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选课:《青城山宗教旅游资源开发述评》课程作业青城山宗教旅游资源开发述评作者:李剑穆寒学号:*************代课教师:马治鸾二0一三年五月青城山宗教旅游资源开发述评一、青城山旅游资源概况1、独特的地质地貌与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青城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成都平原西北部、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区内,距成都68公里,距都江堰市区16公里。
青城山古名天仓山、丈人山。
唐开元十八年(730)更名青城,谓之青城山。
青城山背靠千里岷江,俯瞰成都平原,景区面积200平方公里。
在古人记述中,青城山有“三十六峰”、“八大洞”、“七十二小洞”、“一百八景”之说。
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2000年11月,青城山与都江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青城山景区地处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山地著名的“华西雨屏带”的中北段,为邛崃山脉的分支。
青城山靠岷山雪岭,面向川西平原。
全山有36座山峰,主峰老霄顶海拔1260米(2007年测到的数据)。
青城山分为前山和后山,青城前山是景区的主体部分,约15平方公里,景色优美,文物古迹众多;青城后山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水秀、林幽、山雄,高不可攀,直上而去,冬天则寒气逼人、夏天则凉爽无比。
青城山区内气候温和湿润,属亚热带温湿型气候。
青城山地质地貌上以“丹岩沟谷,赤壁陡崖”为特征,土壤类型主要为山地黄壤,适合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暖性针叶林等职务生长。
1994 年被中国科学院列为全国生物多样性“五大基地”之一。
拥有高等植物2500 种,其中珍稀植物69 种。
有木本植物730 余种,分属110 个科,有多种名贵树种,其中银杏树和水杉树被称为活化石; 草本植物上千种; 药用植物837 种,植物区系有明显从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
因地貌独特,林木清幽,四季常青,故历来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
青城山动物资源也很丰富,有陆栖脊椎动物280 余种,野生两栖类动物和爬行动物10 余种,鱼类20余种。
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白唇鹿、野牛、牛羚、白鹤等。
虫鸟种类繁多,山鹊画眉,黄莺紫鹃,四时鸣啼不绝。
2、自然奇观堪称青城山特色的还有日出、云海、圣灯三大自然奇观。
其中圣灯(又称神灯)尤为奇特。
另有有金壁天仓、圣母洞、天桥奇景、金鞭岩、石笋峰、山泉雾潭、白云群洞等。
天桥奇景3、道教旅游资源我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
道教是我国的本土宗教,教发源于1700多年前。
目前全国各地都保存有丰富的道教历史文物,其旅游资源主要以名山、宫观庙宇、洞窟石刻及遗迹为主。
道教旅游景点景区分布较密集的省份分别是河南、四川、山东、福建和安徽。
四川著名道教胜地当推青城山。
青城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自东汉以来历经二千多年。
东汉顺帝汉安二年(公元143年),道教创始人“天师”张陵来到青城山,青城山遂成为道教的发祥地,被道教列为“第五洞天”,全山的道教宫观以天师洞为核心,包括建福宫、朝阳洞等至今完好地保存有数十座道教宫观。
构成了丰富的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具体课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道教建筑类: 天师洞、祖师殿、圆明宫等。
