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蜜蜂科普馆知识点

蜜蜂科普馆知识点

蜜蜂科普馆知识点
[ 蜂源 ]
1.蜜蜂的发展史
根据已发掘的蜜蜂属16个绝灭化石种、亚种,2个现生化石种与5个现生种及其相当数目的亚种,种类的波动和在地史上的分布特点,大体上可将蜜蜂的发展历史分为3个阶段,即:原始阶段、发展阶段和衰退阶段。

原始阶段
这个阶段是蜜蜂起源和生长的阶段,据已知的化石资料,蜜蜂的早期种类大体上发生在早白垩世早期的后期或更早,经晚期至晚白垩世,距今~亿年。

这个时期,已知有华北古陆北泊子古蜜蜂(图 1)出现于早白垩世早期的后期。

这阶段所出现的古蜜蜂、其虫体形状和翅脉大体上与现生的蜜蜂比较相近,在分类上它们都属于蜜蜂总科。

裸子植物及其花粉是原始阶段古蜜蜂的食料来源,这显然与进化了的蜜蜂以被子植物的花蜜、花粉为生有本质的区别。

图 1 北泊子古蜜蜂(Palaeapis beiboziensis Hong, 1984)化石(引
自洪友崇, 1984)
繁盛阶段
根据现生和绝灭化石蜜蜂资料,在18个种和亚种中,有16个种和亚种是第3纪的绝灭化石种,2个种从第3纪延生至今。

可见,第3纪是蜜蜂的繁盛时期,中新世是蜜蜂的鼎盛时期。

衰退阶段
第3纪之后,蜜蜂16个种和亚种绝灭,仅剩2个现生化石种和5 个现生种及其亚种生存至今。

此期大体上发生在第4纪至今。

这可能与受到喜马拉雅山地壳运动和第4纪冰川的影响,气候突然变冷有关。

化石资料表明了继古蜜蜂之后,世界上的被子植物已普遍生长和发展,蜜蜂协同进化进一步得到迅速发展。

在华北古陆的中新世地层又再次发现了真正的中新蜜蜂(图 2)。

图 2 中新蜜蜂(Apis miocenica Hong, 1983)化石(引自洪友崇, 1983)2.蜜蜂家庭成员及分工
蜂王:在春天花期前后产卵量最高,最多每天可产3000个以上。

任务:产卵
体型:細長而稳重
功能:所分泌的“蜂王质-费洛蒙”可控制工蜂的生理与行为,使蜂群维持正常,并抑制工蜂卵巢发育。

稳定蜂群情情绪,可抑制工蜂之卵巢发育及分蜂,使蜂群保持安定状态。

蜂王每天可产卵最高可达3000粒,从卵至新蜂王出房共需十六日。

卵期3天→幼虫期天→蛹期天。

蜂王羽化后,3-5天內开始试飞,4-7天后性发育成熟,交尾数次(一般为1~3 次),交尾3~4天后产卵,除自然分蜂或其他不正常现象外,蜂王一般不出蜂巢。

蜂王寿命4~5 年,最长可达8年,产卵力则以l~2年最旺盛,以后逐年下降。

雄蜂:完全不事生产,故英文名称为“Drone”,即懶惰之意。

任务:负责和蜂王交配。

体型:较工蜂大且圆。

功能:除交配繁殖后代外,无特殊贡献。

其由未受精卵发育而成,其唯一任务是与蜂王交配。

雄蜂从卵至成虫共需24天。

雄蜂出房7天后试飞,8~14天性器官发育成熟后即与蜂王交配。

当春天将結束时,雄蜂就要为“交配”而忙碌,當交配完成后,雄蜂的腹部就會破裂而死去,其寿命为4~5个月。

工蜂:工蜂的数量決定于蜂群的兴盛于否。

任务:寻找蜜源、传达信号、采集花粉及花蜜等食物、酿造蜂蜜、防卫蜂巢、清理及整理蜂巢、分泌蜜蜡、制造及修筑蜂巢、保持巢內溫度(必要时鼓动双翅使蜂巢的空气流通)、饲养雄蜂及蜂后、育幼幼虫。

