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与问题.txt生活是过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
放得下的是曾经,放不下的是记忆。
无论我在哪里,我离你都只有一转身的距离。
金融市场是市场经济国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子市场,也是一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成熟的金融市场不仅能够满足各经济主体多元化、多层次的融资需求,而且对金融体系乃至经济体系的稳定、健康运行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金融市场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金融市场是指所有金融交易及资金融通的总和,狭义的金融市场是指进行金融产品买卖交易的场所。
通常所说的金融市场主要指后者,本文从狭义金融市场的角度对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
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金融市场有了长足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由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和期货市场等构成的,具有交易场所多层次、交易品种多样化和交易机制多元化等特征的金融市场体系,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支持国家宏观调控实施、推进国有企业和金融改革、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和维护金融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货币市场已成为中央银行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平台,也是各类金融机构调节资金头寸、管理流动性和进行资产投资的主要场所。
货币市场基准利率(Shibor)的培育和建设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提高自主定价能力,指导货币市场产品定价,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推进利率市场化。
近年来,在银行体系流动性偏多、货币信贷扩张压力较大、物价不断攀升的形势下,人民银行通过与存款准备金等对冲工具搭配使用,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加大回收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同时,缓解商业银行季节性支付清算压力。
2007年,人民银行累计发行中央银行票据4.07万亿元,正回购操作1.27万亿元。
通过中央银行票据和开展正回购操作当年收回银行体系流动性1.02万亿元,相当于2007年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共5.5个百分点冻结流动性的1/2。
2007年末,中央银行票据和正回购操作总余额达4.11万亿元。
2007年,金融机构在银行间市场债券回购累计成交44.8万亿元,同业拆借累计成交10.7万亿元,比2004年分别增加35.36万亿元和9.24万亿元。
银行间市场已成为金融机构调节资金头寸、管理流动性的主要场所。
(二)资本市场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和发展,市场规模不断壮大,交易品种不断丰富,市场运行的机制、制度不断完善,资源配置功能不断增强,优化了社会融资结构,推动了国有企业和金融改革,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2005年启动的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我国股票市场实现了全流通,为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奠定了基础,使我国资本市场在市场基础制度层面与国际市场接轨。
截至2007年末,沪、深两个证券交易所共有上市公司1550家,股票总市值达32.7万亿元,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140%,位列全球资本市场第三,新兴市场第一。
2007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融资4595.79亿元,位列全球第一;日均交易量1903亿元,是全球最为活跃的市场之一。
2007年末,债券市场中债券托管总额达12.33万亿元。
资本市场的发展,不仅扩大了直接融资规模,优化了融资结构和资源配置,也拓宽了居民投资渠道,丰富了居民投资品种,为居民提供了股票、债券、证券投资基金、权证、期货等多种理财工具。
我国非金融机构部门直接融资占其融资总量的比重由2004年的17.1%上升到2007年21.1%。
2007年末,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到346只,基金份额达2.23万亿元,基金总资产净值3.28万亿元。
(三)外汇市场随着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和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初步形成了外汇零售和银行间批发市场相结合,竞价和询价交易方式相补充,覆盖即期、远期和掉期等类型外汇交易工具的市场体系,为稳定人民币汇率起到基础性作用。
2007年,银行间外汇市场总成交2.26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6.51万亿元,相当于当年GDP的67%,比汇改前的2004年提高了55个百分点,相当于当年进出口贸易总值的104%,比2004年提高了86个百分点。
2007年,做市商交易量占银行间外汇市场总交易量的比重超过90%。
由于2005年7月我国汇率形成机制由单一盯住美元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尽管美元汇率持续走低,但人民币有效汇率并没有与人民币/美元汇率同步升值。
汇率改革到2007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13.31%。
汇率改革至2008年1月末,国际清算银行计算的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升值6.3%,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升值10%。
(四)黄金市场是国内发展较完善、与国际金融市场紧密联动金融市场。
我国黄金市场主要包括现货市场(上海黄金交易所)和期货市场(上海期货交易所)以及商业银行柜台市场,有现货及纸黄金、延期交割、期货、期权等衍生产品。
金融机构及产金、用金企业可以利用黄金延期交割、黄金期货、黄金期权套期保值,规避价格波动带来得风险。
个人投资者可以在各大商业银行进行纸黄金、黄金期货、黄金期权投资。
2007年,上海黄金交易所累计成交黄金1828.13吨,日均成交量为7.55吨。
因黄金市场的全球化和交易产品的同质性,我国黄金市场成为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的“急先锋”。