( 2) 道教人文类: 道家音乐、道家武术和气功、道教文学艺术、道教工艺品等。
以青城山的古琴曲《流水》为代表的古琴艺术2005 年列入世界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 3) 道教活动类: 正月初九日玉皇圣诞、二月十五日的老君会, 四月二十八日的药王会, 五月初五日的天师会, 腊月二十二日的重阳祖师圣诞等; 罗天大醮、祈祷世界和平护国佑民法会、祀福法会、传戒法会等。
( 4) 道教历史遗迹: 挪笔槽、试剑石、天师手植银杏树、天师池、杜光庭读书台、唐薛昌丹井等。
4、丰富的历史传说和文人遗墨青城山有诸多典故和传说。
如相传轩辕黄帝遍历五岳,封青城山为“五岳丈人”,故又名为丈人山。
如关于圣灯的出现,传说是"神仙都会"青城山的神仙朝贺张天师时点亮的灯笼,称为圣灯。
又说青城山原名为“清城山”,因古代神话说“清都、紫薇、天帝所居”故名“清城”,后佛教和道教在山上发生地盘之争,官司打到皇帝那儿,唐玄宗信道教,遂下诏判定“观还道家,寺依山外”,然而诏书将“清城”写成了“青城”,所以改称青城山。
还有说天师洞门前有一株古银杏树,是乃张天师手植,树龄已达1800余年。
自古以来,青城山也是文人墨客乃至名流流连忘返之地。
唐代诗人李白、杜甫、岑参、钱起、贾岛、吕岩、唐球、章孝标、张令问;宋代张咏、宋祁、吕大防、文同、张俞、范镇、赵汴、陆游、范成大;明代杨升庵,清代李调元、黄云鹄、李善济等;近现代名人颜楷、黄炎培、谢无量、于右任、董寿平、沈钧儒、黄宾虹、张大千、冯玉祥、林森、李济深、老舍、王冶秋、蒋介石、徐悲鸿、关山月、赵朴初等都曾访幽探胜青城山。
他们寄情于青城山水,或题壁书额,或吟诗作画,留下了不少至今仍耐人寻味的诗文佳作。
5、道家养生饮食文化道家历来重视服食养生,人们采撷山中的果实和药物,用道家传统秘方酿造的这四种特产,风味独特。
故青城山饮食具有一定知名度。
主要有青城四绝:洞天乳酒、洞天贡茶、白果炖鸡,道家泡菜。
还有后山老腊肉:烟香味浓、肥而不腻、口感独特。
长生宴则颇有历史文化底蕴。
据传长生宴是青城山鹤翔山庄上善堂餐厅推出的道家滋补特色美食。
自三国蜀汉,范长生在此建范氏庄园,修炼长生久视之术,采山之精、水之灵、珍林香草之花宝,巧妙烹饪,食之本色、本味,得享天年,寿齐彭祖。
之后,唐代药王孙思邈居青城,又将川芎。
山药等做成药膳以滋补元气。
唐安史之乱,明皇避乱蜀中,驻辇长生宫,使道家饮食得以进一步发展和丰富,被誉为“青城文化餐”。
后山老腊肉道家泡菜二、青城山宗教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关于宗教旅游的定义,众说纷纭,在学术讨论中并未形成统一的定义,比较为广大学者所认同的宗教旅游的含义是指它不仅仅包括那种拥有强烈或唯一宗教动机的一种旅游形式,也即朝觐旅行;还应该包括非朝拜目的的宗教景点景区观光、修学以及养生、静心、游憩行为等。
1、开发形式就全国而言,宗教旅游景点主要的开发形式有三类:第一类是全新开发;第二类是在扩展开发,在原有宗教景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新建相关性的宗教景点;第三类是重建开发。
青城山则属于第二种开发形式。
2、开发规划在2006 年都江堰政府制定的《青城山——都江堰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概念规划纲要》中,提出了青城山是“中国式养生”的核心启动区域, 《规划》将其划分为三个片区: 一是以青城前山门片区为前台, 主要强化娱乐功能; 二是以青城前山片区, 主要强化深度观光功能和养生文化集中展示与研习功能; 三是以青城后山片区为后台, 主要强化休闲度假功能和道教养生、中医养生的深度体验。
2008 年“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给青城山景区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按照灾后重建规划,青城山景区2010 年要完成景区古建筑群修复重建和“两中心一馆”( 游客中心、数字化管理指挥中心和道教文化博物馆) 等项目建设,以提升景区旅游综合服务水平,力争到2012 年建成道教文化展示和体验之地。
