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语》中的君子人格内涵探析

《论语》中的君子人格内涵探析

《论语》中的君子人格内涵探析
文献标识码:A
《论语》全面塑造了一种君子人格。

探讨《论语》中的君子人格内涵,有利于挖掘传统文化遗产,推进社会建设。

孔子将儒者分为圣人、君子、士三个人格层次。

士是一般儒者,圣人是道德修养的极高境界,君子人格是孔子着力提倡的道德修养。

作为“君子儒”典范的孔子具有高尚的君子人格。

“君子”见于《论语》107次。

孔子所谓君子包含两种:身份意义的君子,即有贵族身份而未必有道德学问的人;道德意义的君子,即非贵族身份而有道德学问的人。

《论语》中道德君子约出现39次。

现对《论语》中君子人格内涵略作探析。

一、尚德重仁,孝悌安乐
首先。

德是儒家君子人格的基本内涵与至高要求,“君子怀德”(《里仁》)。

其次。

仁义是君子人格的核心内涵。

作为道德标准的“仁”见于《论语》105次。

牟宗三说。

“仁为儒家哲学之中心,亦即中国哲学之中心”。

仁本质在“爱人”,即对人类的爱,包括积极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和消极的“己所不欲,勿施与人”(《颜渊》)。

孝悌是处理家族内部关系的要求。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
礼;祭之以礼。

”(《为政》)孝即孝顺、孝敬、孝养父母;悌指尊重兄长。

最后,“君子坦荡荡”(《述而》),“不忧不惧”(《颜渊》),安乐自得。

梁漱溟先生认为,乐为孔子生活最显著的态度,君子人格显著的特征目。

二、用礼贵和,恭让忠信
美国芬格兰特认为,人类的尊严在于礼仪。

君子是一尊神圣的礼器。

礼见于《论语》74次删,指礼仪、礼制。

有学者认为,儒家思想核心是礼。

孔子主张运用礼仪规范人的行为,“不学礼,无以立。

”(《季氏》)君子以仁为本,以礼为质,学礼立身。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雍也》),以礼约文;“君子和而不同”(《子路》),“礼之用,和为贵。

”(《学而》)用礼和谐恰当最可贵。

礼还利于养成恭、让、忠、信等道德,“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颜渊》)
三、重义轻利,改过徙义
义即适宜,指内心的道德约束。

即做事合于礼仪。

义见于《论语》24次。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卫灵公》),“义”是君子的修身原则和必备品质。

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
义”(《公冶长》),因态度恭敬、事上负责、施恩于民、役民合道而获君子美誉。

“行义以达其道”(《季氏》),“见
义不为,无勇也”(《为政》),行义有助于谋道,义勇关系密切。

“主忠信,徙义,崇德也。

”(《颜渊》)君子立足忠诚信实,勇于知错改过,循义行事。

四、好学笃行,进德修业
“学”见于《论语》64次。

即学习,接受新知识。

学习是进德修业的途径。

社会实践有助于成就人格。

首先,进德修业要立志好学。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u矩。

”《《为政》)孔子成就君子人格的过程是:十五立志学习→三十知礼而立→四十整理典籍执鞭育人而坚定仁心→五十学《易》而知晓天命→六十做官阅世而毁誉不惊→七十言行任性合礼而心仁合一。

而立志于学是起点。

其次。

进德修业应求实而戒主观。

“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子路》),“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克服随意揣测、绝对肯定、固执拘泥与自以为是等
弊病。

最后。

学习要学思结合。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子张》)以学为乐,学、习(练习、实践)、思结合,学习与出仕实践结合,重在笃行,丰
富君子人格内涵。

五、时、中恰当,文质彬彬
金景芳先生说,“时”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君子了解事物变化,能运用辩证观点适度处理问题。

孟子称“孔子,圣之时者也”。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中庸指既不过也非不及,而恰到好处。

孔子强调“无可无不可”(《雍也》),遇事立足实际灵活处理;“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君子重视培养人格内涵与外在表现,表里相宜。

六、慎独自律,“三畏”“三戒”
君子普于自律,立身处世心存敬畏。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季氏》),有敬畏心,并在不同阶段警惕美色、争斗、利益(得)等,“修己以敬”(《宪问》),自我砥砺以成就君子人格。

七、友道切磋,堪担重任
友道是悌道的延伸。

有益于君子切磋知识砥砺品性。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季氏》),美好品性可彼此助益。

“君子周而不比”(《为政》),“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卫灵公》)力戒结党营私,使气苟且,而以道义相尚。

曾子云“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
命”(《泰伯》),君子堪担重任,注重大节,为中流砥柱。

八、内省不疚,君子九思
自我反省是君子人格完善的必要途径,反思与问题意识可丰富人格内涵。

“君子不忧不惧”(《颜渊》),大任在肩,
气度豪迈,持续修养自身;“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言动举止时时内省。

总之,如顾颉刚先生在《春秋时代的孔子和汉代的孔子》中所言,《论语》的中心问题是在造成君子。

君子人格中尚德、用礼、重义、好学、时中、慎独、友道、内省等内涵,可供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和谐社会与学习型社会借鉴,对推进社会建设具有多方面启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