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派建筑30页PPT
徽派民居在布局上是以天井厅堂为中心,采用中轴线为主,两边对称地各建房屋,四周有高高的 墙围护,徽州古民居大多坐落在青山绿水之间,依山傍水,与亭、台、楼、阁、塔、坊等建筑交相 辉映,构成“小桥、流水、人家”的优美境界。
• 三是结构上奇巧多变
内部结构一般是:进门为前庭,中开天井,后设厅堂。以一明堂二暗室的三间式为一单元基 本定式,连接组合而成多进堂的多单元纵横向延伸。梁架上的叉手和霸拳、雀替、斜撑等构件,相 互勾连迂回的巧妙结合使得技术工艺和艺术相渗透,达到了珠联璧合的妙境。
宏村砖 雕
建筑基调
• 徽派建筑受徽州文化传统和优美地理位置等的影响,形成独具一格的建 筑风格。粉墙黛瓦、砖木石雕以及层楼叠院、飞檐翘角、曲径回廊、亭 台楼榭等的和谐组合,构成徽派建筑的基调 。
亭台楼榭
2019年,徽州三雕正式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绝之木雕
木雕在徽派古民居建筑的装饰雕刻中占主要地位,宅第取材以柏、 梓、椿、榧、银杏等树种为主,家具木雕则以红木、乌木和楠木为 贵。宏村承志堂被誉为“民间故宫”,堪称徽派木雕工艺陈列馆, 而胡氏宗祠也因木雕技艺精湛被誉为“木雕艺术殿堂”。
黟县木雕 楼
黟县承志堂“百子闹元宵”
三绝之石雕
石雕技艺早在宋元期间便已成熟,主要取材于黟县青与茶园石。石雕技 艺常用于石牌坊、宅居门罩及院墙漏窗等处。或精细,或粗犷,无一不 生动逼真。
许国石坊
西递村石雕漏窗
三绝之砖雕 砖雕由明代徽州窑匠鲍四首创,取材于当地烧制青砖,主要分布于建筑门 楼、照壁、屋顶及神龛等处,以显示建筑庄重典雅,是中华文化中的灿烂 奇葩。
“冬瓜梁” 搭接在木柱 上 木柱作用于柱磉上 天井:中国传统建筑中,空间比较 狭小而高的庭院通常称为天井,多 见于南方湿热地区,有利于建筑通 风
飞檐翘角
歙县26栋古建筑异地 搬迁后组建成徽商大宅
屯溪老街万粹楼 歙县徽商大宅院
• 明清时期建筑艺术的代表作,
• 歙县棠樾牌坊群一改以往木质结构为主的 特点,几乎全部采用石料,且以质地优良 的“歙县青”石料为主。这些牌坊按照 “忠孝节义”的顺序排明坊3座是:慈孝里 坊,鲍灿孝子坊,鲍象贤尚书坊。前二坊 为卷草型纹头脊式,后一坊为冲天柱式,3 坊都是4柱3间3楼。清坊4座是:鲍文龄妻 节孝坊,鲍漱芳乐善好施坊,鲍文渊妻节 孝坊,鲍逢昌孝子坊,4坊都是冲天柱式, 结构类似,但雕刻比明坊精致列
——
江 南 第 一 祠 胡 氏 宗 祠
祠堂大门多作“五凤楼”,高墙翘角。整 座祠堂庄严肃穆,体现出族法族规的神圣
威严著名的祠堂还有龙川胡氏宗祠、黟县 敬爱堂、棠樾清懿堂(罕见的女祠)等。
始建于宋,明嘉靖年间,由兵部尚书胡宗宪倡 导捐资扩建。宗祠宏伟开朗,在平面布局、结 构艺术上堪称徽派建筑技艺的经典,尤木雕技 艺极其精湛,也被誉为“木雕艺术殿堂”,是 国宝级建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举世无双的“八脚牌楼” ——许国石坊 又名“大学士牌坊”,俗称“八脚牌楼”,风雨沧 桑400余年。系明朝“三朝元老”礼部尚书兼太子 太保许国所建。许国石坊集徽派文化于一身,在建 筑上代表着16世纪石雕艺术的最高水平。
许 国 牌 坊
无祠则无宗——徽派建筑三绝之 ——古祠堂
徽州祠堂极其“堂皇宏丽”,耸然高出民居的建筑。徽 州祠堂有宗祠、支祠、家祠之分,因为是祭祖的圣坛,族 人会议之所,宗族执法的公庭,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是徽州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祠堂多建在村口,祠堂的规 模,气势往往能够折射出这一村、一族的政治地位和经济 实力。多为四合院式的建筑 。
古牌坊结构严谨、布局合理、规模宏大,每一块梁枋,每一件镶嵌都合乎力度, 在建造上讲究选址、造型、雕刻、用料等。 牌坊型制不一,有楼脊式,“冲天柱”式;有方形四柱、八柱,也有“一字型”单门和三门的; 有遍饰雕刻、工致华丽,也有平琢浑磨、不事雕饰的,其排列有纵列七道、四道,也有三座横列一
歙县的棠樾牌坊
• 四是风格上清雅古朴
梁架一般不施彩漆而髹以桐油,显得清淡柔和而格外古朴典雅,是徽州居民们高格调的文化素 养和审美观的反映。
粉墙黛瓦
在空间结构 和利用上,造型 丰富,讲究韵律 美,以马头墙、 小青瓦最有特色; 在建筑雕刻艺术 的综合运用上, 融石雕、木雕、 砖雕为一体,显 得富丽堂皇。
徽州民居天井
徽派建筑风格
—— 青砖小瓦马头墙, 灌木回廊绣阁藏。
• 徽派建筑是中国古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它的工艺特征和造型风
格主要体现在民居、祠庙、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物中。它集徽州山川 风景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风格独特,结构严谨,雕镂精湛, 不论是村镇规划构思,还是平面及空间处理、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 用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 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为中外建筑界所重视和叹服。
忠孝节义的人造化石——徽派建筑三绝之古牌坊
• 牌坊,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多屹立在道路之 上以及村头。
• 多为门洞式的石坊、它们虽有不同时代的建筑特点,却又表现了共同的徽派石雕 风格,常见的为“单间两柱三楼”。
• 典型特征:台座、柱身(包括夹杆石)、梁坊、楼匾、斗拱等传统中国建筑构件
休宁溪头三槐堂
系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建成,占地1000多平方米, 内有木柱182根,其建筑形制、平面布局、内外部装饰等, 反映了明代中期徽派祠堂建筑的特点,民间素有“金銮殿” 之誉。
徽派建筑技艺三绝
雕梁画栋,描龙画凤。徽派建筑,没有鲜艳的油彩,但却有惊 世的精致雕刻。
砖、木、石雕是徽州建筑工艺三绝,其雕刻技法,多为浮雕, 兼有透雕、圆雕、线雕等技法的运用,显示出高超的装饰艺术 水平。
此屋只应徽州有——徽派建筑三绝之徽州古民 居
著名的古民居村落有西递、宏村、唐模、 南屏、呈坎、昌溪等。
民居外观整体性和美感很强,高墙封闭,马头翘角,墙线错落有致, 黑瓦白墙,色彩典雅大方; 在装饰方面采用徽派三雕,青砖门罩,石雕漏窗,木雕楹柱与建筑物 融为一体,使建筑精美如诗。
构造特点
• 一是和谐流畅,统一规划的整体美 • 二是布局上“四水归堂”的紧凑通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