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必修三情景默写测试(答案)

必修三情景默写测试(答案)

必修三情景默写《蜀道难》1、《蜀道难》开篇以蜀地方言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

2、《蜀道难》的主旨句:,。

3、《蜀道难》中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

4、《蜀道难》运用夸张手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峻岭,不可逾越的句子,。

5、《蜀道难》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是因为:,。

6、《蜀道难》中引用“五丁开山”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的句子:,。

7、《蜀道难》中:“,两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

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难以越过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

9、《蜀道难》为我们渲染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的句子:,。

,。

10、《蜀道难》中用夸张手法极言山峰高耸入天,绝壁景色俏丽的句子是:,。

11、《蜀道难》中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景象:,。

12、《蜀道难》中写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语句:,,。

13、从《蜀道难》中“,,”表达诗人对功业难成的慨叹。

14、《蜀道难》中“,”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下文对人事的关注。

15、《蜀道难》中,不仅描写了蜀道奇异的自然景色,也通过“,”两句,写出了自己对剑阁防御的担忧。

16、《蜀道难》中,运用比喻、比拟等手法强化了蜀地政治形势的险要,向友人表明蜀地不可久留,用“,”规劝友人早离是非之地。

17、李白《蜀道难》中,“,”两句描写了飞流直下、瀑布喧嚣、水石激荡的动人场景。

18、李白《蜀道难》中,“,”两句,描写蜀道之高危,仿佛在星辰之间穿行,令人空自嗟叹。

19、李白《蜀道难》中,“,一句,写蜀道高险,使人听而变色;又用“”一句,写蜀道高险,让人望而生叹。

20、李白《蜀道难》中,通过描写人的动作和神态来衬托蜀道的高险的两句是《蜀道难》中“,”。

21、杜鹃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蜀道难》中“”一句渲染蜀道夜晚空寂苍凉的气氛;《琵琶行》中的“”表现了作者被贬江州内心的孤寂悲愁。

杜甫诗三首1、《秋兴八首(其一)》用双关手法,情景交融抒发故园之思的句子是,。

2、《秋兴八首(其一)》以枫叶凋零、秋气萧瑟寄寓诗人凄苦落寞情怀的诗句,。

3、《秋兴八首(其一)》以秋天长江和塞上风云为喻,表现时局动荡不安、国家命运黯淡的诗句是,。

4、《秋兴八首(其一)》借捣衣的声音来寄托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5、《秋兴八首》(其一)中“,”。

两句,写由秋天景物触动羁旅情思。

作者从云安到夔州苦苦挣扎了两年,孤舟不发,见丛菊再开,不禁再度流泪,心总牵挂着故园。

写得深沉含蓄,耐人寻味。

身在夔州,心系故园。

6、《秋兴八首》(其一)中“,”两句,在时序推移中叙写秋声。

傍晚时分天气更是萧瑟寒冷,冬日即将来临,人们在加紧赶制寒衣,白帝城高高的城楼上,晚风中传来急促的砧声,抒发了客子强烈的羁旅之情。

《咏怀古迹》1.《咏怀古迹》运用悲戚的想象,表现昭君的怨恨之情、思乡之情以及人生悲剧根源的句子是,。

2《咏怀古迹》中运用拟人,借山水形象蓄势,用以烘托昭君形象的诗句是,。

3、《咏怀古迹》借远嫁塞外的女子的乡土之思,吐露诗人自己飘零的故园之情的诗句是,。

4、《咏怀古迹》中凝练地写尽昭君一生悲剧的句子是,。

《登高》1、《登高》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2、《登高》道出郁积诗人心中自身苦和国运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3、《登高》中诗人远离故乡,又处暮年,表达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4、《登高》借落叶和江水来抒发光阴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5、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6、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是:7、.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

8、本诗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主旨句是,。

9、古诗文常以“风”为意象烘托意境,如杜甫《登高》中的“,”。

10、晚年的杜甫寄居夔州,秋日感怀,写下《登高》,其中一联,。

运用叠词,既写尽了眼前之景,也传达出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之情11、杜甫《登高》中,。

两句从时空角度着笔,将老病孤愁的情感融入雄阔高浑的对句之中,情景交融。

12、杜甫《登高》中“”一句,写出落叶飘零天边、纷纷扬扬的场景:酸悲苦、忧国忧民的情怀。

《琵琶行》1.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

2.联想是回忆的一种形式。

表象联想就是表象之间彼此互相引起的。

《琵琶行》中的一句“,”。

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3.“,”。

是《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4.古人常化用前人诗文为己用,如吴激《人月圆》中“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

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

“,”。

5.文中琵琶女年轻时人们对他的态度是百般追捧,而当她年老色衰之后则是:琶女独守空船的凄清心情的诗句是6.《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

来侧面描述说书人高超的造诣;《琵琶行》中也有类似情景,以表现琵琶女的高妙的演奏技艺的两句是“,”。

7.《琵琶行》中用“比”的手法,描摹琵琶乐音和旋律的变化,如表现急切而愉悦情调的句子是“嘈嘈切切错杂弹,”,表现旋律轻愉而流畅的句子是“”,表现热烈紧张场面的句子是“,”。

