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信息化教学设计《只有一个地球》
信息化教学设计《只有一个地球》
课件展示
教师活动
教师小结 导入,揭题
课件展示 图片 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拓展延伸,读透课文
自读发现,赏 读自得
Ppt 出示要 求,
读懂第一段
根据插图,理解意思
Ppt 出示情境
教师引导诵读
、 资源 有限 不能 移居
教师引导问题,学 生根据与问题回答
教师小结
展开想象,读 出感情
全体生朗诵
根 据 ppt 图片提示 和自己的 联想,写 配乐诵读 歌曲 《装
生述
生写
学生交流,教师点评
扮蓝色的地球》
一写
结束
2.学习活动索引设计(依据教学流程将学生学习活动依次填入下表) 序号 1 活动内容 学生说说当今的环境污染状况 使用资源 课外调查资 学生活动 学生回答 教师活动 引导 备注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
五、 结束课 文, 感情升 华。
教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调小结:“地球是 我们人类的母亲,是生命的摇篮,地球 属于我们只有一个,我们应该精心地保 护她。把你们此刻感受到的尽情读出 来,站起来呼吁全人类——齐读最后一 小节。”
在歌曲《装扮蓝色的地球》声中,一 条条立意深刻、精妙,很有警示性的 公益广告应运而生, 同学们兴趣盎然。 齐读最后一小节。
二、 自读发 现, 赏读自 得。
根据教材的特点,阅读的特点,学生的 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切入 点”
三、 研读 感悟, 引发 辩论。
设法引起争辩,从而体现对学生在搜集 信息、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
四、 作业设 计, 形式创 新。
在自读、赏读、品读的基础上,教师再 加以过渡、引读,师生的感悟已达到高 潮,教师再设计了一项扩展应用性的作 业,然后再选择其中的设计公益广告一 项,让学生当堂完成。
五、评价方案设计
√) 1.评价形式与工具(打√,如□ √ (1)课堂提问□ √ (2)书面练习□ √ (5)其他□
(3)制作作品
(4)测验
2.评价量表内容(测试题、作业描述等) 1、课件出示练一练,让学生口头作答。 ①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和蔼可亲(ái ǎi) 毁灭(huǐ fěi) 薄薄的(báo bó) ② 在( )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 )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会造成一系列的生态灾难。 ●( )地球适合人类生存,( )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 ③说说下列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这张桌子长 1.6 米,宽 1.2 米,高 1 米,真够气派的。 ●中午的太阳宛如一个装菜的盘子。 2、出示“查一查”,让学生自主选择: 调查一下我们身边的环境,看看存在着什么问题?如何解决?可以拟出几条环保标语, 可以写一封建议书向有关部门反映,有条件的也可以制作环保网页,发出环保倡议,发送到 网上去。 六、备注 (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管理思路、可能存在的教学意外及应急预案等) 《只有一个地球》一课的教学设计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根据新课标精神,使语文教 学与媒体运用形成新的整合模式:利用网络资源,创设情景;利用文字信息,感悟质疑;利 用协作学习,升华情感;利用学科整合,拓展迁移。最终达到意义建构,致力于学生语文素 质的形成与发展。
媒体内容要点及来源
教学作用 直 面 引 导,让学 生一目了 然 由 想 到 写,让学 生有一个 学习的过 程 从图片直 观,让学 生快速展 开想象
使用方式 点 击 播 放,引导 朗诵 点 击 播 放,边欣 赏图片音 乐,边书 写 点 击 播 放,引导 朗诵
课文朗 诵
Ppt 课件
《只有一个地球》课文
小练笔
Ppt 课件
关于地球环境的图片展示;《琵琶 语》音频
拓展延 伸
Ppt 课件
被破坏了的地球图片展示
3.板书设计
只有一个地球
母亲(美) 易碎(无私奉献) 唯一(美好家园)
随意毁坏 保护环境 发展科技
四、流程规划与活动设计 1.教学流程设计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内容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生的一般特征、入门技能、学习风格等) 1.一般特征:本次的教学对象是农村六年级学生,本班学生对环保相关专业知识知之甚少, 学起来有点吃力。 2.入门技能:但他们对于环保意识已有一定的基础,已有的经验,会对本课的理解、感悟起 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3.学习风格:儿童特有的表现需求、探究需求、被认可的需求,所以在学习中,以读、思、
