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已知某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平均体重为26kg,体重的标准差是3.2kg,平均身高2750px,标准差为150px,问体重与身高的离散程度哪个大(a )?A. 体重B. 身高C. 离散程度一样D. 无法比较2、下列一组数据3,7,2,7,6,8,5,9的中位数是(b)A. 6B. 6.5C. 6.83D. 73、设X是正态变量,均值为0,标准差为2,则X的绝对值小于2的概率约为(b )。
A. 5%B. 70%C. 90%D. 95%4、欲考察考生类型(应届/历届)与研究生录取(录取/不录取)的关系,应该用什么相关方法( d )?A. 二列相关B. 点二列相关C. 四分相关D. Φ相关5、数值56的精确上下限为(c)A. [55.5-56.5]B. [55.49-56.5]C. [55.5-56.49]D. [55.49-56.49]6、在假设检验中,同时减少两类错误的最好办法是( b )。
A. 控制β值,使其尽量小B. 适当加大样本容量C. 完全随机取样D. 控制α水平,使其尽量小7、甲乙两人不知道“本题”的哪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只好随机猜测作答。
结果两个人答案都正确的概率是( a )A. 1/16B. 3/16C. 1/8D. 9/168、最常用来与中数一起来描述数据特征的差异数量是(d )。
A. 方差B. 标准差C. 百分位差D. 四分位差9、有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是8和2。
如果给这组数据的每个数都加上2,再乘以3,可以得到一组新数据,那么这组新数据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是(b)A. 30,2B. 30,6C. 26,2D. 26,610、设总体服从正态分布,均值是60,标准差是10,有一个样本,容量为100,则样本均值有95%的可能性位于( c )。
A. (40, 80)B. (50, 70)C. (58, 62)D. (57.5, 62.5)11、当样本容量一定时,置信区间的宽度(c )。
A. 随着显著性水平α的增大而增大B. 与显著性α无关C. 随着显著性水平α的增大而减小D. 与显著性α的平方根成正比12、用相同大小圆点的多少或疏密来表示统计资料数量大小以及变化趋势的是(d)A. 直方图B. 线形图C. 条形图D. 散点图13、下列方法中,一定不能用于处理两组均值比较问题的是?(a)A. 中数检验法B. 方差分析法C. t检验D. Z检验14、下列关于假设检验的描述正确的是?(b)A. 假设检验包括显著性检验与差异显著性检验B. 非参数检验属于假设检验C. 假设检验中的α型错误与β型错误两者的概率相加等于1D. 方差分析不属于假设检验15、对120位学生家长进行测试得到其家庭教养方式四种类型(如民主型、专制型等)的人数,欲描述其次数分布,应使用的次数分布图是?(c)A. 散点图B. 线形图C. 条形图D. 直方图16、下列可用于主观题区分度评价的相关系数是?(c)A. 点二列相关B. 二列相关C. 皮尔逊相关D. 斯皮尔曼相关17、下列描述中,属于零假设的是?(d)A. 少年班大学生的智商高于同龄人B. 母亲的耐心程度与儿童的问题行为数量呈负相关关系C. 在高光照条件下的视觉简单反应时优于低光照条件下的视觉简单反应时D. 听觉工作记忆容量不大于视觉工作记忆容量18、“反应时间”的变量类型是(d)A. 称名变量B. 顺序变量C. 等距变量D. 等比变量19、当一组数据出现不同质的情况时,可用( b )表示典型情况。
A. 中数B. 众数C. 平均数D. 方差20、如果拒绝原假设,可能犯哪一类错误(b )?A. 第一类和第二类B. 只是第一类C. 只是第二类D. 不会犯错误21、下列相关系数中表示两列变量间的相关强度最小的是(c)A. 0.80B. 0.40C. -0.30D. -0.6022、二项分布B(n,p)的概率分布图在下列哪种条件下为对称分布(b )。
A. np=0.5B. p=0.5C. np=5D. p=123、在一组数据中,平均数为50,中数为51,众数为53,该组数据的分布为(a)A. 负偏态B. 正偏态C. 正态D. t分布24.左图所示为某样本分布的概率分布图,左右临界值分别为0.269和3.717,该分布属于(a )A. F分布B. 卡方分布C. t分布25、下列属于统计量的有(ac )。
A. sB. μC. rD. σ26、下列属于算数平均数优点的是(abc )。
A. 反应灵敏B. 计算严密C. 适合进一步代数运算D. 极端值对其不产生影响27、可以用来描述某一数值在整组数据中位置的统计量有(bc )。
A. 百分位差B. 百分等级C. 标准分数D. 差异系数28、在进行下列哪些统计时,需要知道总体或样本统计量的分布情况(acd )。
A. 积差相关B. Φ相关C. 区间估计D. 假设检验29、以下各种图形中,表示连续性资料频数分布的是(bd )。
A. 圆形图B. 直方图C. 直条图D. 线形图30、以下关于假设检验的命题,正确的是(bcd )?A. 如果H0在α=0.05 的单侧检验中被接受,那么H0在α= 0.05 的双侧检验中一定会被接受B. 如果t的观测值大于t的临界值,将有很大概率拒绝H0C. 如果H0在α= 0.01的水平上被拒绝,那么在α=0.05的水平上一定会被拒绝D. 在某一次实验中,如果实验者甲用α=0.05 的标准,实验者乙用α=0.01的标准,实验者甲犯Ⅱ类错误的概率一定会小于实验者乙31、下面各组分布中,因样本容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分布是(bcd )。
A. 正态分布B. t分布C. 卡方分布D. F分布32、下列可以作为虚无假设的有(bd )。
