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教师资格考试作文万能模板+高分作文范例

2020年教师资格考试作文万能模板+高分作文范例

2020年教师资格考试作文万能模板+高分作文范例三、教育论文(议论文)的写作(一)文章的题目要先声夺人文章的题目恰如人的眼睛,眼睛清澈有神,顾盼生辉,整个人都会熠熠放光。

文章也一样,恰如其分的题目会大大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使用一下方法可以使题目更加有吸引力。

1、诗句套改法为师者,当日三省吾身师者慎独2、歌词搬借法隐形翅膀助我起飞---做教师,我准备好了教育不是小买卖-----做一位专家型教师3、俗语挪用法爱要说出来——春风化雨也有声(二)概述性语言来摆明观点常规写法:文章的开头要提出中心观点。

具体做法是:概括材料、提出观点。

注意:要关注文章要点:标题语、概括语、限示语、对象语、篇章语、主旨语、过度语、照应语、背景语、文字语忌:开头不能出现错误引文,不能出现有歧义的反问句、疑问句。

例:四颗糖果的故事一次,陶行知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同学,当即制止,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

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

没想到陶行知却给了他一颗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很准时,我却迟到了。

”王友惊疑地瞪大了眼睛。

陶行知又掏出第二颗糖对王友说:“这第二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停止了。

”接着,陶行知又掏出了第三颗糖“我调查过了,你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遵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王友感动极了,哭着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自己的同学……”陶行知这时笑了,马上掏出第四颗糖:“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颗糖……”要求:阅读完上面的短文后,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左右的议论文。

题目:用爱浇灌祖国的花朵概括材料的内容: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用四块糖果解决了争端,并使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提出观点: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议论类文章的开头除应简单引复述有关材料外,还可使用:1、排比法——借助一系列与观点一致的成排比,进而水到渠成得出中心论点。

如此,开篇即可让阅卷人感到一股迎面而来的不可遏止的气势;2010年,玉树楼塌地陷,正是勇敢的战士职责在胸奋勇当先,不顾自我安慰抢救灾民,中华大地不再呜咽;2010年,上海彩旗飘扬,正是坚强的世博工作者职责在胸,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才让国民不出国门就能走遍全世界;2010年,中华民族经历了大喜大悲,正是全国人民职责在胸,团结一致,不畏艰险冲向前方,才共度难关。

只有每个中华儿女都时刻铭记自己的职责,社会才能步步前进。

2、逆向驳斥法——在提出观点之前,先设置一反面观点,通过对之的简要批驳顺其自然地得出中心论点。

如此,会使阅卷人对本文所持观点先入为主、深信不疑,即便稍稍偏一点也会被掩盖过去;警察能只顾及个人利益而对坏人坏事视而不见吗?医生能只顾及个人利益而对垂死患者置之不理吗?战士能只顾及个人利益而对祖国的灾难撒手不管吗?答案是否定的。

同样,人民教师也要担当起教育、保护祖国花朵的重任。

3、哲理切入法——在阐述观点之前,先采用一句或一组与中心观点一致的哲理警句、名人名言作为引子。

如此,观点的得出就会有理有据、恰到好处。

自古以来,多少仁义之士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职责,为天下之危而忧,乃至洒热血以扶大厦。

岳飞,从小把“精忠报国”四字刻在背上,以用来时刻警醒自己;文天祥,面对敌国的侮辱和虐待誓死不屈,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光辉;杨靖宇,不屈服于日寇的淫威,死时肚里只有棉絮和草根。

作为新时期的人民教师,我们不需要抛头颅,洒热血,但份内的职责应牢记心间,并身体力行之。

(三)打开论证思路理清层次基本方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基本结构:列举法、总分法、纵深开掘法、正反对比法。

1.列举法:例:请就你的理解说说教师的责任。

不少于800字。

教师有责任使学校具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有责任模范地执行学校所有的规定和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法律、法规,并以符合伦理的方式处理所有的问题。

教师有责任成为所扮角色的模范,因为教师的行为应该蕴含对学生期望的价值观。

2.总分法:例:“教有法,而无定法”这句话说明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特点,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比一般劳动的创造性更要具有灵活性,请以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为论点,结合教育理论与实践,写一篇小论文。