体型:身材最较小但身手最矫健。

功能:除了可以攻击敌人,当秋冬季节遇巢中缺乏食物時,工蜂會将雄蜂赶出巢外。

工蜂是生殖器官发育不全的雌性蜂,负责产卵以外一切巢內及巢外的工作。

幼蜂孵化后的3天內负责清理蜂巢为清洁蜂;3~13天內,开始喂食蜂王、工蜂及雄蜂幼虫为管家蜂;羽化l2~18天后,蜜蜂开始泌蜡建筑蜂巢为建筑蜂;羽化15天后负责守卫蜂巢的工作为守卫蜂;工蜂羽化21天前在巢內工作为內勤蜂;21天後失去泌蜡功能为外勤蜂,平均每双蜜蜂可出勤一百余次,必要時6~7日龄的工蜂亦可出巢采集,老龄蜂重新泌蜡筑巢及泌浆育幼。

工蜂的寿命在采集期
为1~2個月,冬季为3~5個月。

3. 蜜蜂的身体构造
蜜蜂頭部
A. 触角:长在头的前上方,主要是用来闻味道的。

B. 复眼:长在头的两侧,由很多小眼睛所集合而成的。

C. 单眼:共有三個,成三角形排列在两复眼之间,是用来帮助复眼辨別物体明暗。

D. 口器:是蜜蜂的嘴巴,用来咀嚼食物、咬开巢房蓋、吸取花蜜用。

蜜蜂胸部
A. 由前胸、中胸、后胸三结构而成,每节上有一对足,分別为前足、中足、后足。

后两节上各有一对翅,是主要运动器官。

头部 单眼
翅基片
胸部
前翅 后翅
气门
腹部
气门
盘针
后足
中足
前足
下唇
中唇舌

上颚 上唇 下
触角
复眼
B. 翅共有两队,生于中、后胸。

工蜂翅的振动,每分钟200次。

平均飞翔速度每小時24公里。

工蜂滿载蜂蜜的飞翔速度为每秒哩,不滿载蜂蜜的飞翔速度为每秒哩。

C. 足分为五节,每一个胸节上有一对足。

工蜂前足上有触角清洁器,可供清理触角之用。

采蜜时触角常因沾了花粉,影响辨別方位,所以須常用触角清洁器清理。

蜜蜂腹部
腹部由数节构成,有蜡腺开口及蛰针。

蛰针为产卵管,后方连有毒囊,也是自卫武器。

當蛰针刺入体内后,两根针的收缩导致蛰针滑入皮肤內,继续抽动30-60分钟,并放出毒液,蜜蜂在失去蜂针后一两日便死亡。

[ 采集 ]
4.蜜蜂的语言
蜜蜂传递讯息的方法包括舞蹈、声音、化学讯息及震动,蜜蜂利用两套舞蹈通知伙伴有关食物的来源、水及巢穴等讯息。

蜂群不分昼夜都依蜂群状况发出不同声音。

蜜蜂还透过特殊的化学语言“费洛蒙”來传递复杂讯息,包括警报及防卫、表别同巢同伴、标示领域、定位定向飞行等。

工蜂采到食物回巢后,会在巢脾上跳舞,以舞蹈来告知其他工蜂食物来源。

蜜蜂跳舞方式有二种:
A. 圆形舞:
蜜蜂绕着圆圈不停打转,表示蜜源的距离在一百公尺内。

B. 八字摇摆舞:
蜜蜂绕两个半圆,合成一個圆,在走直线时摇摆腹部跳舞,表示蜜源的距离在一百公尺外。

5.蜜蜂的家园——巢房/王台
巢房分为大小两种,大多数較小的房室,是养育工蜂幼虫的地方。

较大的房室多建在巢脾的侧缘或底缘,是饲育雄蜂的房室。

两种房室都可作为保存花蜜、花粉以及短期储存水份之用。

第三种形式的房室则长度较长,成圆锥形,多悬垂于底部边缘,是用来抚育蜂王,成为王台。

一个蜂巢內会同时有数个王台存在,当第一对蜂王羽化后,会将其他尚未羽化的处女蜂王杀死,并毁坏王台;若有两个同时羽化,则会互相攻击直到一方死亡为止。

蜜蜂的科学引用
[ 酿造 ]
6. 世界养蜂史
人类利用和饲养蜜蜂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大体上可分为古代养蜂、活框蜂箱养蜂和现代养蜂3 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可分为不同的发展时期。

7.蜂产品分类
8.蜂产品的功效(蜂疗、保健)
9.不同身体状况适合何种蜂产品
10.蜜蜂精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