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数学复习都有哪些做题技巧考研数学复习都有哪些做题技巧
1.思考着去做题,去总结
2.侧重基础,培养逆向思维
很多时候,备考者会陷入盲目的题海中,这也是很多考生对数学感到头痛的原因所在。
其实在前期复习知识点的时候,就应该把定义、定理的推导作为一个重点内容,重视推导和例题中的方法与技巧,认真分析这些方法,将它们套用到相应的练习题中,比做大量
的重复练习要高效得多。
3.做题有始有终,提高计算能力
数学不等于做题,但是不可避免的是学好数学一定要做题,那么如何做题?我们说基础的扎实巩固是根本,再这个基础上进行做题。
同时,提醒大家的是复习一定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拿到的数学题
一定要有始有终把它算出来,这是一种计算能力的训练,尤其是计
算量大的时候,如果没有平常这样一个训练,在实际考试的时候在
短时间内是很难心有余力也足的。
4.深入思考,善于总结
考试里不仅仅是考察我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问题,还涉及到我们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问题,所以仅仅是依靠教材很难
把它这种考试命题的特点归纳总结出来,因此要了解考试,历年考
试的真题作为准备去参加研究生考试的同学是必备的。
大家选真题的时候应该考虑到能不能通过真题的分析帮助我们真正的归纳总结这样一些题型出来,针对每一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去
分析和讨论在分析讨论过程中间,有没有一些可能的变化情况,这
些变化情况到现在为止,考到了哪一些,那一些就是我们下一步复
习应该注意的',这样每一部分你都能够这样去归纳、总结或通过这种相关的辅导书帮助你归纳总结出来了,复习就更有针对性。
5.揣摩真题,把握方向
真题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经过十几年的考试,相当多的题目模式已经定了下来,很多考研题目都是类似的。
考研真题经过千锤百炼,在思想性上有较高的参考价值,需要多加揣摩。
尤其是近两年的考题,反映了命题者出题的方式和思路,更要注意。
所以,同学们一定要把真题重视起来!
高数
第一章函数、极限、连续
等价无穷小代换、洛必达法则、泰勒展开式求函数的极限
函数连续的概念、函数间断点的类型
判断函数连续性与间断点的类型
第二章一元函数微分学
导数的定义、可导与连续之间的关系
按定义求一点处的导数,可导与连续的关系
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极值
讨论函数的单调性、极值
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罗尔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柯西中值定理和泰勒定理
微分中值定理及其应用
第三章一元函数积分学积分上限的函数及其导数
变限积分求导问题有理函数、三角函数有理式、简单无理函数的积分
计算被积函数为有理函数、三角函数有理式、简单无理函数的不定积分和定积分
第四章多元函数微积分学
隐函数、偏导数、全微分的存在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函数在一点处极限的存在性,连续性,偏导数的存在性,全微分存在性与偏导数的连续性的讨论与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
二重积分的概念、性质及计算
二重积分的计算及应用
第五章常微分方程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齐次方程,微分方程的简单应用
用微分方程解决一些应用问题
线性代数
第一章行列式行列式的运算
计算抽象矩阵的行列式
第二章矩阵矩阵的运算
求矩阵高次幂等
矩阵的初等变换、初等矩阵
与初等变换有关的命题
第三章向量
向量组的线性相关及无关的有关性质及判别法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
线性组合与线性表示
判定向量能否由向量组线性表示
第四章线性方程组
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和通解的求法
求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通解
第五章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实对称矩阵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性质,化为相似对角阵的方法有关实对称矩阵的问题
相似变换、相似矩阵的概念及性质相似矩阵的判定及逆问题
第六章二次型二次型的概念求二次型的矩阵和秩
合同变换与合同矩阵的概念判定合同矩阵
正态方和卡方()出,卡方相除变;
若想得到分布,一正卡再相除。
第一个口诀的意思是标准正态分布的平方和可以生成卡方分布,而两卡方分布除以其维数之后相除可以生成分步,第二个口诀的意思是标准正态分布和卡方分布相除可以得到分布。
参数的矩估计量(值)、最大似然估计量(值)也是经常考的。
很多同学遇到这样的题目,总是感觉到束手无策。
题目中给出的样本值完全用不上。
其实这样的题目非常简单。
只要你掌握了矩估计法和最大似然估计法的原理,按照固定的程序去做就可以了。
矩法的基本思想就是用样本的阶原点矩作为总体的阶原点矩。
估计矩估计法的解题思路是:
1)当只有一个未知参数时,我们就用样本的一阶原点矩即样本均值来估计总体的一阶原点矩即期望,解出未知参数,就是其矩估计量。
2)如果有两个未知参数,那么除了要用一阶矩来估计外,还要用二阶矩来估计。
因为两个未知数,需要两个方程才能解出。
解出未知参数,就是矩估计量。
考研大纲上只要求掌握一阶、二阶矩。
最大似然估计法的最大困难在于正确写出似然函数,它是根据总体的分布律或密度函数写出的,我们给大家一个口诀,方便大家记忆。
样本总体相互换,矩法估计很方便;
似然函数分开算,对数求导得零蛋。
第一条口诀的意思是用样本的矩来替换总体的矩,就可以算出参数的矩估计;第二个口诀的意思是把似然函数中的未知参数当成变量,求出其驻点,在具体计算的时候就是在似然函数两边求对数,然后
求参数的驻点,即为参数的最大似然估计。
如果大家记住了上面的口诀,那么统计部分的知识点就很容易掌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