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吉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慕课作业答案教学文案

吉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慕课作业答案教学文案

吉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慕课作业答案第一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绪论作业1简述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冲突•答案:(1)独立性与依赖性的冲突(2)理想性与现实性的冲突(3)心理闭锁与寻求理解的冲突(4)性成熟与性心理的冲突2什么是心理健康?•答案:心理健康是指一种积极而持续的心理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个体心情舒畅,感受到生命的价值,与他人、环境和社会协调一致,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身心潜能。

3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答案:(1)智力正常,认知完整(2)积极的自我观念(3)悦纳他人,人际关系和谐(4)面对并接受事实(5)能调节情绪,心境良好(6)热爱生活,乐于学习和工作(7)人格完整独立4简述心理咨询的功能•答案:(1)倾诉心声(2)辨明问题(3)磋商对策(4)平衡情绪(5)促进成长第二讲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异常心理作业1简述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答案:1 社会学原因:(1)应激性生活时间(2)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3)文化背景2 心理学原因:(1)心理分析流派(2)行为主义流派(3)认知流派3 生物学原因:(1)脑损伤(2)神经发育异常(3)神经生化学异常(4)脑的可塑性低下2简述焦虑的概念•答案:焦虑是一种对尚未发生的事情,怀有一种忐忑不安的不愉快的情绪体验。

3简述精神分裂症的特点•答案:(1)评论性幻听(2)争辩性幻听(3)思维鸣响(4)思维阻塞(5)思维被撤走、被撤走(6)被动体验4简述心理障碍的应对策略•答案:(1)自我调节:认识烦恼、与烦恼共处、积极求治(2)家庭社会干预:家庭社会既是应激源又是支持系统(3)心理干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4)生物干预:药物治疗、无抽搐电休克疗法第三讲大学生人格与心理健康作业1简述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答案:(1)自我概念影响防御机制;自我概念影响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自我否定意识会导致抑郁。

(2)自我体验影响压力的应对方式;自我体验可以预测未来的生活品质。

(3)自我调控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指自己对自身行为与思想言语的调节控制过程。

习得性无助或其他相关例子。

2 1分钟时间,写出5-10个形容自己特质的词;并找出自己的核心特质。

•答案:特质:大学生、男性、成年、短发、黄皮肤、黑头发核心特质:男性3简述同一性的概念以及大学生“同一性”发展随年级而变化的趋势•答案:埃里克森提出同一性概念,是指人对自我一致性或连续性的感知,常常出现在青年的后期。

大学低年级为自我同一性危机期;大二、三年级为同一性形成探索的关键期;大四年级为自我同一性考验期。

具体而言,研究发现大一学生自我意识水平最高。

经常自我反思自我调整。

但同时也是危机期,因为和高中比较;大二大三探索期,确立自己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大四是同一性考验期。

完成从他信到自信的转变。

面临工作考验等问题,为同一性带来挑战。

4简述大学生心理自卑的成因及调适方法•答案:(1)大学生自卑产生的原因:心理分析视角;认知行为主义视角;人本主义视角。

其中精神分析的观点认为早期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是主要影响因素.如果个体需要宗被忽视,就容易成年后自卑;认知行为主义认为:自卑原因来自于自己对自己的错误评价.,如果失败了总归为内因那必然要自卑;人本主义:提出两个概念,无条件就是对孩子表示无条件的爱和接纳.有条件的就是只有符合父母期望的时候才爱和接纳他们。

其中有条件的积极关注会导致孩子的自卑心理。

(2)大学生自卑的心理调适:打破不合理信念—建立合理信念;从优点认识自己—积极评价自我;积极自我暗示—练习肯定自我5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及该理论在健康人格方面的论述•答案:(1)关注什么是健康人格以及如何变成具有健康人格的人(2)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基本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安全,爱和归属感,尊重以及自我实现。

低级需求得到满足后才会有更高级的需求。

(3)只有自我实现的人才是健康的人格。

6举例说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特征•答案:(1)正确的自我意识;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友善性和宽容性;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2)具体而言,如果个人能够使人格与行为以及外部世界保持协调和一致,就是健康的人格.相反,如果没有形成统一的自我意识,或者自我意识与外部世界产生冲突就是不健康的如自我同一性混乱的人;形成乐观积极的人格,如果总是采取消极的态度看待失败和困难,则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助,不利于人格的发展;情绪与心理生理疾病关系密切;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必要条,而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使人产生安全感归属和幸福感;适应所处的社会环境。

举例第四讲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作业1根据你的了解,你所在的专业有什么特点,毕业后都会从事哪些工作?•答案:我所在的法学专业的特点: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较高的综合素质、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外语能力。

毕业后可以从事律师、企业法律顾问、法官、检察官、书记员、公务员、法学教授等法律相关工作。

2你认为大学生生涯规划有什么样的意义?•答案:(1)激发大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2)引导大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提高生涯规划能力(3)促进大学生树立明确的职业目标和职业理想(4)增强大学生在就业中的核心竞争力(5)帮助大学生坚定地走下去,直到成功的终点3你认为生涯规划中会有什么问题妨碍你发展呢?•答案:(1)对自我缺乏真正的了解(2)对所学习的专业没有深入的兴趣(3)对所学专业与未来发展的关系不清楚(4)缺乏工作世界的信息(5)过度理想化(6)缺乏尝试和冒险勇气第五讲(两个附件)扩散思维训练1什么是压力?•答案:压力,是指个体在适应生活的过程中,由于实际上的或认识上的“环境要求—应对能力”失衡而引起的一种通过紧张性生理和心理反应而表现出来的身心紧张状态。

