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流化床锅炉屏式过热器爆管原因分析
流化床锅炉屏式过热器爆管原因分析
另外, 同一管屏各管之间的吸热量也存在较 大偏差, 这主要表现在同屏各管吸收炉膛的辐射 热量不均匀。由于同屏各管接受炉膛烟气辐射的 角系数不同, 外侧管吸收炉膛的辐射热量比其余 管多得多, 往往达到平均值的几倍, 造成外侧管出 口汽温偏高。 尽管与煤粉锅炉相比, 循环流化床锅 炉炉膛中烟气温度较低, 平均温度为 80 5 5-90 ℃, 没有高温火焰中心, 炉膛辐射热负荷较低, 但 是同屏各管之 间吸收辐射热量的偏差也不能忽
48
华北电力技术
NORTH CHI NA ELECTRI POW ER C
No 4 2 0 . 0 5
45 流化床锅炉屏式过热器爆管原因分析 6 th /
胡志宏‘丁立新‘李士江“ , ,
(. I 山东电力研究院 , 山东济南 200 ; 山东林 业监测规 划院 , 502 2 . 山东济南 20 1 ) 504
A ayi o T b E poin P n l ehae n ls n e ls o a e S pretr s u x o f u i 4 5 h B i r n t C B l 6 / F oe
H Zi og;i L-i ;i jn2 u - n' n i n L Sii g hh D g x ' h a -
数等于偏差管焙增与平均管焙增之比, 在热偏差 系数不变的情况下, 屏式过热器整体焙增增大, 偏 差管出口汽温增高, 容易发生超温。也就是说, 同 样的热偏差系数即使在设计焙增下不超温, 在实 际焙增较大的情况下也会导致超温。
1 爆管情况
爆管位于左数第 2 片下降屏前数第 2 号管 6 ( 最外侧管) 向火面靠近耐磨耐火浇注料的位置, 爆 口沿管子纵向开裂, 呈嘴形 , 口边缘粗糙, 爆 呈 脆性断口形貌, 纵向最大开口长度为 29 横 7m m, 向最大宽度为 8 m 爆 口附近管子内外壁均有 4 m, 较厚的氧化铁皮。 金相检验表明, 口 爆 边缘金属组 织中可观察到沿晶界分布的微裂纹, 出现双晶界, 球化等级为 4 - 级, ^5 组织老化严重, 具有长时超 温运行爆 口的宏观特点和微观组织特征。查看屏 式过热器出口壁温, 发现第 2 片下降屏外侧管的 出口汽温在锅炉高负荷运行时达到 50℃左右, 6 低负荷运行时超过 50℃, 8 均超过了屏式过热器 的超温报警值(5 50℃) 综合以上现象分析认为, 。 爆管的直接原因为受热管长期超温过热。
图 1 屏式过热器结构示意图
端, 用来调节主蒸汽温度。 3 号锅炉从 20 年投产以来 , 03 运行 4 0 0 多 0
No 4 2 0 . 0 5
华北电力技术
NORTH CHI NA ELECTRI P C OW ER
h即发生了屏式过热器爆管事故, 严重影响了机 组安全可靠运行。
差最小, 流量最小, 同时由于图 1 所示的管屏结构
下降屏出口 汽温明显高于其两侧的汽温。 由于屏间 的流量偏差很小, 因此可知屏间的热负荷偏差较
大。 造成中间下降屏出口汽温偏高的原因与流化床 锅炉的气固两相流流型和屏式过热器的布置方式
出口集箱静压分布特点, 采用电站锅炉水动力计 算方法, 可以得到 4 片下降屏沿炉膛宽度方向的 流量分配偏差系数, 如图 2 所示。由图 2 可见, 管 屏流量沿炉膛宽度方向左右对称, 屏间流量偏差
图3 下降屏同屏管间流量偏差分布
