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与生活资料

心理学与生活资料


❖ 理论根据主要来源于对精神病患者诊断治疗的临床经验; ❖ 重视异常行为的分析,并且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潜意
识活动; ❖ 不但研究个人当时的行为,而且还追朔其过去的经历,以
探明目前行为构成的原因; ❖ 特别强调人类本能对以后行为发展的重要作用,而且把性
冲动看作为人类主要的本能。
❖ 人本主义者认为,人的本质是好的,善良的, 他们不是受无意识欲望驱使,并为实现这些欲 望而挣扎的野兽。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 的需要,因此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他们就会力 争达到某些积极的社会目标。
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是信息加工理论,所以 又称信息加工心理学。它将人脑与计算机进行 类比,把人脑看成是信息加工系统,借用信息 编码、加工、存储和提取等概念说明人的心理 过程。
主张心理学应研究儿童的认知活动,并着力探索 智慧的性质及其结构和机能,认为智慧的本质就 是适应,而适应依赖于有机体的同化与顺应两种 机能的协调,使有机体与环境取得平衡。这就是 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发展的逻辑。
(一)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
(二)心理学是认知科学的主干学科
第二节 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与方法
一、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二、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 理论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一)观察法
自然场所观察 人工实验室观察
结构式观察 非结构式观察 参与性观察 非参与性观察
(二)实验法
自然实验法 实验室实验法
历史渊源
哲学 生物学和生理学
亚里士多德
笛卡尔
洛克
达尔文
缪勒
赫尔姆霍兹
费希纳
1879年,德国哲学家、生理学家 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 一个心理实验室,把自然科学的研 究方法应用于心理学的研究,这标 志着科学心理学的正式诞生。冯特 被誉为实验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 之父。
冯特
❖ 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铁钦纳) ❖ 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士、杜威、安吉尔、桑代克和卡尔) ❖ 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斯金纳) ❖ 格式塔心理学(韦特海默 、考夫卡、苛勒 ) ❖ 精神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 ❖ 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 ❖ 认知心理学(奈赛尔) ❖ 皮亚杰学派(皮亚杰)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 第九章 ❖ 第十章
绪论 注意 感知觉 记忆 思维与想象 情绪 动机 能力 气质 性格
第一节 心理学的性质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及其发生、发展规律 的科学。
❖ 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 ❖ 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 ❖ 个体的行为不是生来具有的,不是遗传的,
而是在生活环境中习得的。
❖ 认为心理活动既不是由几个元素构成的,个体 的行为也不是单纯由一些反应堆积而成。整体 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部分相加不 等于整体,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 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 该学派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 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感情三个基 本元素。所有复杂的心理活动都是由这些元素构 成。心理学的主要工作是把意识经验分析成若干 基本元素,然后再研究整合了的要素。在研究方 法上,强调内省法,即自我对其内在经验感受的 观察和描述。
❖ 机能主义认为意识是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 息的过程,即意识流。因此,不能把意识看 作是元素的集合。机能主义强调意识的作用 和功能,而不是象构造主义那样强调意识的 构成成分。
(一)人的心理现象
心理过程 个体心理
个性
认知过程 情绪和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个性倾向性 个性心理特征
群体心理
(二)个体意识与无意识 ❖ 意识:人能够觉察到外部事物的存在和自己的内部
心理活动,能够把“自我”与“非我”、“主体” 与“客体”区别开来。 ❖ 无意识现象:指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 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脑干网状结构 边缘系统和大脑皮层的参与 可见,注意是不同脑区协同活动的结果,既与
注意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伴 随着各种心理过程的一种心理状态。
选择功能 维持功能 对活动调节动的变化 此外,在紧张时,还会出现心跳加速、
牙关禁闭、拳头紧握等现象。
定向反射 所谓定向反射,是指当新异刺激出现时,有机体 将有关感受器转向新异刺激的方向,以便更好 地感知这一刺激。
(一)心理学科的发展趋势
❖ 多学科交叉和多层次整合 ❖ 应用心理学分支发展迅速 ❖ 一些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被提上心理学日程
(二)心理学研究的前沿问题
❖ 1917年,北大首次建立了心理学实验室。 ❖ 1918年,陈大齐出版了《心理学大纲》一书。 ❖ 1920年,南京高师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心理学系。 ❖ 1921年,中华心理学会在南京正式成立。 ❖ 1922年,中国第一种心理学杂志《心理》出版。
心理学与生活
主讲人:唐慧琳
主要参考用书
❖ [1]叶奕乾, 何存道, 梁宁建.普通心理学(修订版).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2]张春兴著. 现代心理学.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 [3]黄希庭著.心理学导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4][美]Burger J M著, 陈会昌等译. 人格心理学. 北京:
❖ 1949—1956:学习改造阶段 ❖ 1957—1966:开展研究阶段 ❖ 1967—1976:停滞阶段 ❖ 1977—现在:繁荣发展阶段
第一节 注意的概述
一、什么是注意 二、注意的功能 三、注意的外部表现 四、注意的生理机制(选讲)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指向性 和集中性 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
(三)调查法
问卷法 谈话法
(四)测验法 (五)心理学研究的新技术(选讲)
❖ 反应时法 ❖ 信号检测论 ❖ 间接测量法
第三节 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一、科学心理学的产生 二、心理学的主要学派 三、心理学研究的现状(选讲) 四、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选讲)
(一)西方古代心理学思想(选讲) (二)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选讲) (三)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