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检测原理
2. 标本采集与处理
2.1 受检者的准备
2.2 静脉采血
2.3 抗凝剂
2.4 标本处理
3. 试剂
3.1 试剂
3.2 校准血清
3.3 试剂与校准血清的稳定性
4. 仪器
5. 操作
6. 计算
7. 操作性能
7.1 精密度
7.2 准确度
7.3 灵敏度
7.4 可报告范围
7.5 特异性
7.6 干扰
8. 参考值
9. 临床意义
附录A: 参数
1. 检测原理
在碱性条件下,样品中的镁离子与二甲苯胺兰生成有色络合物,此产物在546nm波长有最大吸收,其吸收强度与血清中镁的含量成正比,再通过与同样处理的标准镁比较,经计算可求出血清镁的含量
2.标本采集与处理
2.1 受检者的准备:
病人空腹12h,不饮酒24h后采集血样。
体检对象抽血前应有两周的的正常状况记录。
注意有无应用影响测试项目的药物。
此外,对于体检者,采血的季节都应做相关记录,因为样本中各项目的含量有季节性变动,为了前后比较应在每年同一季节检验。
应嘱体检对象在抽血前24小时内不做剧烈运动。
2.2 静脉采血:
除非是卧床的病人,一般在采血时取坐位。
体位影响水分在血管内外的分布,会影响测试项目的浓度。
在采血前至少应静坐5分钟,一般从肘静脉取血,使用止血带的时间不超过1分钟,穿刺成功后立即松开止血带。
2.3 抗凝剂:
血浆使用肝素或EDTANa2(1mg/mL)作为抗凝剂。
2.4 标本处理:
血标本室温放置30min~45min后离心分离血清或血浆,在两小时内检测完毕;如两小时内不能检测完毕,将离心分离血清或血浆置洁净试管加盖2-8℃保存。
3.试剂
3.1 试剂:
本科使用湖南永和阳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Mg试剂盒,为液体单一试剂,各组分如下:
3.2 校准血清:
使用湖南永和阳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40项校准血清。
校准频次:
空白定标:每日需做试剂空白定标。
全点定标:试剂换批号使用时或质控结果超过规定的±2SD范围,需要全点定标。
3.3 试剂与校准血清的稳定性:
原包装试剂储存在2-8℃至标签所示失效日期。
试剂开瓶后,在仪器中至少可保存30天。
试剂储存在18-22℃稳定28天,试剂应避免污染。
试剂颜色为兰色,当试剂变色,按照试剂失效处理。
多项校准血清在2-8℃储存至标签所示失效日期,复溶后-20℃保存,可稳定一个月,只可冻融一次,避免反复冻融。
参见校准血清说明书。
试剂盒配备的水标准液在2-8℃储存至标签所示失效日期,开瓶后2-8℃储存避免污染,可稳定2个月。
4.仪器
KONELAB 30型号仪器。
性能:波长546nm,仪器测定吸光度的灵敏度应达到0.001ABS以上。
5.操作
样品为血清或肝素/EDTA抗凝血浆。
本法为比色法。
参数见后附,附录A。
试剂参数设置、定标操作以及样本检测常规操作,见仪器操作规程。
6.计算
A测定
C = ————×C o
A标准
式中:c——测定镁浓度,mmol/L;
A测定——标本管吸光度;
A标准——标准管吸光度;
C O——校准血清镁浓度,mmol/L;
7.操作性能
7.1 精密度:
批内CV< 0.21%,批间CV< 2.89%。
7.2 准确度:
检测结果的相对不准确度≤±10%。
7.3 灵敏度:
镁浓度为:2.00mmol/L时,显色吸光度为2.000~2.280。
7.4 可报告范围:
血清与试剂用量之比为1:100时,测定上限为2.00mmol/L。
7.5 特异性:
测量值在给定值的90%-110%范围内。
7.6 干扰:
内源性干扰物为Hb1000mg/ml、TG 2000mg/ml、BIL 30mg/ml、VitC 300mg/ml对测试结果无明显影响。
8.参考值
0.80~1.00mmol/L。
9.临床意义
镁试剂盒用于临床诊断血清或尿液中镁的含量。
适用于日立(HITACHI)、奥林帕斯(OLYMPUS)、贝克曼(BECKMAN)型等自动生化仪配套使用。
镁是许多细胞内酶的辅助因子,包括所有以ATP为底物的酶,因此对维持人体正常代谢有重要作用。
低镁血症会使神经肌肉和心脏的兴奋性升高,而高镁血症则可表现为拮抗神经冲动传递,导致肌肉无力。
许多疾病都伴随着镁代谢异常。
因此,测定镁的含量有助于对某些疾病的诊断。
肾功能不全、尿毒症、草酸中毒、关节炎、肺部疾病以及严重脱水均可导致血镁升高;而吸收不良、糖尿病、酸中毒昏迷、甲状腺机能亢进、急性胰腺炎等均可导致血镁降低。
附录A: 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