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派民居特点
平面布局
平面布局
天井:天井是徽州民居中最 基本的建筑格式,几乎每一 幢宅居都设有天井。徽派建 筑中的天井不仅具有明显的 园林化特色, 还有生态化特色。 居室中的厅堂面对天井开放, 厅堂面对天井开放,厅堂和 天井融为一体,坐在厅堂内 能够晨沐朝霞,夜观星斗, 名副其实地坐“井”观天。 有些家庭还在天井中设置假 山,筑池养殖金鱼,摆放盆 景,使天井成了搬进室内的 庭院,这可以说在世界上都 是独一无二的。
徽派民居特点
概述
徽式宅居一般座北朝南, 高墙封闭, 马头翘角, 黑瓦白墙,色彩 典雅大方。青砖门罩、石雕漏窗, 木雕楹柱与建筑物融为一 体, 令人叹为观止。建筑当中采用了砖木结构.优点是承重 与围护构件分离。适宜建筑使用功能的多样化,充分优化自 然条件,使人们生活适应自然,自然环境为生活服务。
• 外观
徽州古民居布局特点
• 受封建宗法制度的影响, 徽派建筑呈现出规范化、系统 化的特点。 • 聚族而居, 绝无杂姓。这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 族社会, 即使同一村落, 各族宗祠、民居亦界域分明。 • 无论宗族大小, 象征宗法势力的祠堂、展现宗族荣耀的 水口等设施一应俱全。 • 讲究群体布局, 即以“风水”术为理论依据, 在封建族权 的制约下, 强调宗族建筑整体轮廓必须像模像样, 如不符 合要求, 则需设法修改或弥补。 • 与东北、华北地区的传统聚落中单体建筑间距大、聚落 空间结构松散明显不同, 徽州聚落空间结构非常紧密, 单 体建筑间距小, 建筑密度大。
空间构成
• 四水归堂: 天井四周的瓦檐向内倾斜,如遇雨天,雨水内流,造成 “四水归堂”的景观;天井下铺有可渗水的石板,石板 下设有排水设施,又巧妙地将流水引出,丝毫不影响厅 堂里的生活。这是一种与人互惠、与山水互利、与天地 交融、自得其乐、又自在礼仪之中的设计,它使人们生 活和平、诗意、满足而有序。 • 厢房的设计不高过正堂, 既满足厅堂的采光需要, 又体现 建筑等级制度高低、长幼、内外等处的细微差别。更有 趣的是建筑构件:小姐窗、回避室、美人靠等,这些部 件似乎是对严格的纲常制度的一种人性的补充,将观念 和建筑给予了自然的调和,将徽州人的文化底蕴给予了 最为直接的阐述,也明确地说明了徽州民居设计的依据 和内涵。
• 建筑材料颜色清淡素雅,清一色的白墙、灰砖、黑瓦。古代匠师为何 会采用这种黑灰白色彩搭配,一种解释是对皇室专用的金碧辉煌装饰 的避讳,另一解释是表示自己建屋筑宅的资金非常洁净,没有任何不 义之财。除此之外,这种中性色彩的构成,往往体现了更多层次的审 美内容在对比的关系中显出各自的特色和表现的作用,互相衬托,构 成和谐的节奏,给建筑外观带来韵律之美。
木雕
• 由于不受材料的限制,又不 受建筑艺术的约束,木雕在 古民居雕刻装饰中占主要地 位,木雕选用的图案内容广 泛,多人物、山水、鸟兽及 八宝、博古等。值得一提的 是这些木雕均不饰油漆,而 是通过高品质的木材色泽和 自然纹理,使雕刻的细部更 显生动。
石雕
• 由于其质地坚硬, 用途广泛、数量 众多而同样在建 筑中占有一席之 地。在查济,拥 有全国最大的石 雕柱础,这些பைடு நூலகம் 础玲珑四面也均 是各种不同的花 卉、鸟虫、戏剧 等精美的图案。
马头墙
• 将房屋两端的山墙升高超过屋面及屋脊,并以水平线条状的山墙檐收 顶。为了避免山墙檐距屋面的高差过大,采取了向屋檐方向层层跌落 的形式,既节约了材料,又使山墙高低错落,富于变化。
防火:人聚族而居,房屋以宗祠为中心 紧密相连,一旦发生火灾,后患无穷, 高大厚实的马头墙犹如一道天然屏障, 有效遏制了火患蔓延; 防风:马头墙顶端墙头部分还可以抵挡 东南季风,保护瓦片不被吹落;另外它 还起到挡盗、防贼的作用。 美学:显现很强的装饰功能。比较美观 和威严,使建筑物具有沉稳感。
天井
• • 风水观念:符合古代“ 四水归堂” 的风水观念 放火:天井将房屋的布局分隔开来, 即使某一个单元失火, 在天井的隔离下不至于殃及 全宅, 同时天井内的聚水池可以用于景观观赏 建筑功能:屋内光线充足,空气流通,并有利于排水
•
平面布局
• • • • 徽州民宅的外观明朗,其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入宅则依天 井的位置和布局的形状可分为四种类型:凹型,口型,H型, 曰型。 凹型住宅,即俗称三间式为“一颗印”,一般是一明间两暗间, 天井两侧各建廊坊,为一进两层的楼房,楼梯设在明间背后, 或廊房的任何一侧,楼下明间做客厅,左右暗间为两厢房。 口型住宅,多为三间两进的楼房,其实就是两座三间式的凹型 住宅相向组合,楼下前一进的明间为正间,两排为卧室,后一 进的明间作客厅;前、后两进中间有天井。 H型住宅,其实就是两座凹型住宅相背组合,前、后各有一天 井,两旁有廊房,中间为正屋。 曰型住宅,也是三间两进,头一进与第二进之间、第二进与第 三进之间各有天井,各进之间两边均有廊房相连。房屋多进式 显得有层次感,可避免一览无余。
• 平面布局
• 空间构成 • 装饰
外观
• 徽州民居外部砖砌高墙,装饰以素面为主。大面积为白色的 墙体,只在局部如入口的门楼、门套、门楣以及院墙的漏窗 等处饰以小面积的砖雕或石雕。这些砖雕和石雕大都精雕细 刻,与洁净朴素的墙体形成鲜明的对比,以繁衬简,使整个 外观看上去朴素而不寒俭,精美而不繁缛。
外观
空间构成
• 建筑演化:干栏式+四合院
• 聚族而居,房屋设计一般均坐北朝南, 倚山面水, 讲求风水价值。“进门前厅设天井,两旁设厢房, 楼下门间为堂屋,左右为卧室,上层多跑马楼,均 用镂雕精细的木删栏加以装饰”,房屋布局以中轴 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厢房, 厅堂前方称天井,除了采光、通风、承接雨水之外, 还是室内空间的引申,如此设计是为和自然的进一 步亲近,享受大自然的恩惠,非常巧妙的处理了人 与自然的关系。
装饰特点
徽派建筑中尤为著名的是其广泛采用砖、木、石雕,清新淡雅的砖雕、华美 姿丰的木雕、浑厚潇洒的石雕不仅独具一格构成了浓郁的地方特色,也充分 发挥了其在建筑上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作用,给民间建筑增添了诱人的艺术魅 力,大大丰富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宝库。
砖雕
• 一般用来装饰普通住宅大门上的门罩、窗楣、照壁上,在 大块的青砖上雕刻生动逼真的人物、虫鱼、花鸟及八宝、 博古和几何图案,不仅极富装饰效果,同时具有把墙面留 下的雨水引向远处的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