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造型设计
艺术0901 熊颖0912060129 影片中人物的穿着和服饰统称服装,是影片中角色造型的重要手段,是人物造型必不可少的元素。
服装直接体现人物的身份﹑年龄﹑职业﹑习惯﹑情趣等特色。
显示出剧中特定的民族风貌﹑地域特色和时代感。
服装为塑造人物而设计,为体现剧本主题而制作,直接为戏服务。
在戏剧效果上服装的模式为刻画人物而服务,其色彩与环境色调﹑气氛和谐统一,达到剧情要求的整体艺术效果。
德国著名电影美术师盖哈尔特赫尔维克所认为的,服装和化妆在银幕上是作为角色出现的,因为“表演”是“画面的元素”,在“表演”这个概念中我们想包括:作为表演艺术的体现者的演员本人,再加上作为被扮演人物的直接组成部分的脸谱和服装。
由此可以看出,服装作为银幕画面的构成元素,其丰富的含义和艺术价值不仅仅表现在服装的造型美感上,而更为重要的服装已经成为了银幕剧作因素,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1)服装与人物性格的融合,为戏剧的展开提供前提
服装的作用不仅仅是单纯的给人物造型包裹上一层程式化的外表,而且是塑造典型形象、性格特征面貌等重要手段之一。
成功的服装设计不但可以增加形象的视觉吸引力和感染力,甚至可以弥补造型形象的阶级因素和社会因素,恰是人物不同属性的直接体现者。
二者的融合既能体现人物外在的表征内容,又能透射出人物内在的心灵情感,例如在银幕上出现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飞行员身穿的黑色皮夹克装,不但
是一种保护服装,而且是一种勇敢的象征。
另外,对于那些用语言无法表达,用环境无法刻画的情节,运用服装造型不仅可以交待清楚剧情,而且可以深化人物心态,用以感染观众揭示主题。
(2)服装成为银幕画面的“人物要素”,构成和影响画面语言
自然主义的运用服装绝不会成为银幕画面的人物要素。
服装要成为人物要素,必须同剧情发展中的人物心态变化有机结合,形成着装的系列和服装造型节奏,才能形成造型语言。
例如,在很多影片中当人物处于悲伤心情或事业低谷时,其所穿服装的类型是与其心理状态所吻合的。
(3)服装色彩能融汇人物与观者的共同情感,使之产生共鸣
色彩本身自有的涵义和力量,与服装款式饰物的融合,从本质上刻画了人物,使之化为人物的“情语”,在被观者体验感知后,又丰富并发展了“情语”的深层意义。
例如在影片《雷雨》中,女主人公的人物服装就是突出运用了色彩的语言(紫色)来塑造和渲染人物的命运。
表现人物内心情感和心理活动的变化。
(4)运用服装造型是影片获得浑厚的背景
一部影片的成败与其整个背景(包括环境和人物)
的历史感是轻飘还是浑厚紧密相关。
对于影片中的群众场面或宏伟场景中的人物,吴鸾是色彩处理或者是服装质感都直观的影响着观众的视觉,人们都会留下印象,凡处理好的影片,运用服装造型就是使影片背景处理的又厚重又丰富,不仅仅强化了影片的历史感,而且更真实可信。
(5)通过服装造型,强化影片的时代感、时代特征
影视片的时代印记和特征不仅要从环境背景中看出,也要从句中人物上
看出。
这是非常重要的。
服装设计要符合句中人物的星光、身份和时代特征。
在服装设计中要巧妙的抓造型特征,自然的为戏剧服务。
例如,通过人物服装上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胸章就可以联想到解放战争的年代。
人物服装设计的主要原则可以总结如下:
1.要有动态的设计创作思维
电影的时空转换与变化,人物一刻不停的运动。
人物之间,人物与背景之间时而和谐、时而对比的演进,使服装在荧幕造型的世界里处于不间断的变动状态。
2. 人物个性特征是服装设计创作的首要依据
人物的个性特征,表层的内容是人物的年龄、身份、职业。
、时代特征、阶级属性等。
深层的内容是人物的思想、情感、气质、修养、心理、心灵等方面。
最重要的是是服装与人物的内心世界结合,与人物潜意识结合,使服装具有强化人物,点示主题的功能。
3.人物服装要有民族、宗教和地域等文化的典型特征
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和地域文化是人类服装文化的母体。
电影人物服装的文化信息来自于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母体中,加之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又具有极为丰富的意涵和内涵。
因此,电影人物的服装文化也成为刻画人物,创造银幕艺术形象的重要媒体之一
本文所要分析比较的两部动画影片《棋魂》与《围棋少年》均为写实风格。
一下选取几个实例对这两部影片的服装造型设计作一个分析比较。
如图,两幅照片均出自于《棋魂》,图一中表现的是佐为的灵魂出现的场景。
我们可以看到佐为的服装为日本战国时代的宽大长袍,颜色主要为白色。
有一种庄严、素雅的感觉。
一块白布将佐为的头部遮去一半,犹如琵琶半遮面,显示出神秘的气氛。
另外,整个服装的线条轻盈舒展,再加上雪花与适当的光晕的配合,使得整个画面显得空灵且神圣。
图二中时一个多人物的场景。
前景人物和背景人物界限分明,不会混淆。
画面中的每一个人物通过其所穿服饰,都可以清楚的辨识其年龄、身份。
并且每个人物的表情各不相同。
在加上服装颜色的搭配,是的整个画面先的杂而不乱。
图3图4出自《围棋少年》,图3中大胡子的是剧中的一个主要配角——妖刀王。
这一人物性格豪爽。
乐于助人,武功高强。
画面中的人物服装设计相对简单,但凭借其头上的一顶武士帽,使观众感受到此人的豪爽性格,就这一点说,这一服装设计是成功的。
图4是一个群体场景,应该说,人物的服装设计较为简单,两位男主人公的服装除了颜色有区别以外,其他完全一致,主人公的服装更多为写
实风格,从其身上的服装上我们很难推断出他的性格特征、内心状态等因素。
并且,人物的服装设计普遍缺少细节,这与图1图2中的人物服装形成鲜明对比。
以上是对两部影片中人物的服装的几个实例对比。
应该说,国产动画片《围棋少年》与《棋魂》相比,在人物服装的设计上更欠缺细节,因而人物的服装显得不够生动,在表现人物性格、情感上的作用有限。
更多的遵守自然风格,在服装的款式、色彩、线条处理上不敢根据人物性格或情绪转台进行适当的夸张。
动画造型艺术应该是不断推陈出新的视觉艺术,因为他的想象空间和创作空间要大于其他的艺术表现形式,服装造型就是一个可以充分利用的绝好元素。
动画片是一门综合艺术,是电影艺术之一。
它由诸多因素构成。
用服装的外部特征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表现人物的阵营、身份、年龄、性别、性格。
从《围棋少年》中可以看出在服装的风格化处理上,显得相当不够。
风格化处理就是改变我们所认识的生活中的服装式样、色彩质料的形式,摆脱生活服装原型对设计者的束缚,抛弃某些定式的外表特征,利用形象本身的某些表现特征去夸张、变异或概括。
从不同的角度、全新的构思、读到的理解去把握服装的本质。
使形象的外表形式与内在特征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在运动表现中更加自由,丰富多彩,富有寓意,也更具审美价值。
当然,也要防止走上阶段,不顾影片的基本风格,为新奇而新奇,忽略整个作品的表现主题和艺术风格的统一,这是绝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