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航空航天学院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代码:080903 )(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一、培养目标:在本学科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学科的发展方向及学术动态,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独立从事科研工作和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二、学制:年三、主要研究方向:1.微小卫星与卫星通信2.卫星姿态测量和控制技术3. 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与传感器4. 微光学陀螺5. 光纤传感技术6. 传感器数字信号处理四、课程学习要求最低总学分24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程5学分,公共素质类课程1学分,本专业课程不少于12学分(其中专业学位课不少于10学分),其余可选修跨专业课程或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程。
五、培养环节要求1.读书报告:在学期间做读书报告4次,其中至少公开在学科或学院学术论坛做读书报告1次。
读书报告计2学分。
2. 开题报告:硕士研究生应填写规定格式的开题报告,就论文选题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等作出论证,经导师(组)审定通过后,开始撰写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应在第二学年冬学期结束前完成。
3. 科研成果:参照《关于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的规定》4. 论文答辩:学位论文答辩一般在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第学年末进行。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可不填)参加军工、国防等涉密项目的研究生培养要求按学校有关涉密文件中的规定办理。
备注:1、最低毕业学分26学分,其中读书报告2学分,课程学分24学分。
2、课程学分中,公共学位课程5学分,公共素质类课程1学分,本专业课程不少于12学分(其中专业学位课不少于10学分),其余可选修跨专业课程或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程。
课程设置注:1、新增或调整的课程,其编号由学院研究生科统一编写;原方案课程请使用原有编号;公共课由研究生院统一编号。
2、上课学期用季节名称请填写,如“春”、“春夏”(表示连续)、“春或夏”(表示选择);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航空航天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代码: 085208 )(一级学科:)一、培养目标:在本学科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学科的发展方向及学术动态,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独立从事科研工作和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二、学制:年三、主要研究方向:1.微小卫星与卫星通信2.卫星姿态测量和控制技术3. 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与传感器4. 微光学陀螺5. 光纤传感技术6. 传感器数字信号处理四、课程学习要求最低总学分24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程5学分,公共素质类课程1学分,本专业课程不少于12学分(其中专业学位课不少于10学分),其余可选修跨专业课程或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程。
五、培养环节要求1.专业实践要求:在学期间保证半年实践教学,参与具体的实际项目工作,并撰写实践总结报告。
2.读书报告:在学期间做读书报告4次,其中至少公开在学科或学院学术论坛做读书报告1次。
读书报告计2学分。
3. 开题报告: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
开题报告要求对论文选题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等作出论证,经导师(组)审定通过后,开始撰写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应在第二学年冬学期结束前完成。
4. 科研成果:参照《关于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的规定》5. 论文答辩:学位论文答辩一般在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第学年末进行。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可不填)参加军工、国防等涉密项目的研究生培养要求按学校有关涉密文件中的规定办理。
备注:1、最低毕业学分26学分,其中读书报告2学分,课程学分24学分。
2、课程学分中,公共学位课程5学分,公共素质类课程1学分,本专业课程不少于12学分(其中专业学位课不少于10学分),其余可选修跨专业课程或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程。
课程设置注:1、新增或调整的课程,其编号由学院研究生科统一编写;原方案课程请使用原有编号;公共课由研究生院统一编号。