A. μ1>μ0B. μ1≥μ0C. μ1<μ0D. μ1≤μ033、关于数据的不同类型,下面观点正确的是(ac )。
A. 称名数据是计数数据B. 计数数据是根据顺序数据统计出来的C. 比率数据可以转化为等距数据D. 称名数据是测量水平最高的数据34、下列哪些是积差相关的适用条件(acd )。
A. 必须是成对数据,并且不少于30B. 样本必须是正态分布C. 相关变量是连续数据D. 变量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35、t分布与正态分布一样,都是单峰对称性分布,从图形上看,t分布比正态分布略低。
(b)A.√B.×36、方差分析可以用于两个平均数的差异检验。
(b)A.√B.×37、在集中趋势量中,均值比中数更不容易受到抽样的影响。
( a)A.√B.×38、百分等级分数是已知个体分数在次数分布中的位置,求其值。
( a)A.√B.×39、研究某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则该班所有学生是一个样本。
( a)A.√B.×40、条形图用于表示连续变量的次数分布。
(b)A.√B.×41、请阐述正态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的联系与区别。
本题参考答案:联系:两者都是连续随机变量概率分布的一种,它们都具有以下特征:钟形对称图形,对称轴是经过平均数点的垂线;平均数、中数和众数三者相等;中央点最高,拐点位于正负1个标准差处,曲线下的面积均为1,所有正态分布都可以通过Z分数公式转换成标准正态分布;正负一个标准差包含了68%左右的个案,正负1.96个标准差包含了95%左右的个案,正负2.58个标准差包含了99%左右的个案。
区别:正态分布是一族分布,即有多少种不同的平均数和标准差的组合,就有多少个正态分布,但标准正态分布只有一种,它的平均数为0,标准差为1,可以说标准正态分布是正态分布的一个特例。
42、 1.什么是一类错误与二类错误?影响二类错误大小的因素有哪些?本题参考答案:一类错误是指虚无假设H0是正确的,但研究者却拒绝了它,也叫I型错误,或弃真错误。
二类错误发生在当研究者不能拒绝一个错误的虚无假设时,意味着假设检验不能检测出真正的处理效应,即对处理效应视而不见的错误,也称作II型错误,或纳伪错误。
影响二类错误大小的因素有:总体参数的真值大小;显著性水平a大小;样本所在总体的标准差;样本容量。
43、基本随机变量分布与抽样分布分别是什么本题参考答案:基本随机变量分布是随机变量各种不同取值情况的概率分布,如二项分布与正态分布等。
抽样分布是从同一总体内抽取的不同样本所求统计量的概率分布,如平均数分布,方差分布,相关系数分布等。
二者都是用来描述变量的分布,不同的是前者一般用来描述总体的分布,后者只能描述抽样统计量的分布。
44、从某小学三年级随机抽取12名学生,其阅读能力得分为28,32,36,22,34,30,33,25,31,33,29,26。
假设阅读能力为正态分布,试估计该校三年级学生阅读能力总体平均数95%的置信区间。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本题参考答案:45、下表为两个连续变量X和Y的原始数据,假设其为正态分布,计算两列变量的积差相关系数。
本题参考答案:46、从某地区的六岁儿童中随机抽取男生30人,平均身高为2850px,抽取女生27人平均身高为2812.5px。
根据以往的资料,该地区六岁男童身高的标准差为125px,女童身高的标准差为162.5px,能否认为该地区男女儿童身高有显著差异。
(α = 0.05)本题参考答案:该题是一个均值的显著性检验问题。
总体方差未知,因此使用t检验法。
且应当使用单侧检验。
计算得到= 6.847 > t.01(9)= 2.821故拒绝零假设,认为少管所罪犯的反社会行为显著高于正常水平。
48、计算题:某研究者认为哲学专业的大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高于正常水平。
他调查了哲学专业的一个随机样本在批判思维能力测验上的得分如下表。
已知大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均值为7。
试进行统计分析检验他的假设。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分数12 5 3 7 6 6 5 2 5 6本题参考答案:该题是一个均值的显著性检验问题。
总体方差未知,因此使用t检验法。
且应当使用单侧检验。
计算得到= 0.829 < t.05(9)= 1.838故接收零假设,哲学专业大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并不显著高于正常水平。
49、计算题:某研究者调查了大学新生的睡眠质量,使用一个睡眠问卷对一个随机样本进行测试,得到其分数如下表(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
已知该问卷上的得分均值为7.5,问大学新生的睡眠质量与正常人相比有无显著差异?该题是一个均值的显著性检验问题。
总体方差未知,因此使用t检验法。
且应当使用双侧检验。
<\/FONT><\/P>计算得到<\/FONT> <\/v:stroke><\/v:f><\/v:f><\/v:f><\/v:f><\/v:f><\/v:f><\/v:formulas><\/v:path><\/FONT><\/v:shapetype> <\/v:imagedata><\/FONT><\/v:shape>= 2.85<\/FONT><\/P>50、计算题:让9名大学新生参加缪勒—莱尔错觉实验,标准线段长度为6,在某个角度下得到他们对于线段长度的估计值如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