乐曲的终止也写得很好:“,。

”使听众继续沉浸在乐曲的境界里。

8.古诗文中常常有以酒为媒介抒发情感的名句,如白居易《琵琶行》“,”,表现出被贬而沦落天涯的孤独与无助的苦闷。

9.古代诗文中有许多今昔对比而感慨横生的名句,如白居易《琵琶行》“,。

”10.王家卫的电影从拍摄到公映时间周期长,他又对拍摄的内容隐讳莫深,会让人想起《琵琶行》中那两句“,”。

11.陆机《文赋》指出,写作的奥秘之一是“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白居易《琵琶行》的警策语是“,”。

12.古典文学中“月”往往表达一种寂寥之情、凄凉之感。

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醉不成欢惨将别,,,主人忘归客不发。

”月色朦胧迷离,恰似诗人当时的心境,这个“月”真切地表达了诗人离别时的悲凉心情。

13.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

《琵琶行》中的“,”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

14.有些人离家在外,一时生活不太如意,当偶然遇到和自己境遇相似的人时,往往会发出《琵琶行》中“,”的感喟。

15、在《琵琶行》的结尾,白居易用达自己对琵琶女演奏的曲调理解最深、动情最浓。

16、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感叹自己居住条件的名句是“,”。

17、白居易在《琵琶行》中“,”。

两句描绘乐曲渐至无声却似愁绪潜滋暗长的妙境。

18、白居易在《琵琶行》中“,”。

两句写昔日的琵琶女身价很高,引来了众多纨绔子弟的追捧。

19、李商隐的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表达了身不能共处,心却能相通的意思。

《琵琶行》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两句是: ,。

20.文中表现了琵琶女弹奏琵琶时余音袅袅、意韵无穷,起到了“无声”比“有声”更能引起读者共鸣的效果的两句诗是:,。

21.文中在琵琶声低沉徘徊,近似停顿之后,猛然爆发出一阵雄壮铿锵、激越昂扬的强音,将全曲推向高潮的句子是:,。

22.文中写尽了琵琶女沦落天涯后的悲伤:只有深夜可以梦回往昔的“荣光”,梦中哭醒后,涕泪纵横,污损了粉颜的两句是:,。

23.白居易著有绝句《夜筝》一诗,其中“弦凝指咽声停处”化用“,”两句诗。

24.文中说明偏僻之地粗俗的乡野音乐很难听,以此表现琵琶女技艺高超两句是:,。

25、文中运用侧面烘托方法描写琵琶女年轻时曾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

26、张先《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玉盘大小乱珠迸。

酒上妆面,花艳眉相并”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

27“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使用了顶针手法,白居易《琵琶行》“,。

”也运用了这种手法,写琵琶曲乐音暂时停顿,为曲终前的高潮蓄势。

28《琵琶行》中,白居易在描写琵琶女与五陵年少奏乐饮酒的奢华欢两句高度概括了琵琶女美好年华的悄然而逝。

29、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

白居易《琵琶》行中“,”两句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30、《琵琶行》中从听者感受的角度写乐曲声中止时的效果的两句是是,。

33、白居易《琵琶行》中“,”。

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李商隐诗两首1、《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

2、《锦瑟》一诗它表现的这种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的句子是“,”。

3、作者用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著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的句子是:“,”4、《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

5、李商隐《锦瑟》中“,”两句,分别运用了庄周和杜宇的典故,表现出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以及惆怅、迷惘之情。

《马嵬》《马嵬》主要运用对比手法,其中写出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两句,”。

从对比角度写___________________。

对比手法来警示后世,点明题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寡人之于国也》1.在《寡人之于国也》中,以对比手法揭露社会不平等,说明统治者无视百姓生死的语句是“,。

”2.梁惠王认为自己在治理国家上比邻国国君用心,但是结果却是:“,。

”《寡人之于国也》3.孟子以战争为喻,描述战争中士兵逃跑的距离有远有近的句子是:,。

4.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因时制宜、发展林业的主张:,。

5、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比孟子的,。

更深刻、生动、凝练、富有诗意,具有“点石成金”之妙。

《寡人之于国也》6.体现孟子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合理捕捞的句子是:,。

《寡人之于国也》7、《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以战设喻,用“,表述逃兵“弃甲曳兵而走”的两种情况。

8、《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两个否定句,强调了“王道之始”实行仁政在渔业方面的具体措施与效果。

9、百姓养生丧死无憾的具体生活状况是:,。

10、《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两句,指出了“五十者可以衣帛”的前提条件。

11、孟子认为,让70岁以上的老者吃上肉需要做到:,。

12、《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在说明了“养民”措施后,用“,”两句指出了教育民众的具体方法。

13、《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形象地论证民饥而死、民不加多的根源不在年成好坏,重在君王是否施行仁政,提出了,”的看法。

《劝学》1.荀子的《劝学》中,作者用“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比喻进行论证,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