2什么是压力源?•答案:我们将带来压力感受的事件或者环境称为压力源。

一般有躯体性压力源、社会性压力源、文化性压力源、心理性压力源。

3比较分析适度与过度的压力分别产生哪些生理、心理、行为反应?•答案:(1)压力的生理反应a。

适度压力调动神经系统等,使身体做好应对危险的准备b。

压力过大会影响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2)压力的心理反应a。

适度压力引起的心理反应有警觉、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精神振奋,这是适度的心理反应,有助于个体应付环境b。

过度压力会导致焦虑、抑郁与愤怒,导致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意识域狭窄等(3)压力的行为反应a。

适度压力会促发寻求他人支持、学习压力应对技巧等正向的行为反应b。

压力过大可能会导致拖延或逃避工作、效率低下、过度饮食、失眠、攻击行为等反应4简述情绪的含义。

•答案:情绪是一种由客观事实与人的需要互相作用而产生的包含主观体验、生理和表情三种成分的整合性心理过程。

第七讲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作业1你认为在人与人、人与自己交往中,哪个更重要?•答案:我认为人与自己的交往更为重要,人与自己的交往是人与人交往的前提和基础。

首先,人与自己交往才能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最终接纳自我,悦纳自我。

而显然人只有先接受自己,才能够接受他人,才能够与他人交往。

其次,人与自己交往才会充分了解自己,懂得自我的需求,更好地进行自我定位,调整自我,最终做到和谐与人相处。

2你对人际交往序列有什么感悟?•答案:(1)人际交往可以使有限的人生得到无限的延伸(2)人际交往是一个温暖与寒冷共存的空间(3)进行人际交往可以实现心理弹性的转化(4)进行人际交往必须把握适度原则,否则会导致物极必反的泯灭3请写出自己的人际支持系统。

•答案:解释:由一个六边形向外延伸,中心是自我,每向外一层都有六个位置用来填当我遇到困难时我想求助的人。

内容如下:中心:自我第一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第二层:姐姐、哥哥、妹妹、弟弟、哥们、室友六边形结构如下第八讲大学生恋爱、性与心理健康作业1中国人对待婚姻是_____之道,西方人对待婚姻是______之道。

•A、相处;相爱•B、相爱;相处答案: A2爱比喜欢多了一个重要的部分,那就是理解。

答案:√3男人和女人的性资源优势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

答案:×第九讲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与心理健康作业1列出从小到大,你经历过的危机事件,以及你自己应对的方法。

•答案:(1)事件:小学时和同桌打架两败俱伤损失惨重不敢回教室方法:回家告诉妈妈,妈妈开导了我迅速和同桌和好(2)事件:高三下学期不想念书,心情郁闷方法:在某一个周末的下午吃完了一条街,使心情轻松愉快起来2为避免心理极端事件的发生,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出自己的贡献,你可以做些什么?•答案:(1)对待自己方面:a。

自我调适,审视自己的生命观,审视情绪找回理智b。

积极向外部求助(2)对待别人方面:a。

能够倾听他人的心声,传达爱心b。

留心观察别人的心理危机最后,我们还可以寻求专业的帮助,积极配合心理医生来解决问题3分析你的心理应激源,列出你的清单。

•答案:心理应激源有躯体性应激源,心理性应激源,社会性应激源,文化性应激源。

我的清单:(1)突然面临成长的紧张(2)突然面临全新的人际关系的紧张感(3)性生理和性心理不成熟的迷茫4请列出从出生到现在你所经历过的重大事件,并思考这些事件给你了什么样的成长力量?•答案:(1)事件:外婆的离世力量:接触死亡,明白生命的有限性,进而珍惜生命(2)事件:一次次考试的不断失败力量:人生如此艰难,定要奋力前行(3)事件:上大学力量:独立勇敢地面对一切第十讲大学生生命关怀与心理健康作业1谈谈你对生命的理解•答案:生命是活着的状态,具有新陈代谢、生长、繁衍及对环境的适应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动植物器官能完成其所有或部分的功能的状态。

2简述生命的特征•答案:(1)生命具有共同性和独特性(2)生命具有无限性和有限性(3)生命具有规定性和自由性3人类生命“二重四维”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案:我国学者郑晓江提出一个“二维四重性”理论,试图对生命的不同面向进行概括。

他认为,生命首先可以分出两个维度,即实体性生命和关系性生命维度;而关系性生命又可以再分为血缘性亲缘生命、人际性社会生命和超越性精神生命三个维度。

是故生命可以说有着两个维度,四重属性(即实体性生命为一重属性,加上关系性生命的三重属性)。

4为什么要追寻生命的意义?•答案:(1)生命的精神层面需要追寻意义(2)生命的短暂需要意义来超越(3)生命的痛苦需要意义来承载5如何去追寻生命的意义?•答案:(1)在无常中体验生命的意义(2)在痛苦中参透生命的意义(3)用爱去诠释生命的意义6如何用爱去诠释生命的意义?•答案:(1)爱的方式不是索取而是给予(2)爱的对象不是唯一而是广博(3)爱的作用不是单向而是相互(4)用创造去开拓7飞机就要失事,乘务员小姐托着盘子走过来,盘子里盛的是纸和笔,让你写下这一生中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