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诚信营销

诚信营销

论我国企业诚信营销1绪论1.1诚信营销的内涵和价值1.1.1诚信营销的内涵诚信是我国传统道德中最重要的规范之一,是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处理各种关系的基本准则。

诚信的基本内涵包括“诚”和“信”两个方面,“诚”主要是讲诚实、诚恳;“信”主要是指信任、讲信用。

诚信要求企业在市场经济的一切活动中要遵纪守法、诚实守信、诚恳待人,以信取人,对他人给予信任。

国家将2002年定为诚信年,更体现了国家重视诚信,讲究道德水准,把诚信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诚信营销就是指企业将诚信原则贯彻到营销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坚持诚信理念,在整个营销过程中顾及社会、企业、消费者以及内部员工的利益,诚实守信,注重长远。

诚信营销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企业和消费者应始终坚持信息对称原则,保证营销活动的公开、公平和公正,没有欺诈等行为的发生;二是企业营销行为应遵守国家法规,符合社会道德规范,不能违背社会公德等。

1.1.2企业实施诚信营销的价值美国学者福山曾预言,21世纪是信誉的世纪,哪个国家的信誉度最高,哪个国家就会赢得更广阔的市场,企业更是如此。

因此,企业开展诚信营销具有重大的营销价值。

首先,企业开展诚信营销可以提高顾客满意度,培育忠诚顾客。

营销目标不再局限于选择市场营销适销对路的产品,而更注重于维护消费者的利益,搞好服务,提高顾客满意度,从而培育忠诚的顾客。

在这个过程中,诚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研究表明:一个满意的顾客会将满意的信息传递给5~8个顾客,而将不满意的信息传递给11个以上的顾客。

在当前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空间,随着消费者越来越理性、成熟,加上家庭收入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选择信誉好的经营者及产品必将成为一种趋势。

因此,讲诚信的企业必将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培育出一大批忠诚的顾客。

其次,企业开展诚信营销同时又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

诚信是营销的前提和基本原则,确立诚信原则是实现营销目标的要求。

事实上,企业在营销的过程中除了介绍产品的品质外,只有让每一位顾客都感受到他们的诚信,顾客才会对他们的营销与产品本身产生信赖。

企业一旦用诚信吸引了这一部分消费者,他们就会间接成为企业的义务推销员,从而使产品具有了口碑效应,提高产品的美誉度,提高了市场的销量。

企业的诚信培养了顾客的忠诚度,忠诚的顾客会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

根据20/80的原则,企业80%的利润是来自于20%的忠诚顾客的购买量。

无数事实证明,以诚信去聚集财富,财源会越开拓越广阔,违背诚信赚钱,最终将使财源枯竭。

再者,企业开展诚信营销必将会提升企业竞争力。

西方将信用管理称之为“最能使企业产生直接效益的管理措施”。

俗话说“诚招天下客、誉从信中来”、“有诚才有信、有信才有客”,可见诚信是塑造企业形象和赢得企业信誉、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基石。

诚信作为企业立足与发展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价值资源,不仅能提高顾客的满意度,而且能使企业赢得长久不衰的市场认同、品牌价值以及丰厚的利润,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让诚信成为竞争力,就要让诚信无处不在。

一是企业讲诚信,无论是对社会、对经销商和供应商、对银行、对税务部门,还是对企业员工,都必须讲诚信;二是企业中每一位个体都要讲诚信,领导与员工间,上级与下级间,员工与员工间,都必须讲诚信,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的诚信形象。

1.2企业实施诚信营销的意义1987年8月8日杭州武林广场——5000多双以各地查获的产自温州的劣质皮鞋被付之一拒。

这给温州鞋业带去了致命的打击。

但正是这一烧鞋事件,刺激了温商对质量的关注。

指引温州鞋业向健康方向发展。

1993年10月,温州提出“第二次创业”,率先在全国喊出了“质量立市”的口号。

1994年10月,中国第一个由政府制订的质量立市法规《温州质量立市实施办法》在温州颁布。

2000年,温州区域性、行业性的产品质量问题全部“摘帽”。

而浙江民企也由此开始了品质和品牌之旅,如今已成为中国的品牌大省,目前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39件。

无数企业兴衰成败的事实证明:不讲诚信的企业注定是短命的,而那些能够始终保持活力的“长寿”型企业,必然有着卓越的诚信企业文化,个人如此、企业如此、社会亦是如此。

2我国在诚信营销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诚信缺失的原因2.1我国在诚信营销方面存在的问题1、炮制虚假概念,蛊惑消费者在一些高科技行业,由于竞争的白热化和消费者缺乏足够的技术常识,制造概念成为他们重要的竞争手段。

对企业而言,一个新的概念似乎就代表了技术的领先和产品的独特,但其中的很多往往是虚假和错误的概念,例如前些年出现的所谓“健康空调”、“数字电视”、“防尘DVD”、“省电冰箱”玩的都是一些概念,一方面有些概念根本就不成熟就急于抛向市场,另外一方面有些技术缺乏相关技术部门的鉴定,并不能带给消费者实际的利益。

2、偷换概念,制造假象在商业领域,竞争的加剧导致商家进入“促销战”的怪圈,商场说:“不搞促销等死,搞促销找死”。

但如今的商家越来越精明,在很多诱惑巨大的促销背后却是一个接一个的陷阱,消费者按照商家事先设定好的规则辛苦地购物,最终却发现商家承诺的那些优惠在某种程度上不过是一种文字游戏而已。

那些所谓的“买100送100”之类的促销概念往往被偷换掉,消费者不仅没有买到自己需要的商品,也得不到实际的折扣。

3、偷工减料,欺骗消费者传统行业里的企业由于缺少技术上的竞争,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往往在原材料上动手脚,小企业、小作坊盛行模仿和造假,一些大企业却擅长偷工减料,从而降低成本。

