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教师的个人魅力来“征服”学生
古语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这是传统观点中的教师职能。
但是看看周围的教育,经常听到有教师说:“现在的学生怎么越来越难教了呢?”其实,因为科技的进步,知识的持续更新,学生的视野开阔,思维活跃等等方面的因素已对教师实行了重新定位。
教师如果还仅仅用有限的知识和权威的地位已经很难驾驭课堂了。
那么怎样让学生爱学习,把教育变得艺术化,那就是教师发挥个人魅力的时候了。
那么,怎样的魅力才能为新时期的教学所用呢。
我觉得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知识底蕴的魅力知识是无限的,那么我们既要通过它的这个特点来从事教学,同时要提醒自己持续完善自我。
我们从出生时起就持续地在学习,知识体系也持续地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得到更新和充实。
在学校受过专业培训的教师会发现走上实际的工作岗位时仅仅是课本所学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仍然需要结合实践给自己充电。
那么学生所满意的教师的知识底蕴应该包含两方面。
(一)高超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课堂教学展开的前提。
“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
”这个比喻形象地提出了对教师业务素质的要求。
首先,教师要有较强的课堂教学水平。
如讲课口齿清晰,用词准确精炼,能说流利的普通话,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水平,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有较好的板书水平,具有合理利用教具的水平等。
这些应该是不论是什么专业的教师都必备的基本的教学水平。
在向学生传授教材知识之前首先要自己先把教材“吃透”,充
分地实行分析和研究,思考出最简化、最生动的传授方法,有针对性地表现出不同主题的知识。
在课堂上要能把既定的知识拓展到激发思考的层面上,要让学生们能联系实际去体会和理解。
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力、使用力和创造力是新时期优秀教师的集中体现。
(二)拥有综合、全面的知识体系是吸引学生的重要条件。
随着教育革新的持续深入,学科与学科的互相渗透也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比如语言课程的学习,并不但仅是单词、句型的学习就充足的。
学语言必须要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背景、人文地理已是众所周知的道理。
学生会发现做英语题时还会做到数学题;做生物题时会用到化学反应。
所以当教师在实行了某一学科的专门进修后,并不意味着就能够丢弃其他学科的知识积累。
当英语老师在给学生讲解一篇关于洋流的阅读理解时,除了解释题目,更能帮学生了解什么是洋流,洋流形成的原因的话,学生的满足感就会增强,对教师的钦佩感也会油不过生。
当然,这对教师来说要求比较高,但是,我们都知道不管在什么时期,知识渊博的老师都是受到学生的欢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