等运费线,即企业乙从P2点移动而产生的单位产品运费(货币单位:元)增加额相同点的连线。
假设劳动力费用(货币单位:元)从P2点向周围降低,生产单位产品所需劳动力费用在P2点为50元,L1点为42元,L2点为28元,L3点为20元,L4点为15元。
当综合考虑运费和劳动力费用时,企业乙将从P2点移向()A、L1点B、L2点C、L3点D、L4答案:D; B读某区域图,图中甲、乙、丙是重要的农业区,完成19---20题19、甲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是()A、全年高温B、干湿季分明C、多地下水和冰雪融水D、光照虽弱但日照时间长20、甲、乙、丙三个地区共同种植的农作物是()A、小麦B、水稻C、棉花D、青稞答案:C;A四、跟踪演练:(一)单项选择题读我国某农产品产量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该农产品最有可能()A、冬小麦B、水稻C、棉花D、橡胶2、该农作物在世界的主要产区有()①埃及②泰国③澳大利亚④乌兹别克斯坦A、①②B、①②③C、①④D、③④读某地农事安排表,完成3—4题。
3、下列地区中可安排该农事活动的是()A、东北平原B、河套平原C、鄱阳湖平原D、华北平原4、该种农业地域类型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是()①雨热同期②生产规模大③机械化水平高④人口稠密A、①④B、①③C、③④D、①②由于梨果质脆、汁多、酸甜适口、多具芳香,因此一向深受世界各国消费者的欢迎。
我国梨果资源非常丰富,生产区集中在华北、黄河流域;上世纪末,梨园用工劳力亩成本年约100美元;而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果园用工劳力亩成本年分别约为3000美元、1800美元;单位面积产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价格低、出口量少;一家一户的生产体制,栽培面积小,技术水平差别很大,大多数果实混级贮运……据此完成5—6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