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医学影像-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影像诊断
医学影像-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影像诊断
y既往的一些关于肺泡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形态 学上,国内文献以蔡祖龙的报道病例数最多。
蔡祖龙报道一组63例
z 除具有一般肺癌的CT征象(分叶、毛刺、血管集束、胸膜 凹陷等)外,提出以下几个特点:
y⑴病变位于肺野外周或胸膜下; y⑵形态不规则可呈星状或斑片状; y⑶空泡征(假腔)出现率高,BAC的空泡征约占52.38%; y⑷细支气管充气征发生率也较高,约占33.3%; y⑸蜂窝征:由多个小泡集聚成蜂窝状,其大小比较一致,有时小
y蜂房征:病变区内密度不均,呈蜂房状气腔,大小不一,为 圆形与卵圆形的低密度影(接近空气);其病理基础是癌细胞沿 着肺泡细支气管壁生长,但不破坏其基本结构,而使其不规 则增厚,故肺泡腔不同程度存在;此征与支气管充气征同时 存在时,有定性意义。
IPF honeycombing
y支气管充气征:与一般 急性炎性病变不同,其 特点是支气管壁不规则, 凹凸不平,普遍性狭窄; 支气管呈僵硬,扭曲; 主要是较大的支气管显 影,较小的支气管多不 能显示,呈枯树枝状; 此与肺炎的空气支气管 造影征表现不同。
z 可有两种情况:
(1) 多数大小结节或斑片影弥漫分布于两肺,平片上见双 肺弥漫分布粟粒状与结节状致密影,大小不等或相等, 分布不均,不对称,以两中下肺野为著,部分边缘清 楚,部分较模糊,可融合成片状影,也有的表现为网 状纹理增多。CT上表现为一个肺叶,或一侧肺或两肺 散在分布的结节状影,结节大小不等或相等,分布不 均或同一肺叶内相对均匀,每个结节形态与孤立型BAC 相仿。
光镜下分类2
zmucinous占80%,柱状粘液细胞起源,更 趋多中心,预后更差,生成copious mucus 造成bronchorrhea;
znonmucinous占20%,clara cell 或type 2 pneumonocyte起源,更局限更单发。50% 见lamellate psammoma body形式的钙化
泡很微细,病变呈现细网格状改变; y⑹磨玻璃密度; y⑺胸膜凹陷征出现率高,占85.91%; y⑻个别病例病变可显示颗粒状高密度与低密度相同间,呈桑椹状
样改变。
解释
z 所谓空泡征是指结节内小灶性透光区,其直径<5mm, 籍此与肺癌空洞区别,有时含气腔隙不规则,呈宽窄不等 的条状与囊状。BAC空泡征的病理基础为①未被肿瘤组织 占据的含气肺组织;②未闭合的或扩张的小支气管;③乳 头状癌结构间的含气腔隙(此见于乳头状型);④沿肺泡间 隔生长的癌组织未封闭的肺泡腔及融解、破坏与扩大的肺 泡腔;有时空泡内因有粘液,脱落的肿瘤细胞成分的存在, 可使其CT值增高,近似水样密度。
看法3
y病灶基本形态具有多样性,有相当部 分呈现多结节征,不少有典型棘状突 起,这些征象出现得多,提示肺泡癌 的机会增加。
看法4
y磨玻璃密度也是伏壁式生长的特征之一, 单独表现时,有作者认为系细支气管肺泡癌 的早期征象,但较少见;较多时候出现在实 性病灶的边缘,对肺癌的诊断作用不大,更 多的是用作肺腺癌的分型诊断。一些 CT- 病理对照显示病变的磨玻璃密度区域为非粘 液性的BAC,而实变区域为粘液性的肺泡癌。
z 所谓磨玻璃密度指整个瘤结节或结节之部分区域密度较淡 呈模糊的磨玻璃状,它不掩盖肺血管纹理,病灶境界仍较 清晰。其病理基础是肿瘤细胞沿肺泡间隔生长,肺泡壁增 厚,但肺泡腔未闭塞,内可有少量粘液或脱落的肿瘤细胞。
我们的一组病例
z30例:周围型,距胸膜最小经2cm以内为
21例,分叶征18,细短毛刺24,PI 25,空 泡征或细支充气征21,强化征22/22,多结 节征13,磨玻璃征4,棘状突起6
z 孤立型BAC中,多数病人无自觉症状,于体检时发现, 少数病人可有咳嗽、咯痰、胸痛等一般呼吸道症状,个
别病例可有血丝痰。我们的一组26例中,仅8例痰血、1 例脑转移
z 弥漫型BAC中,多数病人症状较重,主要有咳嗽、咯痰、 为白色粘液痰, 量多,还可有血痰、胸闷、气短、胸
疼、消瘦、杵状指等。一般不发热,当合并感染时可发
z 其次是进一步的分型,部分BAC常有 一些较为特征性的CT征像,病灶大多 位于外周或胸膜下,呈多结节或小片
②多发结节型,少见,表现为广泛的细小结节,中下肺野为 主,结节大小相似,少数不等或有个别较大结节即母结节, 结节内可有空泡或钙化,结节之间仍可见正常肺组织,是 弥漫型的过渡;
③弥漫型,癌组织常累及数叶或双肺,部分呈肺炎样故称肺 炎样型,呈一个或多个叶、段的实变,常合并多叶段的小 斑片影或腺泡样结节,并常可见支气管气相和空泡征后两 型也常合并称弥漫型。预后极差,已失去手术机会。
光镜下分类1
z 根据组织结构及细胞形态的不同可分四型: z ①肺泡细胞型,癌细胞分化较好,柱状,沿原肺泡壁生长,
