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四穴灸法
艾灸疗法简单易行,安全舒适而无任何痛苦,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是中医最古老的医疗保健奇术之一。
四穴养生灸法
“四穴养生灸法”就是通过艾灸人体四大养生要穴——关元穴、命门穴、中脘穴、足三里穴来温补脾肾,补益肾气,促进脾胃运化功能的功效,使正气自然不绝,脾土自然肥沃,肾水自然充盈。
润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人便自然健康长寿。
该灸法最适合自我养生保健,春夏每周1~2次,秋冬每周2~3次。
若能持之以恒,便可以延缓衰老,延长青春。
关元穴
功能:该穴位于脐下3寸,为养生保健强壮要穴,长期施灸可使人元气充足,具有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等功效,能调治诸虚百损及泌尿生殖系统各种病症。
灸法:艾条灸10~15分钟,艾罐灸20~30分钟。
命门穴
功能:该穴位于背后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是人生命力的中心,为元气所住宿之处,可以发挥人与生俱有的体力并加以强化的功能,具有补肾壮阳之功,为保健强壮要穴。
灸法:艾条灸10~15分钟,艾罐灸20~30分钟。
中脘穴
功能:该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的宽度,对胃部疾病的全部症状均有非常好的效果。
灸法:艾条灸10~15分钟,艾罐灸20~30分钟。
足三里穴
功能:该穴位于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简便取穴,正坐屈膝,用手从膝盖正中往下摸取胫骨粗隆,在胫骨粗隆外下缘直下1寸。
常灸足三里穴具有补益脾胃、扶正培元、调和气血、驱邪防病之功效。
灸法:艾条灸10~15分钟,艾罐灸20~30分钟。
常用的艾灸方法
目前,被广泛使用的是艾条灸法和艾罐灸法。
艾条灸也称艾卷灸,是用棉纸将上等艾绒包紧裹好制成长圆筒状,将一端点燃后,对准所需穴位或局部进行熏灼的一种方法。
艾罐灸是使用特殊灸具的一种灸法。
现代的艾罐底部有数十小孔,内有一小筒也有十多个小孔,放置特制艾粒,点燃后将艾罐置于应灸的穴位上,可以使艾火燃烧的热力传达到皮肤,逐渐透入内部。
艾罐灸操作简单,使用灵活,烟气小,可同时多穴位施灸,如施于妇女、小儿以及恐惧针灸者,最为适宜。
艾灸四穴养生养颜2009年08月06日星期四09:31
古人云“家有三年艾,医生不用来”,说的就是使用艾灸进行家庭自我调治。
灸法四季皆可,尤以冬季为宜。
《孟子》中曾载:“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孔子也说过“无病自灸”的话,可见艾灸这种保健方法至少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存在了。
《宋史》里还记载着一则故事:宋太宗赵光义病了,他的哥哥宋太祖赵匡胤来看望并亲自为其艾灸,可见艾灸在当时已经是很普遍的防病治病方法,宋代的一幅“艾灸图”更加说明了这一点。
艾灸法——绿色养生疗法
艾灸法,就是借助艾草燃烧时发出的药力和红外线温热刺激,来熏灼特定的穴位,以达到治
病防病、养生保健的目的。
中医理论认为,艾灸能补气助阳、温益脾肾,使人体元气充足,精力旺盛,抗衰延年。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艾灸相关穴位,可以调节脏腑功能,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还能够增加红细胞、白细胞的数量和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如果长期施灸保健穴位,就能够达到调合阴阳,健脾合胃,固本培元,补中益气,强壮全身,祛病延年的效果。
三十而立要艾灸
艾灸养生,对于30岁以上的人尤为重要。
王焘在《外台密要》中说“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眼暗,阳气逐渐衰弱,所以三里下气也。
”就是说,30岁以上的人阳气逐渐衰弱,灸足三里穴可补气壮阳,不然会出现气短、两眼昏花等现象。
常年坚持,必获殊益。
养生保健灸哪里
灸疗,人体有几百个穴位,怎样拿捏准确?一般人能做到么?再多的穴位,总有关键的几个紧系全身,关乎性命。
关元、命门、足三里、中脘是人体四大养生要穴。
利用纯阳艾火长期温灸四大养生要穴,具有补益肾气,健脾和胃,促进脾。
肾运化的作用。
扶养一身正气,使正气不绝,脾土肥沃,肾水充盈。
土沃、水盈、气足便能生长万物,润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人自然会健康长寿了。
关元穴
又名丹田,任脉之穴,在脐下三寸处。
关元穴是人体重要补穴之一。
主治:阳痿早泄、梦遗滑精、遗尿癃闭、小便频数、尿浊尿血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崩漏带下、产后出血、阴挺等妇科常见病;腹胀腹痛、腹泻痢疾,脱肛便秘等胃肠系统疾病;
各种疝气、浮肿、中风脱证、一切虚劳损伤、四肢厥冷等。
命门穴
又名精宫,督脉之穴,在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其气与肾通,是生命之根本,是维护生命的门户。
主治:五劳七伤、虚损腰痛、尿频、遗尿、阳痿、早泄及各种虚寒病症。
操作:艾条灸:每穴l 5分钟,三日一次,十次一疗程。
艾灸罐灸:每穴20分钟,隔日一次,十次一疗程。
中脘穴
又名太仓,任脉之穴,在脐上四寸。
具有调胃和中、补虚益气、健脾化湿之功效。
主治:胃脘痛、恶心呕吐、呃逆、反胃、腹胀、腹泻、溃疡病、胃下垂、浅表性胃炎、胃痉挛、消化不良、肠炎、胃神经官能症等一切胃肠病症,虚劳百损,四肢乏力等症侯。
足三里穴
在外膝眼下三寸一横指处。
具有补益脾胃、调和气血、扶正培元、祛邪防病的功效,是养生保健的第一要穴。
主治:胃痛、腹胀肠鸣、呕吐、便秘、腹泻、水肿、神经疾病、急慢性乳腺炎、肠痈等。
操作:艾条灸:每穴1 5分钟,三日一次,十次一疗程。
艾灸罐灸:每穴20分钟,隔日一次,十次一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