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心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幼儿心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幼儿心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录入:jiaoyu 2010-11-29 人气:2350一、选择1.在习惯化形成之后,如果换一个新的不同刺激,反映又会增强。

这是()。

A.习惯化B.去习惯化C.兴奋D.抑制2.幼儿期言语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发展()A.口头语言B.书面语言C.独白言语D.连贯言语3.学前儿童言语发生的准备主要表现在()A.说出最初的词和掌握其意义B.持续的自发的使用一些词C.儿童理解的言语大量增加D.说出词和理解词4.根据华生的观点,不属于原始情绪的情绪是( )A.怕B.怒C.悲D.爱5.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时期是( )A.0—1岁B.1—2岁C.2—3岁D.3—6岁6.5岁左右的儿童已能够借助一些小木棍进行简单的算术了,到了小学一年级,就可以摆脱小木棍进行口算,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是()A.从简单到复杂B.从凌乱到成体系C.从被动到主动D.从具体到抽象7.幼儿期的年龄范围是()。

A.2岁~4岁B.2岁~5岁C.3岁~6岁D.3岁~8岁8、情绪紧张和长期不愉快的儿童,其健康水平也会下降,甚至生理发育延滞,这说明()。

A.生理因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B.遗传因素对生理成熟的影响C.环境和教育对生理成熟的影响D.儿童心理发展对生理成熟的反作用9.婴儿感知觉的发展()。

A.是被动的过程B.是主动的、有选择性的心理过程C.过程非常缓慢D.成熟较晚10.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A.达尔文B.高尔顿C.华生D.施太伦11.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是指()。

A.人群中每个人的心理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B.人一生的心理发展并不是以相同的速率前进的C.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速率不同D.人一生各个阶段智力发展的速率不同12.皮亚杰把儿童的心理发展划分为()个阶段。

A.2 B.3 C.4 D.513.皮亚杰所说的守恒是指()。

A.客体永久性B.不论事物的形态如何变化,儿童都知道其本质是不变的C.物质的总能量是不变的D.物质的形态不会改变14.关于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条件叙述的正确的有A.环境不会影响生理成熟B.环境影响遗传物质因素的变化C.遗传物质及其后的生理发展制约着环境对儿童心理的影响D.对影响儿童心里发展的客观因素应作具体的和综合的分析15.学前儿童基本情绪的发展有A.哭B.笑C.恐惧D.依恋16.学前儿童的心理研究以研究时间为标准可分为哪几个类型A.纵向研究 B.分析研究C.差异研究D.横断研究17.幼儿的观察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那几个方面A.目的性B.持续性C..概括性D.观察方法的完善18、从心理物理学角度看,颜色视觉与颜色的哪几种特性有关A.明度B.色调C.饱和度D.对比度19.下面哪些是测量新生儿及幼小婴儿注意的指标A.觉醒状态B.习惯化C.心率变化D.瞳孔扩大E.吸吮抑制20、幼儿的无意想象有哪些特点A.想象的内容很逼真B.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C.想象的主题不稳定D.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E.以想象过程为满足21.儿童最初的想象表现为以下哪些特点A.简单的相似联想B.记忆表象在新情景下的复活C.没有情节的组合D.想象出现了有意性E.想象出现了逻辑性22.以下关于情绪和情感的叙述正确的有A.情绪是比较简单的体验,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东西B.情绪一般比较稳定,带有情境性C.情绪没有情感强烈,情绪有较多冲动性D.情绪比情感有较明显的外部表现二:简答:1.结合学前儿童词汇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谈谈如何促进儿童词汇的发展?答:学前儿童词汇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词汇数量的增加,词类范围的扩大,对词义理解的确切和加深等方面。

儿童最初掌握词时,往往对词的意义理解不确切,其有两个特点:(1)笼统。

幼小儿童对词的理解是笼统的,常常是一个词代表多种事物。

(2)非常具体。

幼小儿童对词的理解把词的含义理解的过宽或过窄。

3-5岁儿童常常自己造词,出现“造词现象”。

这是由于前两个原因所导致的。

但是幼儿对具体名词的理解基本上难以达到确切的概念水平。

针对儿童这种特点,应结合日常生活活动教孩子掌握词汇,这是最重要而幼小的途径2.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主要阶段有哪些?(1)、从出生到1岁,是原始的感知发展阶段.(2)、1岁到3岁,是知觉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过渡阶段。

(3)、3岁以后,是掌握知觉标准和观察力发展阶段。

3.3-6岁儿童记忆发展特点是什么(1)、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2)、记忆的理解和组织程度逐渐提高(3)、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4)、幼儿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4.成人在幼儿有意注意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成人在幼儿有意注意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第一:帮助幼儿明确的目的任务,产生有意注意的动机,即自觉地有目的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并且用意志努力去保持注意,第二,用语言组织幼儿的有意注意。

三:案例分析:在一次语言活动中,某教师给幼儿讲小猫钓鱼的故事。

为了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教师利用活动玩具猫和鱼作为教具。

她边有声有色、抑扬顿挫地讲解故事情节,边演示活动教具,同时伴随相关的轻音乐……假如你旁听了这节课,请用感知觉规律对这次活动进行分析、评价。

1.儿童心理学中的“儿童”是广义的,其年龄阶段一般是指()。

A.0~3岁B.3~6岁C.6"-"12岁D.0~18岁2.生活在当前信息社会时代的儿童,与生活在过去科技发展水平低下社会的儿童,在心理特点方面会有所差异,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具有()。

