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方法和技巧一、分类1、从说明对象的角度:事物性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
2、从说明文语言特征:平实的说明文、生动的说明文。
二、说明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析: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
典型考题: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
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三、说明的方法(说明方法大都是三个字;论证方法是四个字;修辞手法是两个字。
)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不常用的有:摹状貌、作诠释、列图表、引用说明。
2、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将××比作××,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⑩、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1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
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四、说明文的语言品析1、对整篇文章语言的品析,一般从二个角度谈:a、准确;b、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
a是一般说明文的共同特点。
b是针对不同语文风格的角度谈。
做这种评析整篇文章语言特点的题目,一定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比如可以选择一句话为例子。
格式如下: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文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2、对具体篇、句、词的评析篇、句的作用基本同上。
字词作用有以下考查形式:a、加点字词有何作用?b、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c、加点词语能否删去?这种题目往往答“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有时是体现语言生动性)的特点答题。
第二种题型还要在答题中比较二者的区别。
第三种题型还要加上“删去后不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或和客观事实不符合”之类的表述。
五、说明文写法分析1、结合说明方法谈模式: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内容: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参考前面说明方法,明确其作用)2、结合修辞手法谈模式:这是一篇生动说明文,大量地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法,说明了……(内容),使文章的说明形象生动。
3、结合表达方式谈记叙、描写使说明更具体形象;抒情议论使说明更有感情。
那么,从这个角度分析说明文的写法,格式如下:这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了说明外,还有……(从“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根据内容选择),如……(具体举例),就是……(表达方式)的运用,使说明更具体形象(充满感情)。
六、说明语段的作用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有三:2(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上文)。
有时在文章在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
(2)、结合说明方法谈。
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记叙文阅读知识储备和答题技巧做阅读题必须有四种意识:文体意识:根据文章的不同体裁去答题语境意识:联系文章中心和上下文答题文本意识:坚信一切答案可以在文章中找到,答题不能脱离文本题目意识:注意答在问中,从问题中找命题意图和答题要点和要求,注意按分值答题做阅读题的流程:速读,确定体裁和中心—初看题目,明要求,再通读原文—依据要求,确定有效阅读区域,反复斟酌,并作答—复查,是否按照要求作答,是否表述明确。
1.判断文章体裁?答:这是一篇。
备选答案有: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哲理散文)、戏剧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三种文体的区别:3什么人+怎么样或为什么+干什么3.概括文章内容?(中心句通常在文章首尾的议论抒情句中)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强调三个部分:内容是什么,文章怎么样,作者怎么看待。
即:内容+作者情感态度句式: a、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
即什么人+干什么—这可以作为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答案。
b、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
c、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
4.分析材料组织特点?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5.划分层次?(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4)按照情感变化过程分(找表达情感词)(5)总分总(掐头去尾)划分段落层次技巧:技巧:1、合并同类项,把相同内容的合为一层,把不同的分开来。
2、找中心句,注意段首句、段尾句。
(如无中心句)归纳段意:本段(概括或具体)写了“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3、找标志词6.记叙线索及作用?线索种类:物线、事线、人线、感情线、时间线、地点线、见闻线线索判断技巧:看题目,看议论抒情句,看多次出现的字眼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7.为文章拟标题。
技巧: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依据有(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 (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8.品味题目题型:(一)为什么以此为题?(二)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
(三)试分析题目的作用。
(四)给文章加(换)题目。
技巧:1、先看题目本义:词语含义2、再思考深层含义:主旨:和主旨的关系(揭示了,点明了)人物:和人物关系(表现人物性格;表明作者情感态度;是作者感情触发点)4结构:线索、悬念表现手法:象征3运用比喻、化用诗词、引用歌词、一语双关等生动形象、新颖含蓄、言简意丰、发人深思、引起阅读兴趣等(议论文的题目一般点明论点或论题;说明文常点明说明对象或特征)可以从—— a内容上b主题上c线索 d设置悬念上等方面进行品味。
示例:(1)主题上结合主旨必答,如象征性的散文题目,也可以这样回答:拟题巧妙,一语双关,本指…实指…,突出主题,耐人寻味。
(2)说明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说明了……,点明了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点明了本文说明对象。
9.了解人称的作用。
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便于刻画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
第二人称:便于情感交流。
第三人称:显得客观,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10.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或事件过程中的一部分,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制造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使故事情节更集中。
11.语言特色?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诙谐幽默。
一般来说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
12.写作手法及作用?常用具体如下:(1)象征手法:……象征……,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2)对比手法:通过对比,突出事物或描写对象的特点,更好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
(3)讽刺手法。
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4)欲扬先抑和先扬后抑。
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5篇二:记叙文和说明文比较记叙文和说明文比较记叙文和说明文比较,有下面三个特点: 1、形象性。
说明文直接运用概念、判断和逻辑推理来说明问题。
而记叙文则不象说明文那样,而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事情进行具体的叙述和形象的描写,以表达中心思想。
2、典型性。
记叙文写的是真人真事,但所写的人物和事件都要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而且不是一些平凡之事、人。
3、以叙述、描写为主,内插抒情和议论成分。
叙述和描写是记叙文的主要表现手法,但是在一篇记叙文里,叙述、描写和抒情、议论还常常揉合在一起,它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能加强文章的感染力和战斗力。
记叙文,泛指一种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文章,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常用于客观说明某种事物或某种道理。
而说明文,是为了说明知识,让人了解所讲的事物的外观、功能、性质、作用等等,对它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通俗点来说说明文就是为了对我们解释一件事的起因,过程,结果,物的结构,造型,外观,功用等...看到说明两个字大概就有点意思了.而记叙文就是为了记录某个时间的发生经过及结果,常常会有作者自己的感悟或情感抒发.总的来说,如果记叙文是结果,那说明文就是原因了.描景状物的记叙文和说明文写法有何不同如果要以《美丽的皂李湖》为题,分别写记叙文和说明文这两种文体的作文,该怎么写?确定写作目的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
记叙文和说明文这两种文体的写作目的是不同的。
写说明文《美丽的皂李湖》,目的是让不了解皂李湖的人了解皂李湖,所以,要作全面介绍,如皂李湖所处方位,园中有什么景点,按照一定的顺序,要介绍各景点的空间位置,各景点的主要特点。
为了突出特征,还要和同类景物如杭州西湖作比较。
一个是人工挖掘,一个是自然生成的湖;一个身居闹市,一个是在小山村旁……还要运用各种说明方法,力求准确介绍。
而写记叙文《美丽的皂李湖》,当然也要按作者的游踪顺序,描写所看到的景物特点,但作者描写这些景物,目的不是为了介绍,而是为了表现作者自己某种思想感情:或赞美家乡的美,或赞颂劳动人民巧夺天工的创造,或叙写和皂李湖有关的人和事,表现湖景美,人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