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交通运输设备的种类及特征一、交通运输设备是实现交通运输职能的物质载体与保障手段。
现代化交通运输主要包括铁路及城轨、道路、水路、航空和管道等方式。
交通运输设备按照不同运输方式应用领域划分,可以分为铁道路设备、水路设备、航空设备和管道设备;按照设备的技术经济特征与用途划分,可以分为固定设备或基础设施(如港站、线路、桥隧等)、移动设备或载运工具(如机车、车辆、汽车、飞机、轮船等)、通信控制设备(如各种固定、移动通信设备、监控管理设备)等;按照设备服务对象的属性划分,可以分为客运设备、货运设备等;按照设备的不同动力发展阶段,可以分为原始自然畜人力设备、机械电气化设备、综合智能生态型设备等;按照设备的环保属性,可以分为环保型设备、普通型设备等。
二、交通运输设备的特征交通运输设备的技术经济特征不同送达速度、运输成本、投资水平、运输能力、能源消耗、运输的通用性与机动性、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1、铁路及城轨运输设备铁路及城轨交通是一种利用轨道导向的运输方式,与其他各种现代化运输方式相比较,具有运输能力大、能够负担大量客货运输的优点,除场站、线路、信号等明显表现的轨道特征外,在轨道上运行的移动设备列车,载运货物和旅客的能力远比汽车和飞机大得多。
大,单位成本就愈低。
铁路运输设备一般能保障该运输方式全天候运营,受气候条件限制较小,同时具有安全和可靠性。
由于铁路运输设备的这些技术经济特点,因此,铁路运输极适合于幅员辽阔的大陆国家,适合于运送经常的、稳定的大宗货物,适合运送中长距离的货物运输以及满足城市间的旅客运输的需要。
值得指出的是,随着城市交通系统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以其准确、低耗、大容量、快速、便捷等特点得到人们的青睐,已经成为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发展的重点之一。
2、道路运输设备道路运输设备的主要优点是机动、灵活,而且对客运量、货运量大小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3 、水路运输设备水路运输设备具有占地少、运量大、投资省、运输成本低等特点,在运输长、大、重件货物时,与铁路、公路相比,水上运输更具有突出的优点。
4 、航空运输设备航空运输设备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除港站、航路与导航设备外,还具有能实现空中飞行的移动设备。
飞机最大的特点是速度快,并具有一定的机动性。
在当今的时代,高速性具有无可比拟的特殊价值。
现代的喷气运输机,时速一般在900 km 左右,比铁路列车快 5 ~10 倍,比海轮快20 ~25 倍。
5、管道运输设备管道运输是使用管道设备输送流体货物的一种运输方式。
它是随着石油工业发展而兴起,并随着石油、天然气等流体燃料需求的增加而发展,逐渐形成沟通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与石油加工场地以及消费者之间的输送工具。
管道设备不仅可修建在一国之内,还可连接国与国之间,甚至达到洲与洲之间,成为国际、洲际能源调剂的大动脉。
管道设备除泵站、首末站占用一些土地外,一般埋于地下,占用土地少,且不受地形与坡度的限制,易取捷径,可缩短运输里程;埋于地下基本不受气候影响,可以长期稳定运行;沿线不产生噪声且漏失污染少,每隔一段距离设置的增压站设备为管道输送流体提供压力能,因此,设备运行比较简单,易于就地自动化和进行集中遥控。
由于节能和高度自动化,用人较少,运输费用较低,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当然,管道运输设备的这种特点,使其一般适于长期定向、定点、定品种输送,合理输量范围较窄,若输量变换幅度过大,则管道运输的优越性就难以发挥,现在还不能输送不同品种的货物。
三、交通运输设备在交通运输业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交通运输设备是各种运输方式实现的物质保障,设备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对于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兴旺,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主要作用表现为:1 、社会作用2、经济作用3 、军事国防作用4 、其他作用第二节交通运输设备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一、设备的发展历程及现状1825 年,英国在斯托克顿至达灵顿修建了世界第一条铁路并投入公共客货运输。
现代管道运输起源于19 世纪末美国宾西法尼亚,用于运输原油。
迄今世界管道运输干线总长已达200 万km 。
1 .铁路运输设备31 %。
2001 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突破7 万km ,其中国有铁路59 078 . 6 km ,已实现电力、内燃机车牵引为主,内燃、电力机车拥有量已占机车总台数的93 % ;铁路行车闭塞方式基本上实现了自动闭塞和半自动闭塞,其中自动闭塞里程比重达31 %。
1992 年建成的长653 km 的大秦线重载运煤双线电气化铁路,试验完成了万吨重载单元列车成套技术;1994 年底建成了我国第一条时速160 km 的广深准高速铁路;2003 年建成全长405 km 的秦沈客运专线,是我国第一条设计速度定位于200 km / h 的客运专线铁路;1997 年4 月1 日,全路实施第一次大提速,沪宁、郑武、沈山、京秦线等开行最高速度为120 ~160 km / h 的特快旅客列车1998 年10 月1 日京沪、京广、京哈三大干线全面提速,2000 年10 月21 日全路对陇海、兰新、京九和浙赣等线实施第三次大提速,2001 年10 月,全路对一些主要干线实施了第四次大提速,2004 年和2005 年中国铁路将实施第五、第六次提速,这些都是铁路运输设备及装备水平全面向现代化过渡的集中体现。
