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产运作管理期末

生产运作管理期末

第一章1.请描述生产与运作活动的过程生产与运作活动的过程是一个“输入转换输出”的过程,即把输入的一定资源按照社会需要,经过一系列或多种形式的转换,实现价值增值,最后以某种形式的输出提供给社会的过程。

2.请简述企业最基本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的经营具有五大基本职能:财务、技术、生产与运作、营销和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的经营活动是这五大职能有机联系的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企业为了实现自己的经营目的,首先要制定一个经营方针,决定经营什么,生产什么;决定之后,首先需要准备资金——进行财务活动,这是企业的财务职能;其次需要设计产品和运作流程——统称为进行技术活动;之后需要购买物料、加工制造——即进行生产与运作活动,生产出产品或服务;销售产品与服务,得到的收入进行分配,其中一部分作为下一轮的生产资金,又一个循环开始。

而使得这一切运转的是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

3.简述生产过程的组织形式及其优缺点(论述)(1)工艺专业化(Process-Oriented Specialization)按工艺特征建立生产单位集中了相同类型的设备和相同工种的工人,对不同种类的工件进行相同工艺方式的加工(2)对象专业化(Product-Oriented Specialization)按加工对象建立生产单位集中了为加工某种产品 (零件)所需的全套设备、工艺装备和各有关工种的工人,对同种或相似的产品(零件)进行该产品(零件)的全部(或大部分)工艺加工(3)工艺专业化的优点(对象专业化的缺点):制造顺序有一定的弹性,品种变换的适应性较好,能充分利用设备人员的工作时间;有利于同类技术人员的交流与支援,便于工艺管理。

(4)工艺专业化的缺点(对象专业化的优点):在实际生产中,可能在某些工序上形成“瓶颈”,连续性差;运输时间和费用较高;在制品库存量大;不同单位之间的生产联系复杂,管理难度大。

第二章4.简述生产管理发展的历史,并针对每个阶段例举至少两个代表性研究成果(论)(1)科学生产管理雏形形成的时代作业计划图(甘特图)、通用生产管理模式(2)复杂数学方法的应用时代运筹学的的诞生与完善、行为学派的发展(3)计算机开始应用的时代物料需求计划(MRP) 、服务业中的大量生产(4)现代理论普及的时代供应链管理、Internet与电子商务5.简述丰田生产模式(TPS)丰田生产方式(Toyota Production System, TPS)可以简单概括为:通过生产过程整体优化,改进技术,理顺物流,杜绝超量生产,消除无效劳动与浪费,有效利用资源,降低成本,改善质量,达到用最少的投入实现最大产出的目的。

将必要的产品,在必要的时间,生产必要的数量。

第三章第四章6.什么是“生产运作战略”,分析其与企业经营战略之间的关系(论述)P/O:在企业经营战略的总体框架下,决定如何通过运作活动来达到企业的总体经营目标。

关系P/O战略是经营战略的子战略P/O战略不能脱离经营战略独立存在,须置于企业大系统中考虑P/O战略纵向:从产品设计、物料采购、加工制造到销售横向:与其他战略协调、配合,扩展到企业其它部门。

7.案例讨论:沃尔玛的崛起(1)沃尔玛是采用何种战略取得竞争优势的?战略分类Walmart的运营战略质量产品7万种商品存货流程开发、运用管理仓库和商店的计算机系统选址农村到城市布局人力资源培训员工、员工激励采购统一采购库存软件系统管理库存进度可靠性与维护相关运营系统可靠(2)Kmart的哪些做法为沃尔玛的竞争提供了机会第五章8.简述生产能力的内涵以及种类所谓生产运作能力,是指一个设施的最大产出率(Output rate)。

-从广义上说,是指人员能力、设备能力和管理能力的总和。

从狭义上说,运作能力主要是指人员能力和设备能力。

定义: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在合理的、正常的技术组织条件下,所能生产的一定种类产品的最大数量。

1 设计能力:指企业新建、扩建或进行重大技术改造后,在设计任务书或相关技术文件中所规定的生产能力。

2 查定能力:当企业有了新的发展,或技术、工艺条件发生了重大改变,原有的设计能力已不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此时需要重新调查核定企业的生产能力,由此而确定下来的生产能力称之为查定能力。

3 计划能力:指企业在计划年度内依据现有生产技术条件,实际能达到的生产能力,为编制生产计划提供准确依据固定能力:主要由生产性固定资产决定的能力,是生产能力的上限。

可调能力:考虑安排劳动力的数量、每天的工作时间和工作班次等因素后可灵活调整的生产能力。

9.计算题(代表性产品生产能力的计算)适用于:产品结构、工艺和劳动量构成上相似的多品种生产的企业。

一般生产系列化产品的企业以代表产品产量表示生产能力。

换算步骤:1计算代表产品表示的生产能力表示有效工作时间;S表示设备数量2计算产量换算系数K:i产品产量换算系数;t i:i产品工时定额;t代:代表产品工时定额i3 计算具体产品的生产能力①将i产品计划产量换算为代表产品产量②计算各产品占全部产品产量的比重:③计算各具体产品的生产能力:某厂车床组有车床10台,每台车床全年有效工作时间为4648小时。

在车床上加工A、B、C 三种产品,其计划产量分别是:280台、400台、220台,单位产品台时定额(时/台)分别是45、50、55,试用代表产品法求车床组生产能力。

①确定B为代表产品③B产品为标准的车床组生产能力(见表)第六章10.利用“从至表法”优化生产线布局首先绘制工艺线路图例:某机械加工车间有8台设备及毛坯库、检验台,共10个运作单元。

