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面火灾事故的专项应急预案

地面火灾事故的专项应急预案

地面火灾事故的专项应急预案
地面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事故风险分析
事故的可能性、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事故的可能性、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见综合应急预案《不连沟煤矿事故风险分类统计表》。

2应急响应的基本原则
1)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和报告火警的义务;各单位有义务参加有组织的灭火救援。

2)坚持专门机构与员工相结合的原则。

救援队负责在火灾现场组织、指挥和实施灭火救援。

专职消防队和义务消防队积极配合,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

3)坚持平战结合的原则。

按照本预案规定的程序、方法和措施,定期组织综合实践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4)坚持统一指挥的原则。

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处理火灾事故,负责动员各方人力物力支援灭火。

5)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当有人受到火灾威胁时,应该首先营救他们。

6)坚持“积极抢救和保护财产”的原则。

在灭火的同时,迅速组织疏散,保护公共财产和个人财产,尽量减少火灾损失。

3应急组织和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与综合应急预案相同
3.2布连沟煤矿应急救援指挥部的职责与综合应急预案相同
4预防和预警
4.1危险源监控
4.1.1监控方法和危险源监控方法
充分运用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原则。

安监部门组织各专业部门定期对矿山地面安全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充分利用感烟报警、红外报警、视频监控报警等手段进行监控。

4.2预防措施
4.2.1根据消防管理规定,安全监督部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对矿井地面防火重点部位的检查,区队每周检查一次,班组每天巡视一次,岗位每班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和处理。

4.2.2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的运行状况,并按规定添加润滑油,避免摩擦过热引起火灾。

4.2.3所有重点防火部位应按规定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和必要的监控设施,并应合格、有效、好用。

4.2.4对重点防火部位的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所有受训人员都应知晓,岗位人员应规范操作。

4.3预警行动
作业部门收到火灾事故信息后,必须立即根据应急预案的要求研究确定应对方案,并通知相关部门采取相应行动,防止事故发生或采取措施,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

4.3.1预警条件
4.3.1绝缘线因使用时间长、老化和绝缘强度减弱而泄漏。

4.3.2电线因潮湿、高温和腐蚀而绝缘强度降低,并发生击穿和泄漏。

4.3.3在安装或维护过程中,不小心损坏了导体的绝缘层。

4.3.4电气设备对地绝缘损坏。

4.3.5着火点等处有点燃的可燃物。

5信息报告程序
与综合应急计划相同
6急救
与综合应急计划相同
6.1处置措施
6.1.1总指挥有权根据灭火需要决定下列事项;
1)利用各种水源;
2)切断电、可燃气体和液体的输送,限制烟点的使用;
3)划定警戒区,实施局部交通限制;
4)利用相邻建筑的相关设施;
5)拆除或损坏火灾现场附近的建筑物、构筑物,防止火势蔓延;
6)动员供水,
6.2.6公司机电管理部、机电队、机械运输队、后勤部门应加强配合,保证正常的供水和供电,保证消防工作的顺利进行。

6.2.7现场指挥员可根据现场情况,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各工作地点的灭火和应急救援,并及时向指挥部报告。

6.2.8火灾扑灭后,救援队和有关单位会同消防管理机构,封闭火灾现场,调查火
灾原因,核实火灾损失,查明事故责任。

6.2.9消除风险源。

进入应急救援和救灾现场时,参与单位和消防救援人员必须首先切断现场电源,排除一切隐患和危险,防止不必要的伤亡。

6.2.10先救人。

消防救援人员应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和器材,迅速抢救火灾现场的伤员和被围困人员,并将伤员转移到现场其他安全或医疗人员处,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6.2.11灭火前的控制。

消防专业组织和人员要有统一的指挥和行动,按照灭火预案和程序采取先控制后灭火的方法,使用各种专业设备、器材和器材灭火,消除火灾事故隐患。

6.2.12财产转让
为防止物资和财产损失,灭火时应转移财产,贵重物资和财产应办理登记和移交手续。

6.2.13救援保证
各协作单位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确保一线专职消防员的顺利推进。

7紧急支持
消防水源、干粉灭火器、个人防护用品、拆除工具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