灾后重建坚持在保护性开发的前提下,立足于青城山道教文化资源的优势和发展基础,以旅游为龙头,从多个产业角度对青城山道教文化资源进行综合性开发,深度挖掘青城山道教文化资源,充分注意展示与体验相结合、文化与产业同步发展。
经过大地震后的青城山,格外受到世人的关注,因此应在对青城山景区恢复重建的过程中,更加注意对道教文化的推介,让更多的人了解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道教文化,3、已开发的旅游活动目前青城山已经开展了以下一些活动( 1) 以青城山宫观建筑群、青城山道教摩崖石刻、道教历史遗迹、道教人物造像、道教楹联碑刻、道教音乐等为主的展示;( 2) 以青城山道家茶道、青城山道家养生术、青城养生元谷为主的休闲度假;( 3) 以青城山道教武术、道教气功、道家茶道、青城道家长生宴、青城道家素食为主的体验;( 4) 从2004 年起,青城山以道文化为主题,成功举办多届道教文化节、摄影艺术节、猕猴桃节等各类国际大型旅游文化活动。
( 5) 以青城四绝、青城老腊肉、青城根雕、川芎等中药材等为主的旅游商品的开发。
青城山道家茶道4、青城山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1)旅游资源开发单一, 综合性旅游项目较少游客参与性项目少青城山道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仍然注重以观光为主, 而与道教文化紧密相连的, 如道教饮食、道教医药、道教养生、道教艺术欣赏、武学健身和修禅等项目的结合性、互动性和参与性较少。
(2)节庆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不深入在青城山道教宫观开展的道教节日庆典活动主要有:每年二月十五日的老君会, 四月二十八日的药王会, 五月初五日的天师会, 腊月二十二日的重阳祖师圣诞等等。
每年逢庆典节日, 都会举办大型的民间庆典和民间艺术活动, 周边地区的信徒便会纷纷上山朝觐。
由此衍生出丰富多彩的信仰习俗, 形成独具特色的道教文化景观, 对当地的文化和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然而, 目前青城山道教节日庆典活动仍主要局限于宗教活动范围, 与当地民俗活动结合不紧密。
其旅游经济效益不明显。
(3)旅游宣传促销力度不够, 宣传手段单一近年来, 都江堰市委、市政府加大了青城山景区环境综合整治投入, 注重了景区业态调整和旅游营销宣传, 成立了宣传营销处和宣传报道组。
但宣传手段单一, 仍以被动参加各地举办的旅游交易会为主。
据各旅行社目前的主要组团线路来看, 游客对青城山的了解停留在道教文化观光的表面, 对深层次的道教文化旅游资源不了解。
(4)缺乏显著标志物近年10来开发的宗教旅游景点景区的形式多样,但是有一个比较普遍和通用的开发热点:追求“最”。
例如无锡灵山景区建造了国内最大的青铜佛像,法门寺兴建了世界最高的佛塔等。
广东番禹莲花山的铂金观音铜立像是世界之最,同样是观音像,西樵山风景区宣称自己是世界第一观音坐像。
例子不一而足,普遍而言,由于显著标志物更加容易获得民众和媒体眼球,因此在开发策划中大多把焦点放在这些标志物上。
而青城山,在这方面显然落后。
三、青城山宗教旅游资源开发策略针对上述问题,青城山宗教旅游资源开发策略可作如下尝试:1、力争在青城山建设中国道教文化博物馆,挖掘、展示道教养生、健身及音乐、武术等道教文化精髓在青城山建设中国道教文化博物馆虽然说早在2006 年就已纳入景区规划,但由于种种原因,付诸实施却进展缓慢,其间又遇汶川特大地震。
可庆的是地震后道教文化博物馆已列入青城山灾后重建招商引资项目清单。
博物馆建成后将具有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示范,道家文化、仙学文化研习,养生长寿文化体验,武术健身体验,音乐艺术展示与体验,道教文学欣赏,道教民俗展示等多种功能。
游人在登山领略青城之幽后,将在青城山脚下欣赏到道教洞经音乐,品鉴道教茶艺、膳食美味,欣赏青城武术、道教文物书画藏品,从而丰富青城山道教文化旅游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