2、上课学期用季节名称请填写,如“春”、“春夏”(表示连续)、“春或夏”(表示选择);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航空航天学院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代码:080903 )(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一、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技术基本理论和系统专门知识,深入了解本学科有关研究领域国内外的学术现状和发展方向;培养严谨求实和团结合作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科研道德,具备独立主持和组织科学工作的能力,在本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进行专业阅读和论文写作,具备较强的听说及交流能力;能胜任本专业或相邻专业的教学、研究、工程、开发及管理工作。
二、学制:年三、主要研究方向:1.微小卫星与卫星通信2.卫星姿态测量和控制技术3. 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与传感器4. 微光学陀螺5. 光纤传感技术6. 传感器数字信号处理四、课程学习要求最低毕业学分12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程4学分,本专业课程不少于3学分(其中专业学位课不少于2学分),其余可选修跨专业课程或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程。
五、培养环节要求1.读书报告:在学期间做读书报告6次,其中至少公开在学科或学院的学术论坛做读书报告1-2次。
读书报告计2学分。
2. 开题报告:博士研究生应填写规定格式的开题报告,就论文选题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等作出论证,经导师(组)审定通过后,开始撰写学位论文。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应在第二学年夏季学期结束前完成。
3.中期考核一般应修完全部课程学分。
4. 科研成果:参照《关于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的规定》。
5. 论文答辩:学位论文答辩一般在博士研究生入学后第学年末进行。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可不填)参加军工、国防等涉密项目的研究生培养要求按学校有关涉密文件中的规定办理。
备注:1、最低毕业学分14学分,其中读书报告2学分,课程学分12学分。
2、课程学分中,公共学位课4学分,本专业课程不少于3学分(其中专业学位课不少于2学分),其余可选修跨专业课程或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程。
3、专业课程中,两门博士生专业英语必选一门。
课程设置注:1、新增或调整的课程,其编号由学院研究生科统一编写;原方案课程请使用原有编号;公共课由研究生院统一编号。
2、上课学期用季节名称请填写,如“春”、“春夏”(表示连续)、“春或夏”(表示选择);注:1、课程设置要体现方案对课程学习要求,使研究生明确选课数量和类别;2、新增或调整的课程,其编号由学院研究生科统一编写;原方案课程请使用原有编号;公共课由研究生院统一编号。
3、上课学期用季节名称请填写,如“春”、“春夏”(表示连续)、“春或夏”(表示选择);浙江大学直接攻博研究生培养方案航空航天学院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代码:080903 )(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一、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技术基本理论和系统专门知识,深入了解本学科有关研究领域国内外的学术现状和发展方向;培养严谨求实和团结合作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科研道德,具备独立主持和组织科学工作的能力,在本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进行专业阅读和论文写作,具备较强的听说及交流能力;能胜任本专业或相邻专业的教学、研究、工程、开发及管理工作。
二、学制:年三、主要研究方向:1.微小卫星与卫星通信2.卫星姿态测量和控制技术3. 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与传感器4. 微光学陀螺5. 光纤传感技术6. 传感器数字信号处理四、课程学习要求最低总学分34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程7学分,公共素质类课程1学分,本专业课程不少于19学分(其中专业学位课不少于12学分),其余可选修跨专业课程或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程。
五、培养环节要求1.读书报告:在学期间做读书报告10次,其中至少公开在学科或学院的学术论坛做读书报告4次。
读书报告计4学分.2. 开题报告:博士研究生应填写规定格式的开题报告,就论文选题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等作出论证,经导师(组)审定通过后,开始撰写学位论文。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应在第三学年完成。
3.中期考核一般应修完全部课程学分。
4. 科研成果:参照《关于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的规定》。
5. 论文答辩:学位论文答辩一般在博士研究生入学后第学年末进行。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可不填)参加军工、国防等涉密项目的研究生培养要求按学校有关涉密文件中的规定办理。
备注:1、最低毕业学分38学分,其中读书报告4学分,课程学分34学分。
2、课程学分中,公共学位课7学分,公共素质类课1学分,本专业课程不少于19学分(其中专业学位课不少于12学分),其余可选修跨专业课程或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程。
3、专业课程中,两门博士生专业英语必选一门。
课程设置注:1、新增或调整的课程,其编号由学院研究生科统一编写;原方案课程请使用原有编号;公共课由研究生院统一编号。
2、上课学期用季节名称请填写,如“春”、“春夏”(表示连续)、“春或夏”(表示选择);注:1、课程设置要体现方案对课程学习要求,使研究生明确选课数量和类别;2、新增或调整的课程,其编号由学院研究生科统一编写;原方案课程请使用原有编号;公共课由研究生院统一编号。
3、上课学期用季节名称请填写,如“春”、“春夏”(表示连续)、“春或夏”(表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