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稿件写作格式及范本略述
跳转
什么事(What,何事)?
谁被牵连到这个事件之中来 (Who , 何人)?
这事件是什么时候发生的(When, 何时)? 是在什么地方发生的 (Where , 何地)?
为什么发生这个事件(Why, 何故)?
有的还要加上一个(,怎么样)?
新 闻 的 五 要 素
3
新闻稿件结构
• 一条完整的新闻消息,一般包括标题、导语、 主体、背景和结尾五部分。
• 如:《北方九省市出现浓雾 含20多种有毒物质》 只 用一句话,把一事件告诉了读者。
• 如:有人报道:昨日,警方与市民代表召开了一个座 谈会,会上,*局长与市民代表讨论城市*问题。他透 露,城市今年的治安比过去任何一年都严重。 这样写 可能更简洁明了一些:*局长昨日在一个会上透露, 城市今年的治安比过去任何一年都严重。
6.引用式引用新闻中主要人物的精辟的语言,点明消 息的中心或意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直接引语用 作导语是传统媒介上常见的样式之一。
如:*总理昨天在震中汶川说:“汶川大地震死了8万 人。”引语式导语一是要严格引用直接引语,不能改 变说话者原意;
二是所用引语应尽量挑选“掷地有声”的“点睛” 之语,能起到一语胜千言的作用;三是引语要是容易 理解的短句,句式不能太复杂。
5.对比式运用对比或衬托手法,把作者要说的事实和 观点鲜明地突出出来。
如:《人民日报》发表的一篇通讯《郭大傻·郭大 侠·郭大使》开头如下: “一个人感动一次并不难, 难的是,一辈子都生活在感动之中。因常被感动, 所以内心温暖如春;一个‘典型’人物,得到外人 的肯定并不难,难的是让周围人认可——距离越近, 看得越清晰;一个人,在别人关注下做好事并不难, 难的是一直默默无闻地做好事……”通过“不难”与 “难”的对比,反映出郭明义既平凡又不平凡。
图片或背景材料(单独传发) 署名
二、新闻的结构
• 标题:高度概括,抓人眼球 • 导语: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使读者一目了
然
• 主体:随导语之后,是消息的主干,是集中叙述 事件、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是全篇 新闻的关键所在
• 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是消息 的结尾,它依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
新闻稿件写作格式及范本 略述
什么是新闻?
• 在日常生活中“新闻”一词有两种用法, 一种是广义的,广义的新闻就是“新近发 生的事实报道”,泛指报纸、广播、电视 中常用的各种报道文章,包括消息、通讯 、特写、报告文学、调查报告、评论等。
• 一种是狭义的,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除 了评论等少数议论文,绝大多数新闻都是 记叙性文体。
格式范例如下: *****************(引标题) **************(主标题)
——***********(副标题) ********************************************************* **************************************************(导语) ********************************************************* ********************************************************* ******************************************(主体,可分多段) ********************************************************* ******************************************************** *************************************************(结尾)
•
首先,杨杰副院长代表学院党委和行政对教师教育系今年承担的
“国培计划”项目启动表示热烈的祝贺,他提到学院党委和行政对我
院承担的“国培计划”项目高度重视,党委唐善茂书记和李丰生院长
多次专门过问此项工作。为了同学们能够更好地完成顶岗实习的任务
,他向大家提出了四点要求:一﹑牢记职责,不辱使命;二﹑积极学 习,不断进步;三﹑辛勤工作,回报母校;四﹑精心组织,确保安全 。
3.诠释性材料介绍人物的出身、经历,产品的性能、 特点、使用方法以及解释一些专用术语、技术性知 识等,以帮助读者理解内容,增长知识。
主体的结构形式,有时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即时
间的先后,一步步进行交待;有时按逻辑顺序,即 事情的重要程度安排层次,先讲概貌,后讲细节, 先讲主要材料,后讲陪衬材料。
不论用什么方式来写主体部分,都要尽量使得
内容充实,层次分明,详细得当。另外,应注意主 体与导语的文字不能重复,导语说过的话,主体不 要再说。
911事件世贸大楼受灾前后对比照
2.说明性材料介绍新闻事件的历史状况、地理环境、 政治背景、发展变化以及其他种种客观条件、主 观因素等等。把新闻事实讲得全面深刻而又恰而 其分。
