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8.只有一个地球 优秀教案

18.只有一个地球 优秀教案

18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12 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3.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认识,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4.了解作者说明事理的方法。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句子,把握文章主要观点。

【教学重点】1.会写本课12 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认识,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了解作者说明事理的方法。

【教学难点】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句子,把握文章主要观点。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观察图片: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吧!2.助读资料:世界地球日( The World Earth Day)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项世界性的环境保护活动。

2009年第63届联合国大会决议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

该活动最初在1970年的美国由盖洛德·尼尔森和丹尼斯·海斯发起,随后影响越来越大。

活动宗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进而改善地球整体环境。

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每年都会在4月22日举办世界地球日活动。

二、出示学习目标1.会写本课12 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难点)三、初读感知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出示多音字,指导学生识字多音字。

4.理解词语。

5.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6.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示例:课文主要介绍了地球虽然美丽,但在宇宙中是渺小的,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是适合人类生存的唯一星球。

7.出示会写字,组内合作识字,观察书写要点。

教师指导重点字的写法:莹:“冖”横要长,上边没有点;“玉”稍扁窄,下横要长,右下角有一“点”。

裹:整体要窄。

“果”稍小,捺变为一点;“”要扁宽,撇和捺起笔靠左、要舒展。

蔼: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日”稍扁,“勹”稍宽大,里边是“人”。

矿:左窄右宽。

顶部“石”低,底部“广”低。

慨:三部分都要窄。

“既”左边窄框内有一横,竖提上有一点,右边第二笔是竖折。

基:上面第一笔和第二笔稍短,内有两横,撇和捺在两竖对应位置起笔,要舒展。

8.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示例:读完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地球是适合人类生存的唯一星球,所以我们要保护地球。

四、当堂检测第二课时一、出示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认识,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重点)2.了解作者说明事理的方法。

(重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句子,把握文章主要观点。

(难点)二、品读释疑1.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主要介绍了地球虽然美丽,但在宇宙中是渺小的,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是适合人类生存的唯一星球。

2.默读课文,结合关键句,说说课文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课后第1题)结合“地球是渺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这几个关键句子,课文从宇航员遥望地球引入,接着从地球的渺小、自然资源有限、目前人类无法移居三个方面来说明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最后告诉人类应该精心保护地球。

3.在宇航员心中,地球又是怎样的呢?可爱、容易破碎4.讨论交流:为什么说地球可爱,又为什么说地球容易破碎?5.可爱(1)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2)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①打比方②这是作者对地球的赞美,突出了地球的美丽与可亲,体现了作者对地球的热爱之情。

③朗读指导:在朗读这句话时,要读出喜爱、赞美之情。

④这句话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有何作用?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地球是人类及其他生命繁衍的地方,地球与世间万物是不可分割的,读起来极富感染力。

6.容易破碎(1)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作者介绍这些内容的目的是什么?这句话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以矿物资源为例,具体地说明了地球上矿物资源生成非常不易,而且是有限的,提醒我们珍惜资源,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会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2)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如果……必将……”,警示人类不要太自私,不要太贪婪,要珍惜地球上的矿产资源。

“不加节制”体现出人类没有限制的开采行为是自私无知的。

(3)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本来”是“原先、先前”的意思,用在这里说明水资源等自然资源以前是可以再生的,但由于人类的破坏,变成不能再生了,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4)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强调了人类的破坏造成的后果很严重。

7.两类自然资源,分别是什么?不可再生资源——矿物资源可再生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8.看看前面两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第一段:打比方第二段:作比较、列数字9.讨论交流:地球是渺小的,而且它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它是那么的容易破碎!如果它破碎了,我们能否到别的地方去?10.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这段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提出疑问,引出下文,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由破坏资源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过渡到对别的星球是否适合人类居住的说明。

11.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1)“至少”一词强调了目前的研究成果还只限于“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这个范围,“40万亿千米”以外的情况还不能确定。

(2)这句话用科研成果说明了什么?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简洁有力地证实了目前还找不到第二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12.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

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这句话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说明即使建造移民基地的设想能实现,也没有多少人能够去火星或月球上居住。

13.我们除了地球,别无去处!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

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结尾的作用是什么?结尾既是对全文内容的总结,同时又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升华了文章的主题,呼吁人类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子孙后代。

14.阅读方法解密:抓议论的段落(1)概念:议论是一种评析、论理的表述法。

在写作时,进行议论,宣扬观点、阐明理论,来影响读者。

(2)作用:议论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中,常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以起到揭示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

(3)运用:本文最后一段议论性的文字表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即呼吁人们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点明了主题。

15.观察图片16.“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这一结论是怎样一步一步得出的?结合课文内容,和同学交流。

(课后第2题)作者首先写宇航员介绍太空看地球美丽壮观的样子,通过列数字和同整个宇宙作比较的方法,说明地球是渺小的;然后通过地球是无私、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的典型事例,说明地球所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接着以“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的问题,用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说明人类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最后,宇航员的感叹令人为之一振,呼吁人们保护地球, 不能再破坏地球的资源了,进而得出结论,“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三、结构主旨1.课文结构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文意。

2.课文主旨本文采用科学小品文的形式,运用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介绍了地球虽然美丽,但在宇宙中是渺小的,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是适合人类生存的唯一星球,说明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3.一课一法一练:题目点明中心,亮出主要观点(1)主要观点就是作者在文章中所要表达的看法和主张。

自己的主要观点,我们往往利用题目直接点明。

本课题目“只有一个地球”简洁鲜明,使人见其题而知其旨,通俗易懂。

(2)练一练:细心的你有没有发现,垃圾箱上有不同符号,你知道它们的意义吗?是为了倡导大家自觉进行垃圾的分类的。

请结合自己平日观察到的现象,拟定一个题目,亮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试着写一写。

4.课堂小结同学们,保护地球,人人有责,希望你们都能用实际行动去保护我们的家园,保护我们美丽的地球!5.主题延伸读了本文,我们知道保护地球,保护地球资源刻不容缓,我要写出保护地球的宣传语,加入到地球保护者的行列之中。

(1)让水更清,让天更蓝,让花更艳,让我们的地球更美丽。

(2)生命只有一次,地球只有一个。

(3)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持续发展。

(4)爱护环境,保护地球,让我们用双手共同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四、课堂拓展推荐阅读:《地球万岁》《地球信箱》五、当堂检测板书设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