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中华》教学目标:能够用热情、欢快、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爱我中华》。
能够体会歌曲所表达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对歌曲进行演唱形式的处理与再创作。
教材分析:歌曲《爱我中华》这首歌曲同学们都比较熟悉,但音域跨度较大,歌曲的准确演唱,歌曲情绪的把握仍然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对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是教学的重点。
教具准备:钢琴乐谱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学生在《爱我中华》的音乐声中走入教室二、引入课题1、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那么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呢?(出示课件)2、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播放一段“少数民族服饰展”片断,请同学们抢答他们分别属于哪个少数民族?将学生说的各种答案总结归纳,并对积极举手发言的同学以充分地肯定、鼓励和表扬。
师:这五十六个民族由于生活的地区环境等的不同,因此他们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也不同,所产生的歌舞音乐肯定也不相同。
那么,什么是歌舞音乐呢?(课件)二、课前的学习氛围、情绪的准备,歌曲的节奏、背景知识的准备。
(一)精彩导入激发兴趣师:2007年的10月24日,在我国的航空史有一件大事,大家知道是什么大事吗?生:“嫦娥一号”升空!师:2007年的10月24日“嫦娥一号”升空,搭载了三十一首优秀的中国歌曲,其中就有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爱我中华》。
(二)出示学习目标轻声高位置齐读学习目标(让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及其要求有所了解,轻声高位置又使学生作了发声的练习。
)(三)节奏练习——“动动我们的手”节奏练习利用节奏模与节奏小游戏的形式进行,对歌曲中的节奏进行练习。
(四)“幸运52”知识抢答——“动动我们的脑”多媒体出示问题歌曲《爱我中华》大家都很熟悉,请问是哪位歌唱家演唱的?(宋祖英)歌曲《爱我中华》的词曲作者是谁?(作词乔羽作曲徐沛东)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你知道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那个民族吗?人数最少的少数民族是哪个民族吗?(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最少的是珞巴族,只有3000人左右)二、激情参与(视唱):1、师:欣赏完这首美妙动听的乐曲,同学们想不想学唱这首歌曲呢?(想!)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学习这首歌,我们先来做一个小小的游戏:(课件3:动画)师:同学们请看屏幕,这个美丽的小公主在干什么呀?(答:唱唱跳跳,一副很开心的样子)师:你们觉得缺了点什么吗?(答:音乐)师:我们就看看配上什么音乐比较合适呢?(课件4:视唱谱+音乐+动画)2、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轻声哼唱:注意:(1)强调正确坐姿。
(2)可先放慢速度练习,较熟练后将速度还原。
(3)老师将其有休止符的地方用连音来弹奏,请学生感受效果有何不同?因此,演唱时应把握好连音与休止符的细致要求。
(4)唱“啦”,演唱时注意声音的弹性及气息的支持。
四、学唱歌曲:1 、师:除了我们以前了解过的汉族歌舞音乐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少数民族歌舞音乐等待着我们去了解,那么首先我们就来完整欣赏一首歌曲《爱我中华》,想不想听老师为大家演唱一遍啊?(想!)(课件)听后回答问题,并分别讲解:(1)歌曲的演唱形式:领唱、齐唱(2)歌曲的风格特点:少数民族音调2 、师:请同学们试着跟琴轻声哼唱一遍(或者二到三遍),可分为三部分哼唱,注意:a、休止符b、装饰音。
3 、引导学生发现前面的发声练习就在歌曲之中,由此分析此首歌曲的结构。
4 、教唱《爱我中华》一歌(1) 完整视唱旋律。
(2) 根据感觉分析的歌曲结构特点,分段学习此歌,特别注意B段衬词的演唱。
(音准)(3) 全体学生完整演唱此歌,注意:1、装饰音、修止符的运用。
2、控制整体音量。
3、高音时不要喊叫,注意声音强弱对比。
(4)请部分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竖笛练习。
(5)完全熟练以后,三段作对比,进行力度、表情、速度变化。
让学生感觉力度、表情、速度变化。
对音乐表现的影响。
分声部完整演唱。
请部分同学将以上竖笛练习曲为本歌曲作伴奏。
(或部分舞蹈队员伴舞)(6)通过学习《爱我中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一)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熟悉歌曲的旋律。
1、第一遍欣赏歌曲问题:用心去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用一个或几个形容词来描述一下你的感受。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热情”“奔放”“激昂”“欢快”“奋进”等等2、第二遍欣赏歌曲欣赏宋祖英维也纳现场演唱版的《爱我中华》问题:熟悉歌曲的旋律,仔细听一下歌曲中都出现了哪些演唱形式?歌曲的演唱形式有独唱、齐唱、轮唱、对唱合唱、重唱等等学生回答,老师总结:歌曲中出现了女声领唱,男女声合唱,男女声对唱等形式。
(二)读歌词(轻声高位置,再次让学生进行发声的练习)读歌词时可以以师生互动的形式进行:老师读第一部分,引导学生发声的方法和读歌词的情绪,学生读第二部分,师生共同读第三部分。
问题:1、关于歌曲中的反复记号2、你认为能表达歌曲中心的歌词是哪一句?(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三)作品分析师:我们欣赏了歌曲的旋律,读了歌曲的歌词,下面我们进一步了解一下这首歌曲。
看大屏幕,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生:《爱我中华》是一首表现爱国主义精神的歌曲。
歌中唱出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致、建设中华的豪情壮志,也唱出了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种语言汇成的一个共同思想——爱我中华。
