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言文宾语前置句的判断与翻译

文言文宾语前置句的判断与翻译


谓(动)── 宾 介词 ── 宾
宾 —— 谓动 宾 —— 介词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 特点
①大王来何操? ②沛公安在?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①大王来何操? ②沛公安在?
操何 在安
句子的特点: 1、都是疑问句 2、疑问代词分别是“何”“安”,它们分别作动词 “操”、介词“在”的宾语。
结论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 时,宾语前置。
1、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不同的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 置句、成分省略句。
2、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015年考点分布
高考试卷
全国卷Ⅰ
全国卷Ⅱ 上海、安 北京、重 江苏、山
湖南、天 徽、浙江 庆(2) 东、四川、
津、湖北、(3)
广东(4)
福建、安
徽(7)
句式考查 宾语前置 介词结构 判断句 无 后置
文言文宾语前置句的判断与翻译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 患不知人也。”
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
(定)主─[状]─谓─ (定)─宾
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 化,这就是所谓倒装句(变式句)。文言倒 装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宾语前置 二、状语后置 三、定语后置 四、主谓倒置
新课标《考试说明》之相关解读
译:您凭着什么去(南海)?
文言小文段训练
岳飞诉冤 ①岳飞者,南宋抗金名将也。②为奸人秦桧所杀, ③魂赴天庭,④诉冤于灵霄殿。 飞曰:“⑤吾事君以忠,事亲以孝。⑥以血肉之躯 往来于刀林箭雨之中, ⑦未敢自恤? ⑧任人唯才是举, 用事唯命是从 … …⑨士民之有识者,云集麾下… …心 之竭诚,人神共鉴。⑩孰料忠而被谤,信而见疑,⑪为 奸人害,如是正气不张,⑫则良善何恃?” 帝命拘桧,庭杖而死。
与亚父。
探究主谓倒置句:翻译下列句子,归
纳句式特点。
①甚矣,汝之不惠! 译: ②美哉,我少年中国! 译: ③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译:
谢谢大家
再见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夫晋,何厌之有? 3、唯利是图 惟兄嫂是依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夫晋,何厌之有?
3、唯利是图 惟兄嫂是依
不知句读、不解惑 有何厌 唯图利 惟依兄嫂
结论三:用 “之” 或“唯……是”把宾语提 到词动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是”或“之” 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 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 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逐字翻译:金人虽然不我索取 译:金__人__虽__然__不__索__取__我__本__人__,我也应当跟太 子一起去,求见两位酋长当面谴责我们, 或者还有可能把事情办好。
文言小文段训练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 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 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 钵足矣。” (有删改)
疑问代词:何、谁、孰、胡、安、焉等。
翻译下列句子,分析句式特点:
①古之人不余欺也! ②忌不自信。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①古之人不余欺也! ②忌不自信。
不欺余 不信自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句子的特点: 1、是否定句,有否定词 2、由代词“余”“自”充当宾语。
结论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 宾语前置。
否定词:不、未、莫、无等
上面的小文段涵盖了多种文言特殊句式,请找出宾 语前置句,指出标志词。
探究状语后置句: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
特点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③申之以孝悌之义。 ④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探究定语后置句:翻译下列句子,归
纳句式特点。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 ②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③马之千里者 ④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⑤我有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
1、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句是 (C ) A、豫州今欲何至? B、微斯人,吾谁与归? C、若事之不济(成功),此乃天也。 D、时人莫之许也
2、下列选项不是宾语前置的是(D ) A、何陋之有? B、唯命是听 C、时不我待 D、安得广厦千万间
熟悉标志,分析成分 逐字落实,调整语序
高考链接(2015全国卷Ⅰ)
翻译下列句子,分析句式特点:
①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②一言以蔽之
注意:非疑问句中介词“以”的宾语 前置,这种提宾不需要其他条件, 只是一种强调的表示。如成语: “一以当十”“夜以继日”
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三、用“之”或“唯……是”把宾语提取到动词 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四、介词“以”的宾语,有时为了强调,也放在介 词的前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