2 .道路运输设备道路运输中的民用汽车拥有量大幅度增加。
载货汽车的结构中,逐步改变了“缺轻少重” 的局面,重型和轻型汽车比重增加,专用汽车(集装箱车、油罐车、冷藏车、大型平板车等)有较大发展。
1956 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结束了中国不能自己制造汽车的历史。
20 世纪70 年代又建成第二汽车制造厂,现已有汽车制造厂40 多家。
在高速公路等道路建设方面,自1988 年7 月建成上海至嘉兴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到1999 年底,共建成高速公路11605 km ,平均每年建成1 055 km ,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
3、水路运输设备4、航空运输设备民用航空方面,运输机队不断更新,主要波音和空中客车先进机型为主组成,1999 年民用运输飞机已达510 架。
建国后,共新建、扩建、改造130 多个民用机场。
5、管道运输设备管道运输的技术装备适应我国原油凝固点高、粘度大、含蜡多的特点。
原油管道采用了罗纹双面焊接钢管,有不同管径系列产品。
原油管道采用加热输送工艺,同时采用清管技术,提高了管道输送能力。
天然气管道装备了净化装备。
管道设备的开发技术与工艺水平不断提高。
二、交通运输设备的新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1、追求更快的速度(1)高速铁路高速铁路在日本运营近40 年、在法国20 多年,从没有发生过列车颠覆和旅客死亡事故,是世人公认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最高”的运输方式。
高速铁路的主要优点是充分满足旅客对缩短旅行时间、舒适方便的要求。
高速铁路在运距100 一 1 000 km 范围内,总旅行时间最为节省;而 1 500 一 2 000 km 范围可开行“旅馆列车” ,夕发朝至,实现当日办事、旅游,夜宿列车往返的优越性。
( 2 )磁悬浮列车近30 年来,世界发达国家研究实验运用磁悬浮列车(简称磁浮列车)及其配套设备,利用磁性的同性相斥或异性相吸的特性,使列车在轨道上浮起运行,时速很容易突破500 km 。
这种列车从根本上克服了轮轨间的摩擦阻力、速度快、噪声低、振动小、无污染,引起了各国的广泛兴趣。
目前,日本、德国、英国、美国、中国等国都在研制磁悬浮列车,它是介于铁路和航空之间的自动化的地面交通方式,我国已在上海浦东建成世界上第一条商业磁悬浮铁路,磁浮铁路将成为21 世纪交通运输方式之一。
( 3 )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是道路运输追求快速的标志之一,高速公路配置有功能先进的以计算机为中心的监视控制系统设备,对交通状况实施监视和控制,以达到安全、快速、舒适和高效的目的。
监控系统通过设置各种形式的车辆检测器,掌握汽车数目、行驶速度、密度及道路占有率等交通参数,借助应急电话、巡逻车、闭路电视等对交通状况进行监视。
高速公路兴起至今30 余年来,促进了路面机械设备的发展,其主要特点是广泛利用微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向高效、大型、全自动化方向发展,如大型的推土机、铲运机和自动平地机等设备技术,极大提高了铺层质量和平整度。
( 4 )大型客机、超音速运输机目前发达国家正在研制一种在经济上可行、并有相当效益的、在环保上可以接受的新型高速运输机。
主要研制的是马赫数在 2 一 3 . 2 之间的超音速飞机。
其航程为9 300 一10 000 km ,其效益可观,具有较好的竞争力。
( 5 )提速船舶一般而言,船舶速度较其他方式慢,但是新一代船舶速度已有很大提高,特别是客运高速船舶采用气垫船十分有效,未来全升式气垫船的速度可达100 节以上。
2、保证更高的安全可靠性能( 1 )铁路及城轨设备系统。
经济发展使客、货运输需求量越来越大。
铁路列车运行间隔距离越来越少;高速及城市铁路上列车追踪的间隔时间短,一般在 5 min 以下。
在时速为200 km 以上的高速线上,司机在很短时间里已无法识别地面信号,只能按地面发送的信息直接与机车制动装置相联系。
列车速度控制系统包括:机车信号、列车速度控制系统和地面信息发送设备。
列车速度控制系统是机车信号与制动机构的中间环节,采用自动限速系统进行超速防护。
地面信息发送系统发送速度等级和线路参数两个部分信息,列车通过信道向控制中心传送列车速度、位置等信息,由控制中心根据线路状况,前、后车速度、距离,经计算得出后车与前车的安全间隔、运行速度,向后车传送信息,以求达到列车速度自行控制的目的。
( 2 )道路设备系统未来汽车要实现汽车驾驶自动化,将用最新的通信技术,把路标、导向标志等路侧交通信息通过路、车之间的移动信号传到汽车内,在驾驶室里以音像显示出来,给驾驶员有关的交通信息,并配有车载智能信息系统及设备,实现紧急情况下的自动停车和应急防护,保障汽车有人驾驶或自动行驶的安全。
( 3 )水路设备系统国际海事组织( I MO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开发了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 ,该系统全面采用卫星通信技术设备、定位技术设备、数字通信系统、计算机技术设备、微电子电路技术设备、新的海上遇险与安全通信系统及设备。
( 4 )航空设备系统现代化飞机的驾驶舱将使用通信、导航、监视等方面的最新技术设备,如安装卫星通信系统、卫星导航系统、自动相关监视系统、防撞警告系统以及微波着陆系统,系统的各种显示和操纵装置都装在驾驶舱内,使飞行更有保障。
机场设施的主要设备有:通信设备、导航设备、监视设备和气象设备。
航空器和地面通信采用单边带高频收、发报机,达到全航线高空、甚高频覆盖,有效地执行对空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