歌曲为两段体结构。
歌曲吸收了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音乐素材创作而成,其中“咳啰咳啰咳啰咳啰”就有鲜明的民族语言特色,并具有舞蹈音乐的性质。
(四)歌曲《爱我中华》引入少数民族歌舞音乐简介,并欣赏部分民族歌舞音乐。
师:我们刚才学习了《爱我中华》这首歌,也基本熟悉了少数民族歌舞音乐的特点,那么我国的这些少数民族的歌舞音乐都分别有哪些特色呢?请看资料。
接下来我们就欣赏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歌舞音乐。
1、先请欣赏一段蒙古族歌舞音乐。
特色:热情、勇敢、节奏欢快。
举例:《娃哈哈》《掀起你的盖头来》等等。
2、维吾尔族:被誉为“歌舞民族”。
特色:开朗、奔放、造型优美、挺拔。
举例:《娃哈哈》《掀起你的盖头来》等等。
3、傣族:动作优美灵活有雕塑式的造型美。
举例:《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掀起你的盖头来》等等。
4、藏族:“弦子舞”一般用于慢板抒情音乐。
举例:《翻身农奴把歌唱》、《青藏高原》(五)欣赏由宋祖英演唱的《爱我中华》,全体学生进上步熟练此歌。
(六)歌曲的拓展师:同学们,下面的时间我们休息一下嗓子,老师要问大家一个有点严肃的问题,你爱自己的祖国吗?为什么?老师出示以下主题的图片:“美丽河山”“取消农业税”“两免一补”“嫦娥一号”“2008年奥运会”“四川抗震救灾”等师:我们的祖国有美丽的河山,国家的经济飞速发展,我们中间的很多学生都受到国家政策受益者,“嫦娥一号”的发射“2008年奥运会”都让我们为祖国而自豪。
“四川抗震救灾”的活动中,中华民族所表现的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也让祖国以她的儿女而骄傲。
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同学们让我们以热情、奔放、奋进的声音用同学们自己创作的演唱形式,把这首歌曲再来演唱一遍。
在热情的氛围中,利用学生自己创编的演唱形式完成作品。
教师进行小结。
(七)实践与创作1、听歌曲《牧歌》、《向往神鹰》,听完后谈感想,你认为它是那个民族的歌曲,为什么?你听过我国其他少数民族的歌曲吗?如:傣族、彝族、高山族等。
2、学生自由发言3、作业:学生课下在网上了解其他民族的特点与歌曲(八)、组织下课.教师总结:我们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个民族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命运,我们更应该团结起来。
教学反思:歌曲《爱我中华》是一首必唱歌曲。
歌曲的正确演唱,歌曲情绪的把握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始终以学生的聆听、感受、表现和创作为主线,让“热情”、“欢快”、“奔放”、“奋进”的情绪充满了课堂。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学习音乐,感受音乐。
本节课剔除了繁杂的历史背景,剔除了与教学目标关系不密切的多媒体短片,基本节奏练习和发声练习都在游戏和互动中悄悄的进行了,让学生尽情的唱,变换形式的唱,再创作的唱,从而突出了唱歌课的的特点,顺利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效果良好。
《我的中国心》一、学习目标:1、品味歌词语言2、体会爱国情感二、学习重点、难点:赏歌词三、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四、学习方法:朗读法、讨论法、直观法、情感熏陶法五、学习过程: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导入语:同学们,时光的车轮即将驶过2004年,让我们回首往事,今年我们国家发生的哪件事最令你难忘?在第二十八届奥运会上,我国的运动健儿奋勇拼搏,夺取了32枚金牌,令全世界对我们中国刮目相看。
同学们,如果老师让你们看一张奥运健儿的照片,你最想看见谁?他是谁?你们佩服他吗?为什么?你们想不想看他夺冠的精彩场面。
(播放刘翔夺冠的录像)在奥运赛场上,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一次次奏响,当鲜艳的五星红旗一次次冉冉升起时,奥运健儿在领奖台上的身姿将永远定格在亿万中国人的心中,让我们重温那激动人心的场面。
放国歌,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老师从同学们的发言中可以看出,同学们非常爱国,但是你们知道吗?每当这个时候,身在海外的那些华人、华侨更是激情满怀、热泪盈眶,这是因为所有的中国人都有一颗中国心。
(出示课题:我的中国心)2、播放张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国心》。
3、过渡语:这首歌在1984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一经演唱,它那优美的旋律、深沉的情感就深深打动了亿万听众的心,,尤其是这首歌的歌词更是以其独特的形式表达了家国之思。
读来震撼人心,让人刻骨难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歌词《我的中国心》。
4、学法交流:通过师生交流,明确学习这首歌词的方法,交流学习方案,明确学什么?怎样学?(取大部分同学的意见)——读歌词、赏歌词、联现实、唱歌曲(二)读歌词1、明确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韵律;读出感情。
2、学生自主感情朗读歌词3、学生表演朗读4、学生齐读5、过渡语:通过朗读我们已经深深感受到这首歌词浓浓的爱国情感,而这种情感又是蕴含在字里行间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欣赏这首歌词。
(三)赏歌词1、析文本:①指导语:赏歌词主要是品味语言,你认为这首歌词哪些地方写得好,说说你的理由。
用得好的词,写得好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等都可以谈谈你的看法。
②学生讨论、探究、回答。
教师相机评点。
③过渡语: 欣赏完这首歌词的语言,接下来我们就来给这首歌词配上形象的画面。
请同学们任选一句歌词,发挥你的想象力,配上一到两幅画面,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
2、配画面①范例引导:欣赏《公元1997》的画面配置。
②学生讨论,合作教学设计>设计,为《我的中国心》配置画面。
③学生发言。
教师相机评点。
3、过渡语:《我的中国心》已经过去20年了,可是每当我们唱起这首歌仍然是热血沸腾、激情澎湃,这是因为它有强烈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