根据屏间流量偏差系数和管间流量偏差系数 可以看出, 中间屏的最外侧 2 号管流量最小, 6 造 成该管出口汽温最高, 冷却条件最差, 最易于发生
超温爆管。由于屏间流量偏差程度远远小于同屏
2 屏式过热器超温原因分析
一般来说 受热面超温是由管屏内蒸汽流量 , 偏差 、 炉膛内热负荷偏差 、 受热面吸热量偏大或运 行方式不当引起的, 因此有必要从这几方面进行
摘 要: 通过对 45 6 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过热器 系统的流责分配、 / 热偏差和吸热量的详细计算分析, 发现蒸汽 侧同屏管问流爹偏差和烟气侧吸 热偏差是导致该型锅炉屏式过热器超温的主要原 因, 屏式过 热瑟整体吸 热 蚤偏大和减温水使用不当进一步加剧 了超温现象。根据超温原因, 在运行和结构改造方面提 出了防止屏式过 热器超温的技术措施。 关钮词 : 循环流化床锅炉; 屏式过热器 ; 超温; 流童偏差 中图分类号 : K 2. T 233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0397 (050-080 10-1120)404-3
高。
3 解决措施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号锅 3 炉屏式过热器外侧管超温的根本原因是蒸汽侧同 屏管间流量偏差和烟气侧吸热偏差过大, 屏式过 热器焙增过大和减温水使用不当加剧了超温情 况, 加之所用管材金属高温抗氧化性较差, 最终导 致外侧管出口部位超温爆管。 根据超温原因, 可以采取以下相应措施: () 1 在维持主汽温度的同时, 增大一级减温 水量, 尽量维持屏式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不超过 设计温度。 试验表明, 在大于 7% 负荷情况下将 0 一级减温水量增大到 2. h以后, 13 t / 可以将屏式 过热器的最高壁温控制在 50℃以下, 5 但是在锅 炉点火过程中和低负荷运行时屏式过热器的最高 壁温仍然高达 50℃。 7
分析 。
管间流量偏差, 因此蒸汽侧流量分配不均匀主要
是同屏管间流量偏差造成的。
22 烟气侧热负荷分布不均匀 .
在锅炉蒸发量为 30 9 th的工况下, 片下降 / 4
屏式过热器外侧管出口蒸汽温度如图 4 所示, 中间
21 蒸汽侧流里分配不均匀 .
根据屏式过热器的蒸汽流程, 屏式过热器整 体为具有 4 个并联回路的双进双出系统 , 根据进、
室前部, 左右对称。 屏式过热器分为4 片上升屏和 4 片下降屏, 每屏由2 根直径 5 m 壁厚 55 6 1 m、 . m m
的管子组成, 管材为 1C 1 V。过热蒸汽从屏式 2 rMo
过热器分配集箱两端引入, 分配进入 4 片上升屏, 经 过上升屏出口的中间集箱, 4 进入 个下降屏中间集 箱, 再从下降屏出口集箱汇入屏式过热器汇集集箱。 屏式过热器的布置如图 1 所示。 过热器系统采用两级减温水控制方式, 第一 级减温器布置在屏式过热器入 口端, 用来保护屏 式过热器; 第二级减温器布置在高温过热器入 口
原因, 2 号管最长, 第 6 沿程阻力系数最大, 因而进 一步降低了 该管的流量, 计算得到同屏各管的流量 偏差系数如图3 所示。由图3 可见, 同屏各管的管 间流量偏差系数从炉前到炉后方向是单调递减的,
第 2 号管流量最小, 6 流量偏差系数仅为 0 6 0 .7
橄 钱 翎 今 翻 瑞 应 枷
管排号
略。
23 屏式过热器吸热里偏大 .