国内黄金市场价格与国际金融市场紧密联动,行情走势基本一致,国内外价差不断缩小。
2007年,国内外黄金价格的平均价差幅度为0.21元/克。
(五)期货市场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创新与发展增加了我国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为我国经济金融稳定发展提供了避险机制。
我国有3大商品期货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期货交易所和郑州期货交易所,交易品种涵盖了农产品、金属、能源、化工等四大领域,期货市场的交易规模不断扩大,现有交易品种的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2007年,3大期货市场成交总金额近40万亿元,占GDP的比重已上升到162%。
上海期货交易所橡胶期货和铜期货的交易量分别位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大连商品期货交易所玉米期货和大豆期货成交量均居世界第二位,郑州期货交易所白糖期货交易量位居世界第二位。
2006年9月8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在上海成立,标志着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诞生,是中国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的又一个里程碑。
二、我国金融市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一)金融市场市场规模较小,对外开放水平低,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占比低,国际影响较小。
我国金融市场规模较小,2007年6月末,国内债券市场余额为1.37万美元,占全球债券市场余额的2.58%;2007年末,我国沪深两个证券交易所总市值为4.48万美元,占全球股票市场总市值的7.38%,比纽约证券交易所低18.42个百分点。
2007年,沪深两个证券交易所股票成交金额为6.17万美元,占2007全球证券交易所股票成交金额的6.15%,比纽约证券交易所低22.95个百分点;我国黄金市场场内日均交易量相当于伦敦金银市场协会日均清算量的1.2%。
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水平较低,2007年末,在华外资银行资产总额占全国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2.4%,贷款余额占比为2.5%,存款余额占比为1%;外资保险公司总资产占比为4.3%,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占比为5.97%。
(二)金融市场发展不均衡,市场结构不合理,市场之间相互分割,缺乏联动。
金融市场发展不平衡、结构不合理的主要表现:一是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发展不平衡。
2004年至2007年,我国境内直接融资筹资额占同期银行贷款增加额的比例分别为 4.49%、2.05%、8.38%和21.95%,均不到银行贷款增加额的1/4,直接融资比例偏低,使金融风险过度集中于银行,不利于经济金融的稳定。
二是债券市场发展落后于股票市场,企业(公司)债券发展更加滞后。
2007年末,我国债券市场规模仅相当于股票市场的26.7%,远低于美国等国家的成熟市场,甚至低于韩国、印度等新兴市场。
而真正意义上的公司债券在我国债券市场总量中的占比仅为4.1%。
三是上市公司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比重过高,而民营企业比例偏低。
四是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滞后,金融期货产品尚未推出。
五是城乡金融发展不平衡。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入,其在农村乡镇的营业机构基本全部撤销。
在城市金融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农村金融市场却在萎缩。
目前,我国实行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造成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分割,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以及银行柜台债券市场分割。
由于人民币资本项目还没有实现自由兑换,使得本币市场与外汇市场分割,国内A股市场与国内B股市场分割,等等。
市场之间相互分割,缺乏必要的联动机制和套利机制,降低了我国金融市场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效率。
(三)Shibor的应用范围较小,形成机制还不完善,受现有市场制度和宏观经济环境影响较大。
Shibor经过一年多运行,以其为定价基准的金融产品越来越多,Shibor的基准地位初步确立,但距成为我国名副其实的基准利率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一是Shibor的应用局限在市场化产品定价上,银行业特别是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定价以及内部资金转移定价还没有与Shibor挂钩。
二是Shibor报价行的覆盖面有局限,Shibor的代表性不足。
目前,邮政储蓄银行以及省级农村信用联社均未参与报价。
三是Shibor的报价计算技术不够科学。
Shibor报价行的报价没有与成交量相联系,可能会产生随意报价行为。
Shibor生成采用取报价行的中间报价简单算术平均,而没有采用以成交量为权重的报价加权平均。
四是现有市场制度影响Shibor的基准性。
如现行的股票市场IPO申购制度,容易使一、二级市场之间产生巨大的无风险收益,引起社会资本的疯狂追逐,引发货币市场流动性剧烈波动,导致Shibor 波动幅度短期内大起大落,破坏了Shibor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五是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导致外汇占款的大量投放,不仅给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带来巨大压力,而且对Shibor的形成机制产生扭曲,不能科学反映国内资金供求状况。
(四)股票市场缺乏弹性,层次结构不合理,不能真实反映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大背景下,股票市场出现了大起大落。
2001年6月至2005年6月,我国股市持续48个月下跌,上证综指从2200多点下跌到998点。
而后由出现了持续28月的上涨,2007年10月16日上证综指达到6124.04点的历史高位。
随后开始震荡回落,在8个月内上证综指曾跌破2700点。
2008年上半年,上证综指累计跌幅高达48%。
股市的大起与大落都不利于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特别是大落时,投资者利益受损严重,打击投资者的信心,容易引起市场恐慌和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