青岛位于山东半岛南端(北纬35°35'-37°09',东 经119°30'-121°00')、黄海之滨。青岛市地处山 东半岛东南部,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 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1994年2 月,被列为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其中省会十 个,非省会五个)。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 市常住人口为871.51万人,其中市区1159平方公里, 市内四区总人口为207.79万人;其他三区五市(县 级)663.72万人。 特产:崂山石、"西施舌"海贝、 胶州湾杂色蛤、崂山拳头菜
4评论式新闻的开头就对所报道的事实进行精辟的、画龙 点睛式的评论,以揭示事物的性质、特征或作用。
如:把渤海之水引到塔克拉玛干沙漠上。这是一些专家最 近刚刚开研讨会后给出的建议,还言之凿凿说6年内即可 实现。恐怕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海水在沿海地区引发的 土地盐碱化尚未解决,假如海水到了内地,盐碱化只有更 严重。而且由于新疆特殊的地形地貌,即便增加地表径流, 也未必能够增加蒸发量。
3)、时间顺序结构:也称编年体结构。根据事件发生的先后按时间 排列,其优点可以使读者对某一事件的全过程有一个鲜明的印象一目 了然。
4)、提要式结构也叫一二三四结构:这种结构适于比较系统介绍某 一事件的综合消息。此外还有特写镜头式,电影蒙太奇式散文式等等 。结构是为内容服务的,合理结构的标准在于用最短的篇幅把新闻事 实写的能吸引读者读完全篇。(但注意不能用阿拉伯数字。)
2设问式以设问开始,把新闻消息里所要解决的问题或 所要介绍的经验更尖锐、更突出地提到读者面前,以 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深思。设问之后立即用事实作出回 答。
如:南方周末 (石岩) 2007年是圆明园建园300 周年。三百年前它是万园之园,一百多年前它惨遭兵 匪焚掠,三十年前它是故宫禾黍,如今它陷入尴尬茫 然。数十年来,它不断地变得簇新、鲜亮,也不断地 变得丑陋、破败。该如何对待圆明园?中国没有答案。
以上,最为重要的一点,导语要写得短些,再短 些。能用20个字表达清楚,就决不要用21个字。能 用一段表述,就绝不用两段。导语必须以事件为中
心,兼顾其他因素。要分清主次,千万不能把许多
事实都挤写在导语里。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导语要写得具体、肯 定、准确、生动活泼。
三、主体
新闻的主体接导语,围绕着立意展开全部内 容,圆满地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主体运用 的材料要充实、具体,具有典型意义。新闻中 的五要素一一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和原因, 都要有所交待。消息的立意要集中,一则新闻 只有一个中心,说明一个问题,叙述一件事情。 一篇消息的质量如何,关键在于主体部分写得 如何。因此,写一篇消息时,主体部分必须着 力写好。
五、新闻稿的特点
• 新闻稿的特点,尽管新闻类型有多种,但它们都 有共同的基本特点。主要是:
• “真实性”,“新鲜性”,“倾向性”,“简明性 ”。
• 新闻总的特点: • 立场:观点鲜明 • 内容:真实具体 • 反应:迅速及时 • 语言:简洁准确
回
• 2011年“国培计划”项目梧州学院师范生顶岗实习启动仪式顺利举行
1.准确符合新闻内容。 2.有鲜明的政策倾向和新闻价值。 3.生动新鲜活泼,具体形象,最好带点文采。 4.简炼用较少的文字概括和包含较多的新闻内容。 具体大家如果不确定,也可以到网上、报纸上搜集一些标
题来看。或者平时将好的标题抄录下来。
二、导语(重要)
• 导语就是消息的开头,它要求用简明 扼要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重要、最新 鲜、最精彩的事实,揭示全文的主题思 想,以便使读者了解主要内容,并引起 读者的阅读兴趣。导语是从事实中提炼 出来的精华部分,具有统一全文的作用, 因此,有人称之为“消息中的消息”。
• 背景:是事物的历史状况或存在的环境、条件, 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常插在主体部分,也插在导 语或结语之中。
1、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主体部分常见的结构有
1)、倒金字塔式:把高潮或结局放在开头,然后再介绍其余内容。 这样的好处便于阅读,使读者一下子抓住要点,满足读者的好奇心, 其次是便于编辑处理版面。
2)、金字塔式:特点一段比一段具体,事件的高潮和结尾要到最后 一段才显示出,能吸引读者看完全篇。
四、背景材料
背景材料是指新闻中关于历史、原 因的说明和环境、气氛的描写。它的作 用是说明事项产生的条件、消息的性质 和意义。它可以帮助读者理解消息的内 容,增加消息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可以 在主题中提及也可以放置到文末单独列 出,以提示或是补充的形式讲解。
背景材料从具体作用上分,有以下几种: 1.对比性材料就是对事物进行前后、左右、正反的比照 以突出新闻事件的重要意义,或阐明一定的主题思想。
例:路透社达拉斯1963年11月22电 正文 :
肯尼迪总统今天在这里遭到刺客枪击身亡。
总统与夫人同乘一辆车中,刺客连发三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