A.稳定性B.可变性C.阶段性D.顺序性3.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的研究指出,新生儿已有两种完全可以分辨清楚的情绪反应,即()。

A.愉快与惊奇B.愉快与悲伤C.愉快与厌恶D.愉快与不愉快4.根据我国现时通行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3-4岁儿童属于()。

A.先学前期B.幼儿中期C.幼儿初期D.幼儿晚期5.儿童个性形成的开始时期是()。

A.0~1岁B.1-3岁C.3~6岁D.6~12岁6.下列活动属于“言语过程”的是()。

A.听故事B.练习打字C.弹琴D.练声7.现在的幼儿与几十年以前的幼儿某些心理年龄特点,如思维的具体形象性、爱活动、爱游戏等基本相同。

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

A.可变性B.整体性C.阶段性D.稳定性8.有个孩子听到妈妈说:“你是好孩子。

”他说:“不,我是坏孩子。

”这说明这个孩子处于()。

A.关键期B.敏感期C.最佳期D.危机期9.在语言活动中,某小朋友认真地、完整地听完了老师讲的故事。

这说明该小朋友具有()。

A.注意的选择性B.注意的范围C.注意的稳定性D.注意的分配10。

人类短时记忆的广度为()。

A.5-+2个信息单位B.7+2个信息单位C.6+2个信息单位D.8+2个信息单位11.一个小女孩看到“夏景”说:“小姐姐坐在河边,天热,她想洗澡,她还想洗脸,因为脸上淌汗。

”这个小女孩的想像是()。

A.经验性想像B.情境性想像C.愿望性想像D.拟人化想像12.下列哪种活动反映了儿童的形象思维?()A.做游戏: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B.过家家:用玩具锅碗瓢盆做饭、吃饭C.给娃娃穿衣、喂奶D.儿童能算出2+3=513.根据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前读写”阶段主要完成的任务是()。

A.培养读写兴趣B.严格要求C.主要指出缺点和不足D.尽可能多识字14.婴幼儿的情绪发展形成主要依靠()。

A.感知觉的发展B.语言的发展C.自我意识的发展D.情绪气氛的熏陶15.幼儿最初社会性发生的标志是()。

A.诱发性微笑的出现B.不出声的笑C.出声的笑D.有差别的微笑的出现16.关于男女双性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男女双性化指一个人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行为特征B.男女双性化指一个人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特征C.双性化理论强调进行无性别歧视的儿童教育D.有研究表明,高智力成就是同糅合两性品质的男女双性化相联系的17.双生子爬楼梯实验说明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A.遗传素质B.家庭教育C.文化环境D.生理成熟18.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主要表现在()。

A.儿童个性发展上B.儿童智力发展上C√L童语言发展和感知觉方面D.儿童动作发展上19.根据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2-7岁儿童的思维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B.具体运算阶段C.前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20.“儿童心理发展等于遗传与环境的乘积”,这种观点是()。

A.相互作用论B.二因素论C.环境决定论D.遗传决定论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1.心理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2._______是3-4岁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他们主要是通过_______来掌握和学习别人的经验的。

3.同一分析器的各种感觉会因彼此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_______,分_______和_ ______两种。

4.幼儿有意注意的形成是与_______在幼儿行为调节中所起的作用密切相关。

5.当要求幼儿记住某样东西时,他往往记住的是和这件东西一道出现的其他东西,这种现象叫做____ ___。

6.幼儿的想像是以_______为主,_______开始,以_______发展为主,_______开始发展。

7.幼儿的动作最初是从无意动作向有意动作发展,以后则是从以无意动作为主向以有意动作为主的方向发展,即服从_______规律。

8.亲子关系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亲子关系是指儿童早期与父母的情感关系,即_______;广义的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作用方式,即_______。

9.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有:高尔顿的“_______”;霍尔的“_______”;盖塞尔的_______。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工作记忆2.表象3.创造想像4.理智感5.性格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简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2.简述幼儿想像发展的一般趋势。

3.说明动机和需要的关系。

4.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作用是什么?五、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请论述幼儿的思维与幼儿活动之间的关系,并请说明如何创设活动的环境。

2.试述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六、案例分析(共14分)孩子已经2岁零7个月了。

近些天,孩子的“言行举止”总是让妈妈弄不明白,究竟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妈妈的脑际。

前几天,妈妈和孩子一块坐在院子里乘凉,孩子看到深蓝的天幕上那如洗的圆月、调皮地眨巴着眼睛的星星,非常兴奋,和妈妈有说不完的话。

可小孩哪里知道劳累了一天的妈妈的心思。

妈妈说:“天黑了,该睡觉了……”“月亮为什么不睡觉?”“那星星为什么还眨眼睛?”孩子的反问让妈妈惊讶!妈妈和孩子一块到大街上,他极不愿意让妈妈拉他的手,总是那样不听话。

最让妈妈担心的是平坦的道路他不走,却偏偏一摇三晃地走那凸凸凹凹的地方,正如在饭桌上,本来会自己好好地用汤匙吃饭,却故意把米粒撒一饭桌,用手捡着放到嘴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