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代文学完整教学课件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代文学完整教学课件


• 经济:发达 城市与商业繁荣 崇尚奢靡 • 思想:理学 三教合一 追求个性自由 以俗为雅 • 文学成就辉煌
宋代社会概况及其对文学产生的影响
一、宋代的政治状况及文学影响
• 宋代政治的几大特点: • 其一、中央高度集权,国家机器非常庞大,造
成了始终无法克服的冗官、冗兵、冗费的弊端。 • 其二,宋朝是外患最多、最长、也最为严重的
• 宋代的这些思想状况必然对宋人的思想修养、
精神风貌产生深远的影响 。
• 一是在宋学建立过程中,宋人的思想更为活 跃,见解更为深刻。
• 二是在禅宗的流行过程中出现了士大夫禅学 化、禅学士大夫化的合流倾向。
• 三是随着老庄淡泊无为思想的复归和禅宗任 运随缘思想的流行,宋人的精神面貌和人生态度 更为超脱、达观、冷静,(对世态炎凉、人生荣 辱都看得很透、很淡,特别是在官场失意时多能 以乐观、爽朗、安适的心境对待之,视之为宦海
朝代。
• 其三,激烈尖锐的党争和派系倾轧始终不断。 • 其四,高度重视文治,重用文人。
• 宋代社会政治风气的变化必然影响到文 人士大夫的政治态度,使之具有更强烈的 参与意识和更深刻的忧患意识。文人和政 治的关系更为密切,文人、官僚、政治家 三位一体的现象较历代更为突出。
• 文学影响:

在内容上,它直接导致宋代文学具
有高度的现实精神;

在风格及表现手法上,由此直接导
致了“宋调”的形成:多深沉悲慨之气,
多议论之风,文风多朴实平易。
二、宋代的思想状况及文学影响
思想状况:
1、新儒学即宋学的兴起和繁荣,其 中尤以理学最为发达。
2、佛、道思想的盛行
儒、释、道在宋代都很流行,且较 之前代更呈现合流的趋势。“三教一 理”、“三教本一”的思潮在文人中 广为流行,并构成其思想基础。
沉浮中司空见惯之事。)
• 文学影响:
• 宋代三教合一的思想特点,对宋代文学的影 响也很大。
• (1)佛、道思想对文学的渗透,加深了作品 的思想深度,
• (2)使宋代文学作品普遍充满理趣,给人更 多哲理启迪。
• “宋人遨游于精神领域,习惯于把包括 自己在内的人类主体,置于广袤的宇宙之
间,寻找生存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他们
经济的发展首先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宋代官学、私学都很发达,几乎县县都 有官学。经济的发展还促进了科技的发 展;而科技的发展,特别是印刷术的提
高和普及又直接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 宋代文化的发展集中体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 一是学术的全面繁荣。

除理学等哲学外,史学、文艺学、考据学也
都很发达。
• 二是艺术的全面繁荣。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代文学
宋代文学发展概况
宋朝:960—1279年。
北宋:960—1127年,定都汴梁(今河 南开封) 南宋:1127—1279年,定都临安(今浙 江杭州)
历史背景
• 960—1127—1279 赵匡胤 赵构
• 崇文抑武
加强君权,稳定政治;知识分子参政,文官政府 军事落后; 忧患意识 爱国意识
• 三是文化交流的明显增加。

文化的发达、文人素养的提高,势必使文人
的接触更密切。从横向上说,文人在政治上的党
派成见虽深,但私交都很亲密,在文学领域里都
能采取相互宽容的态度。从纵向上说,文人之间
前后传承的关系也很密切。
• 邓广铭:
• “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 两宋期内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 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 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谈谈有关宋 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词在北宋时期,大致经历了前后两个阶段。
前期
晏殊、张先、 晏几道、欧阳修
柳永
承袭“花间”余绪 开拓了词的形式和内容
后期
苏轼、周邦彦
将词推向繁荣和成熟
5.宋代的文艺散文 历史散文、理学散文 6.宋代的其它文学样式 话本小说:开创了白话小说繁荣的先河,带来中 国小说史的变迁; 戏剧:杂剧、南戏,戏曲的源头 《西厢记诸宫调》
作品的厚度,使其意蕴更加深厚丰满。而
且宋代文人深厚的艺术功力还提高了他们
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品位。
宋代文学成就 宋词+宋诗+散文+话本
整体样态: 诗歌稍逊唐代,散文、话本超越前代; 宋词发达,具有含蓄、内敛的美学特征
宋代文人风貌 “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文人地位提高 文人特征: 1.参政意识和改革精神普遍增强。 2.文人的文化底蕴和学术素养普遍提高。 白鹿洞、岳麓、石鼓、应天府书院 3.文人思想和精神矛盾加剧。 政治矛盾、民族矛盾
词的基本知识
• “词别是一家” 柔媚香艳;“词为艳科”;“诗庄词媚”; “诗之境大,词之境狭” • 雅俗两面: 一面为儒为臣、高头讲章,写儒雅纯正的诗;
对于现实乃至日常生活的关注,对历史和
人生的思考,就其敏锐、深刻和思维格局
而言,唐人是无法望其项背的,正如一位
睿智的哲学老人与雄姿勃发的少年英俊相
比较时那样。”

——王水照主编《宋代文学通论》
三、宋代经济、文化的高度发达及对文 学的影响
宋王朝采用重文抑武、崇儒尊道的 政策,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与发展,尤 其是城市经济高度繁荣,直接促进了文 化的繁荣。
宋代文学的特色、规律和成就 1.诗、词、散文、话本、戏剧皆有 散文:最用心、最富思想(理学兴起,散文衰落) 诗歌:最使气、最注豪情(平淡流畅、执拗瘦硬) 词:最无奈、最隐痛 2.宋代文学的主体特色:恢弘的议论和充实的才学 以文为诗、以诗为词、以文为词(辛弃疾)
宋诗的艺术成就
1.题材上向日常生活倾斜(世俗化); 2.风格上追求平淡; 3.情感温和内敛; 4.长于思理。
• 陈寅恪:
•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 造极于赵宋之世”(《邓广铭<宋史职官志 考证>序》)
• 文学影响:

学术空气的家的知识结构向更高元、多元方面
发展,形成文学家与学问家兼于一身。所
以宋人的作品常给人一种知识性、学术性、
文人气很强的感觉。其佳者,能增加文学
唐诗
• 情感: 热烈外扬 • 风格: 色泽丰美 • 擅长: 情 韵
宋诗
内敛温和 平淡瘦劲 思理
3.宋代词人和宋词的成就 风格:婉约、豪放 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贺铸——周邦 彦——李清照——姜夔、吴文英 苏轼——辛弃疾 “一代之文学” 4.宋诗的优势和弱点 内容:广泛、深刻 特色:理趣/激情——苏轼/黄庭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