形成与正常组织相似的肺泡样结构,不侵及间质; z ②乳头状型:基本上仍保持肺结构,但突出的特点是形成
许多大小稍不等的乳头伸入肺泡腔内,有的乳头尚未分支, 有纤细的纤维血管间质形成轴心,以上两型,PAS及奥辛 兰染色,癌细胞均阴性; z ③粘液细胞型,肺泡壁上被覆的癌细胞为高柱状粘液细胞, 也可只有少数癌细胞散布于肺泡壁上,粘液除见于细胞内 外,还往往充满肺泡腔内; z ④混合型,以上三型的混合。 z 关键征像为:背景肺结构保持完整
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影像学
Imageology of Brochioloalveolar Lung
Carcinoma (BAC)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影像科 李惠民
概念
肺癌(大概念)
支气管肺癌:源自支气管 肺泡癌: 源自肺泡
z 细支气管肺泡癌有着不同于其它腺癌的组织 发生及形态学特点,具有不同的起源和表现,
BAC伏壁式生长方式所造成。 y李铁一的描述:蜂窝在CT上表现为集合的小囊腔,病
理上囊腔壁为折叠的肺泡壁及肺泡管壁,可见腺样化
生及鳞状化生,有时囊腔壁表面可见纤毛柱状上皮细
胞,呈细支气管扩张状态。显然,这与BAC中的表现是 不一样的,因而,能否称为蜂窝征尚有可商榷之处。
弥漫型
热。bronchorrhea少见且晚约5%,认为特征。
X
线
影
像
(包括平片、CT)
z细支气管肺泡癌的X线表现已有不少文 献报道,大致可将它分为二种类型:
y孤立病灶型
y弥漫型
技术
z 普通平片对较淡的病灶显示较好,高千伏片 对一些隐蔽部位的病灶显示较好,但可遗漏 密度较淡的病灶;CR多种处理尤其是能量减 影有利于病灶的显示;
预后也不一样,尽管从分类上WHO仍然将 其归属于腺癌
概述
z 近年来研究资料表明,BAC的发生率明显上升 z Barsky等统计1955~1990年1527例肺癌的构成比变化:
y鳞癌从56.1%(55~60年)下降至22.2%(86~90年); y腺癌(包括BAC)从14.6 %上升至46.5%,大大超过鳞
看法5
y⑤许多作者提及蜂窝征,而这种蜂窝征其实与间质性 肺病变中的蜂窝 (honeycombing)改变不一样,后者有 明显的肺结构破坏、变形,本质上是肺结构的毁损,
局部肺组织丧失功能,而BAC中的蜂窝征主要是一种 肺实质(肺泡)部分性充填、残存肺泡和细支气管血管共 同形成的网格样结构,其背景肺结构并无破坏,这是
癌; 4BAC从5%(55~60 年)迅速上升至24%(85~90年); y非BAC肺腺癌无变化,表明肺腺癌的上升主要是BAC发
生率增长所致 z 这与Auerbah(美国1991年)和Ikeda(日本1991年)的研究结
果大致相同
病理
z伏壁式生长(lepidic)特征:
y肿瘤细胞沿肺泡壁生长,肺结构无破坏, 肿瘤分泌的粘液充满肺泡,常可见支气 管充气征和空泡征,空泡是肿瘤组织中 残留的正常或气肿的肺组织、坏死组织 及扩张的细支气管。
z文献上的类型和特点:5个特征性CT征 象--蜂房征、支气管充气征、磨玻璃征、
肺段实变与血管造影征、两肺弥漫分布的斑 片状与结节状影
z结合我们一组的类型和特点
z 典型叶段分布的多结节影 z 两肺弥漫分布的斑片状与结节状影。个别病例,结节内有空洞或
囊性改变,推测其成因可能是由结节中央坏死所致,更有可能是 与终未细支气管的活瓣阻塞有关。
goblet cell; ④混合型:上述各型细胞生长方式(以伏壁式生长为主, 又可有堆积式生长)和混合性的组织学特性(多种 细胞类型混合存在),因此,BAC有多种临床表现 和X线表现。
z BAC多见于非吸烟人群,男女发病率相近但女性 似更多见,发病年龄低于非BAC的腺癌患者,临 床半数无症状。危险因素有局灶肺纤维化(结核疤、 肺梗死)、弥漫纤维化疾病如硬皮病、原有的类脂 肺炎等。
大体分型
①孤立病灶型,结节或片状,规则或不规则,大多在肺的外 周部,位于胸膜下,大小常相差较大,直径0.7~4.5cm, 由于具有较强的促结缔组织增生的作用,故多呈分叶状, 伴有胸膜凹陷征,密度不均匀;大多系非粘液分泌型,痰 细胞学检查多为阴性,纤支镜也常难以奏效,即使PET也 有50%的阴性率;
细胞来源分类
z BAC起源于细支气管和肺泡上皮,是一种异 源性肿瘤,电镜下可见其有四种来源类型: ①大多数病例起源于终未细支气管纤毛上皮的
Clara细胞,ciliated cell, 甚至stem cell; ②少数来自于Ⅱ型肺泡上皮细胞; ③细支气管化生的粘液上皮细胞mucus-secreting
z 肺段实变与血管造影征:增强扫描前可见病变以肺叶或肺段分布, 呈楔形的实变,病变尖端指向肺门,外围与胸膜相连;密度均匀 一致,边缘平直,亦可稍外凸,无支气管充气征;增强后可见均 匀一致的低密度区内树枝状血管增强影,类似炎症性肺实变。
此与孤立病灶型 BAC中的蜂窝征 含义一致,虽然 字面上略有改动, 恐难脱与间质性 肺疾病中的蜂窝 肺一致之嫌疑。
(2) 病变呈多个肺段或肺叶的炎症样实变,实变区密度多 数偏高,体积部分膨大或缩小,叶间裂平直呈弧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