料 2 3 根据自读要求,读《只有一个 地球》 再读,了解大意 Ppt 预习、文本插 图 Ppt 学生朗读 朗诵、思 考、交流 学生欣赏 图片,并写 一写 学生向破 坏环境者 提问,再回 答 学生齐答 学生齐诵 指导、 辅助学 引导、辅助
4
说一说地球的美
巡视、指导
5
向破坏环境者提问
Ppt,课本
引导
6 7
人教版六年级上语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地球美丽壮观而又渺小的特点, 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进行 学生原有的知识建构不够, 因而不易 自主、个性化的探究阅读,达到教学目标 理解; 尤其是说地球像茫茫宇宙中的 提出的感受地球之美,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一叶扁舟,学生更是很难体验; “生 的要求。 态平衡” 、 “生态灾难” 等科学术语, 亦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
总结 集体朗诵全文
Ppt Ppt
总结,引导 引诵
3.教学实施方案 教学环节 一、 导入新 课, 激趣生 疑。 教师活动 老师用比较新奇的语言导入新课,抓住 学生的心,然后让学生老师不要急于让 学生回到问题,而是全部“放手”让学 生,这样做无疑是让学生去自读自悟。 学生活动 抓住文章的切入点“我们这个地球太 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自 己来提问题,自己去读课文找答案。 学生自主读书,就能很快地发现问题 精髓,抓住这个切入点,就等于抓住 了学习的兴奋点,把学生的积极性一 下子调动起来了。学生通过自读,很 快发现突出体现地球的 “可爱” 和 “容 易破碎”的部分。 学生在课前从书籍、报纸、杂志、网 络上获得了关于星球的大量的信息, 内容广泛。学会只需汇报一、两个星 球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原因,其它的资 料可让学生作为课外知识掌握。 学生谈谈保护地球的建议或打算。这 种有探究、有体验、有实践、有创造 的作业学生会自觉地、愉快地完成, 并可以从中增长见识、形成能力、发 散思维、激发创作欲望,起了事半功 倍的效果。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
诵、背等形式为主,但每个学生都不相同,需要教师不同引导。 三、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应用
√) 1.学习环境选择(打√,如□ √ (1)简易多媒体教室□
(2)交互式电子白板 □ (4)移动学习环境 □
(3)网络教室 □ 2.学习资源应用 知识点 媒体类型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
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
设计者信息 姓名 区县 课题摘要 教学题目 所属学科 所选教材 一、学习内容分析 1.学习目标描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 学会本课七个生字,能理解“渺小、矿产、恩赐、慷慨、枯竭、滥用、威胁” 等词语;了解地球的特点、有限的资源及人类的开发对地球产生的危害。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和搜集处理网络信息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珍爱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2.学习内容与重难点分析 (学习内容概述、知识点的划分及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及其它必要的信息) 《只有一个地球》 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三组的一篇科学知识说明文。 朴实、 流畅的语言, 严谨的结构,清楚的条理,又饱含着深情,是这篇文章的特点。它通过地球“美丽又渺小”、 “资源有限”、“不能移居”这三方面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教育我们要精心保护这唯一 可以赖以生存的美丽星球。 项目 内容 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地球“美 丽而又渺小”、“资源有限”、“容 易破碎”的特点,体会地球对人类生 存的重要性与唯一性, 认识保护地球 生态环境的意义与责任, 明白如何以 实际行动爱护地球。 应对措施 课前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地球, 并充分利用网络架起时空桥梁,搭起学生 意义建构的“支架”,从而直观、形象地 获取知识。 语文 《只有一个地球》 学时安排 2 年级 六年级 电子信箱 学校名称 电话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