表1 为锅炉蒸发量为 30 9 th的一种工况 , / 从表中可以看出屏式过热器的实际吸热量比设计 计算值要大 1 0, 2 在其入 口汽温与设计值相差不 o
大的情况下, 造成出口汽温平均值比设计值高 1 8
℃左右, 使屏式过热器整体超温。另外, 热偏差系
有关。 流化床锅炉炉膛内靠近四周水冷壁的物料浓
度较高, 传热较强, 中间核心部分气流中物料浓度
不大。 中间屏的流量偏小, 流量偏差系数为09, .8 边屏的流量较大, 流量偏差系数为 10, .2 1.6
暇 脚 翎 吸 衅 璐 画 哒
1.4
较稀, 传热较差[, [ 中间下降屏及与之相连的上升 i 7 屏为第 4518 ,,,号屏式过热器, 靠近水冷壁, 物G 451. P - M7 L
中间集箱
45 循环流化床锅炉。 6t / h 炉膛由 双面膜式水冷壁分
为左右对称的A, B两室。 过热器系统按照蒸汽流程 可以 分为顶棚及包墙过热器、 低温过热器、 屏式过热 器和高温过热器。8 片屏式过热器和 6 片屏式高温 再热器垂直锅炉前墙, 沿炉宽均匀间隔布置于燃烧
浓度较大, 传热较强, 同时屏与水冷壁之间的通道 宽度大于屏与屏之间的通道宽度, 使烟气流量较
大, 温度下降较慢, 烟温水平较高, 传热温差较大,
沪 、 哺 装 口 田 枷 军 众
580 570 560 50 64c 530
报挤温度 50 5' C
2屏 号 3 编
世 卜
哒
520 510 50
图2 下降屏屏间流量偏差沿炉膛宽度方向的分布
() 2 要彻底消除屏式过热器的超温现象,
改进其蒸汽引出方式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 。 即在下降屏 出 口集箱 的远端 加装分流管将蒸 汽直接引到屏式过热器的汇流集箱上 , 减小出 口集箱 的静 压力变 化 , 降低 下降屏 的流量偏 差 。加装分流管后的流量分布计算结果如图 5 所示, 加装分流 管 可使 同屏流量趋于均 匀 , 外 侧管的最小流量偏差系数 由 0 6 增大到 0 . 7 .
2屏 号 编
图 4 下降屏外侧管出口汽温沿炉膛宽度方向的分布
对于每个回路中的下降屏来说, 其进出口的连
接方式为倒“ " 第 2 号管的进 出口集箱静压 L 型, 6
华 北电 力技 术
NORTH CHI NA ELECTRI P C OW ER
No 4 2 0 . 0 5
造成与水冷壁相邻的下降屏吸热较多, 出口汽温偏
(. n o g et c w r sac Is tt, nS ad n 200 ,hn ; 1S ad n E cr P e R erh tueJ a ,h n o g 02C ia h l i o e ni i n 5 2S adn F r t Moi r g D s n tueJ a ,hnog 01 ,h a . nog e r h o s y n oi ad i Istt, nS adn 2 04C i ) t n n eg n i i n 5 n A s atT ru h tid cl i ad a s o f w s iui , dv t n d srt n bt c: o g d a e cl a o n a l i f d t b t n ha ei i a a opi r h e l a u t n n y s l i r o et a o n b o o o C B ir ehae ss m, i fu d t e- b f w v t n s a s e ha a- f b l spret yt i s n ta it t e d i i o t m ad t F oe u r e t o h n r u l e a o f o e i n e b d srt n i i o f e s e te i cue oeha n o te e spret , d opi dv t n l gs ae m n s o vret g h pnl e a ra te o e a o f a i r h a a u d f i f a u h e n h oea l g asrt n i i ad poe ue pa w t m d te ret g b m e vrl a e opi dv t n i rpr o sry e ae oeha n pol e n l b r o e ao n m s f a r h v i r e v w reI v w te ss a h i l aue peet ret g p t w r i te e i os. i o h cue, t nc m sr t rvn oehai i u fr ad h ppr n e f a e c a e o v n s o n a n t m o o eai ad utr rn vt n e s prt n s c e oai . r f o n t u e r o K y rsC B irpnl ehae;vret g f w v t n e w d :F b l ;ae spretroehai ;o d i i o oe u n l e 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