各运作单元将在1×10区域布局。

设有10个零件由此车间加工绘制零件从至表(1)请采用从至表法对上表进行优化(2)计算对比优化前后零件的移动总距离按此顺序布局不合理,需调整,原则:•尽量使带数字的格靠近对角线•数字大的越靠近越好。

④⑩,主调列,行跟随① ②,主调行,列跟随前后零件移动总距离比较第七章11.什么是团队工作方式,共有几种团队形式围绕某一项任务,采用对象专业化原则,把有关的专业人员和所需的设备、工具等集中在一起,组成一个工作小组,实行民主管理,成员共同对任务的完成承担责任,并享有自主决策权。

团队形式:解决问题式团队;特定目标式团队;自我管理式团队。

12.工作研究、方法研究、作业测定的内涵分别是什么,简述他们之间的关联工作研究: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把工作中不合理、不经济、混乱的因素排除,寻求更好、更经济、更容易的工作方法,以提高系统的生产率。

方法研究:是对现有的或拟议的工作方法进行系统的记录、分析和严格的考查,借以开发出简单、易行及有效的工作方法,以达到提高生产率的目的。

作业测定:在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对生产时间、辅助时间等加以分析研究,以求减少或避免出现在制造业中的无效时间及制定标准时间而进行的测定工作。

13.论述工作研究的实施程序一、选择所要研究的工作和工艺选择某项作业进行工作研究时,必须考虑以下因素:1)经济因素;2)技术因素;3)人的因素;二、观察现行方法,记录全部事实最常用的记录技术是图表法和图解法。

1、表示工艺过程的图表——工艺程序图;流程程序图;双手操作图。

2、利用时间坐标的图表——人机程序图;联合作业分析图。

3、表示活动的图解——线路图、线图等。

三、严格分析所记录的事实考查记录的内容:事情的目的、发生的地点、完成的顺序、当事人、采用的方法等。

一般通过采用5W1H(*)进行提问,发现问题之所在。

四、制定最经济的方法按照取消、合并、重排、简化——ECRS原则(*)来建立最经济的新方法。

五、评选新方案判断最佳方案时要考虑的因素:1)经济性;2)安全与管理;3)有关单位的协作配合六、计算标准作业时间七、建立新方法1、写报告书1)两种方法生产过程的比较2)两种方法费用上的比较3)全体工作人员对新方案所持的态度。

4)新方案的工作标准以及工作的时间标准。

2、工作标准包括:制品的标准、原材料的标准化、机器设备和工具标准化、工作环境标准化、动作标准化、作业指导书3、工作的时间标准包括:人员或机器的每日工作量;单位零件或产品的标准时间;工厂生产量一定时,完成生产任务所需要的人数。

八、实施与维持新方案第八章14.简述新产品创新的动力,并举例说明技术推动:从科技成果出发开发新产品,以供给推动需求的产生和变化。

主动,抢占先机,触发需求美国West House发明晶体管,日本Sony购买晶体管,开创了全球大市场;在晶体管发明之前,市场根本不知道晶体管,这种需求是潜在的。

成功的技术推动型企业:Intel(芯片), DuPont(化工), P&G(日用化工), Sony(电子)需求拉动:从市场需求出发进行新产品开发。

被动,带动技术革新市场→R&D→生产→市场Case: 恒基伟业,炒股手机。

前提:大盘形势好,大批散户入市,需求强劲。

同行竞争:因竞争压力,为寻求竞争优势,推动NPD。

强调先手优势15.简述并行工程的概念和内涵要求产品开发人员从一开始就考虑到产品全生命周期(从概念形成到产品报废)内各阶段的因素(如功能、制造、装配、作业调度、质量、成本、维护与用户需求等等),并强调各部门的协同工作,通过建立各决策者之间的有效的信息交流与通讯机制,综合考虑各相关因素的影响,使后续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设计的早期阶段就被发现,并得到解决,从而使产品在设计阶段便具有良好的可制造性、可装配性、可维护性及回收再生等方面的特性,最大限度地减少设计反复,缩短设计、生产准备和制造时间。

16.简述价值工程的概念和内涵价值工程(ValueEngineering简称VE),也称价值分析(Value Analysis,简写VA),是指以产品或作业的功能分析为核心,以提高产品或作业的价值为目的,力求以最低寿命周期成本实现产品或作业使用所要求的必要功能的一项有组织的创造性活动,有些人也称其为功能成本分析。

价值工程涉及到价值、功能和寿命周期成本等三个基本要素。

价值工程是一门工程技术理论,其基本思想是以最少的费用换取所需要的功能。

这门学科以提高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以促进老产品的改进和新产品的开发为核心内容。

17.从价值工程的角度来提高价值,有几种途径?分别是什么?请基于价值工程的基本公式来分析在价值工程中,价值采用以下公式来表达它与功能,成本的相互关系:V=F/C式中,V为“价值”,F为功能,C为成本。

价值工程采取多种途径来提高价值,既不是单纯强调产品的功能,也不是片面的要求降低成本,而是致力于提高两者的比值。

根据 V = F/C①成本降低,功能不变,价值提高②成本不变,功能提高,价值提高③成本略提高,功能大大提高,价值提高④成本大大降低,功能略降低,价值提高⑤成本降低,功能提高,价值大大提高(最理想)第九章18.简述企业计划的层次战略层计划:企业战略计划、生产运作战略产品发展方向、生产发展规模、技术发展水平、新生产设备的建造等;战术层计划:经营计划、生产运作总体计划以年为单位——年度生产经营计划确定现有资源下的经营目标,如产量、产值、品种、利润等;作业层计划: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安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