对于那些食品、饮料产品不出现问题也许还属侥幸,一旦质量问题被曝光,企业将面临生死抉择,前些年的“冠生园事件”、“三株事件”已经为企业敲响了警钟:拿消费者的生命开玩笑,企业将付出血的代价。

4、虚假承诺,不实宣传广告是企业与消费者沟通的桥梁,但由于广告内容与事实不符、夸大宣传等问题导致的消费者投诉现象却日益增多。

保健品广告中的虚假承诺,房地产广告中的不实宣传,服务业广告中的夸大其辞让消费者有被欺骗的感觉,于是当广告中宣传的内容与实际出现较大偏差时,消费者就会对企业产生不信赖,企业的信誉将受到损失。

2.2我国企业诚信营销缺失的原因中国改革开放的时间不长,国人对市场营销理论的理解和运用十分浅显,中国企业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也对市场营销观念的渗入和市场营销理念的建立起了直接的阻碍作用,经营观念滞后,营销理念不明的情况还普遍存在。

当前中国企业领导者有了一定的市场营销概念,但在企业的经营运作过程中,他们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并取得成效的比率却不高。

企业的库存过高、丢失市场、竞争力低下、低水平运作的情况仍较多地存在。

可以说,在买方市场上,在竞争愈来愈激烈的状态下,在消费者愈来愈成熟的过程中,中国的企业开拓市场、把握市场的能力还远远落后于形势的发展需要。

企业也为找不到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灵丹妙药而苦恼,为该如何把市场营销的理论应用于企业的经营实践,解决企业的问题而困惑。

可见,我国的市场营销发展状况不容乐观。

我国的企业从改革开放以来,经历着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转变,更将面临着与国际上的跨国大企业的正面交锋。

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中,中国的企业从没有竞争、没有市场观念到进入完全的国际竞争局面中,很多人的思想观念都没有跟上来。

受昔日浓厚的小农经济意识的影响,大部分企业仍然没有把营销工作提升到战略的高度。

虽然他们都在想方设法搞好企业的经营活动、扩大企业的市场,但是,单纯追求广告的投入、宣传手法低劣、竞争手段单一、品牌意识淡薄、短期行为等问题依然普遍存在于企业中。

落后的经营观念极大地阻碍了企业的竞争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并使企业经营活动不适应市场竞争规律,企业缺乏参与国际市场营销活动的能力。

受滞后的经营观念影响,企业的经营手段、方法、措施也就较为落后。

其中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是,中国企业对市场调查研究的重视程度不够,且投入严重不足。

企业不了解市场,谈“生产面向消费”、接近市场、把握市场也就是一句空话。

企业不接近市场、把握市场,对市场仅有一些模糊的认识,就会导致企业对市场需求量、需求品种的估计不足,甚至估计错误。

有些企业在初战告捷或初有成就后,还没来得及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就马上拿出一个宏伟的发展规划,受目前成就的影响,往上高估了企业潜量和市场潜量。

这样的规划缺乏客观基础,也很容易使企业掉进盲目扩张的陷阱。

这是许多企业在拥有了短暂的辉煌之后,很快便消声逸迹的原因所在。

企业的品牌意识不强。

品牌的内涵非常广泛,它确立的是企业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

品牌除了包含有产品质量因素外,企业的服务素质、对消费者承诺的兑现情况、消费者的满意程度等因素也包括其中。

它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思想和经营观念。

因此,塑造品牌不是单纯依靠形象广告,且品牌的树立要经历一个也许是漫长的积累过程。

企业树品牌必须要有一个战略的思想和计划,要摒弃短期行为,脚踏实地地为消费者服务。

形象广告是一种辅助的手段,企业行为只有与形象广告相符才会产生强化作用。

现在企业的问题是,要么对品牌形象不重视,要么对品牌的理解仍然停留在“实施品牌策略就是增加广告投入”上,我们有些企业很善于利用媒体,在短时间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但舆论造势不以过硬的产品质量和言行一致的服务态度为基础,这只会是一种泡沫,这严重违背了诚信的原则。

光会造势,忽视了产品的结构调整,忽视了实事求是的行为准则,忽视了企业的长远发展,最终只会导致失败。

我们身边太多这样的例子了。

市场营销人员素质较低。

中国的市场营销工作人员素质普遍没有达到要求,特别是生产性企业的销售队伍素质偏低。

他们对营销工作的理解较多地停留在“营销等于销售(推销)”的层面,营销管理工作落后,缺乏有效的营销网络,营销策划工作就算有,水平也较低,等等。

最突出的问题还是营销人员的诚信问题,“只要将产品卖给客户就算营销成功了,以后天塌下来也不关我的事”,这样的营销理念只会使企业走向衰退。

只要诚信营销观念在企业中的地位没有真正确立,企业就不能取得长足发展。

3企业如何实施诚信营销3.1诚信营销在4P策略中的实施3.1.1产品策略中的诚信营销产品是企业营销活动的基础。

没有产品,就没有营销。

从产品的广义角度看,产品包括有形的实体和无形的服务,而产品的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因此要求产品的性能、寿命、安全等指数都符合国家技术标准或行业标准。

产品质量诚信是企业合法参与市场竞争、树立企业和产品形象的基本要求。

国内一些先进企业已经通过了ISO9000、ISO14000及SA8000系列的质量认证,有的甚至拿到了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国的认证,这些认证有效地保证了产品的合格性。

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那就要求企业注重提高产品的质量,视质量为的第一生命。

产品的功能、使用周期、安全指数,其中每一项指标都要达标,高利润需要高质量的产品予以保障,否则昙花一现的历史又将上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