字数不少于800字。

总体上讲教书育人工作具有创造性。

再分别从教育对象、教材内容、教学方法、课堂处理四个方面阐释。

纵深开掘:也叫逐层深入,一般是从小到大来说理论证。

如谈因材施教,可以先从自己班中孩子的因材施教开始,到全国统一思想,结合历史中的事例说明这一教育思想和做法的推广对社会的作用。

例:(1)2003年2月,南昌市一名15岁的初中生因迷恋电脑游戏而离家出走,竟然连续24天不到校上课,也不回家,整天泡在网吧里。

这些网吧24小时经营,提供“吃住?元一条龙”服务。

(2)山东德州一位16岁的少年玩遍当地网吧的游戏仍觉得不过瘾,竟从家中偷了4000元钱,先后赴津入沪“上档次”,周游了两个多月。

(3)武昌发生的7名青少年持刀抢劫案,造成2名学生重伤住院.他们抢到钱后,都用于玩游戏机.3名14岁的少年沉溺于玩游戏机,在近两个月时间盗窃作案十多起,盗得财物价值数十万元。

(4)2003年4月,南昌一位高三男生陷入网吧不能自拔,深夜猝死游戏机旁:6月,北京“蓝极速”网吧发生大火,24人死亡,13人受伤,且多为在校大学生,7月,香港一少年忘情游戏,一周不眠,魂断网吧。

(4)近日,又有报道说,一位14岁的少女同男友同吃同宿于网吧几个月,且已有孕在身,仍不知归家.至于网上交友离家出走被拐卖的消息更是屡见报端。

(5)在南京某高校附近的一条小巷子里,身着奇装异服,头发染得花花绿绿的年轻人常在一间小破屋里进进出出,据知情者说,那是一家地下网吧。

网吧内到处充满着呛得人喘不过气来的烟味,几个年轻人在漫不经心地上网,脏话从他们口中鱼贯而出。

(7)在北京朝阳区的一家网吧里,老板向顾客提供一张列有国外著名色情网站的域名列表。

在该网吧里,常常会看到几个中小学生正津津有味地欣赏一位金发裸女的躯体。

(8)“游戏机病”已像瘟疫一样在全国中小学中蔓延。

部分城市初步调查,至少有l O%的中小学生沉迷于玩游戏机,有的城市甚至达到20—30%。

一位多年主办未成年人犯罪的检察官说,2003年由于玩游戏引发的犯罪已占青少年犯罪的l O%。

(9)材料显示,目前全国网吧总数不少于20万家.在工商管理部门注册过的合法网吧,虽然混乱,还有规可循.而没有经过批准的地下网吧,也不在少数,那里面的问题就更多了。

这些网吧的存在,使求新而自控能力差、求异而辨别力低的中小学生们,误学误身,已经成为最大的受害群体。

(10)彻底根治网吧,并非易事。

管理不严、执法不严是疽结所在。

网吧的开办需要公安、丈化、工商三部门审批,三证俱全方可营业。

可由于职责不清,多头管理,结果是形不成合力,哪个部门都不负责。

目前,收费的有文化站、街道市容办、基层公安机关以及工商、税务部门,但不少部门收了费并没有管理,或是以罚代管。

请就以上的材料谈谈网瘾的危害以及解决方法。

800--1000字。

分析材料,发现网瘾的危害可以从个人、学校、社会这样逐层深入来说明。

网瘾首先会耽误个人的学习,进而危害身体,降低整体素质,最后影响整个人生的发展。

之后会败坏学校的风气,一代人的堕落会毁掉社会的前途。

正反对比:姬昌被委以大任封为西伯侯,治国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为周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南唐后主李煜本是风流才子,却被父亲误选为继承人,留下“可怜薄命作君王”的遗憾。

【示例】警察能只顾及个人利益而对坏人坏事视而不见吗?医生能只顾及个人利益而对垂死患者置之不理吗?战士能只顾及个人利益而对祖国的灾难撒手不管吗?答案是否定的。

同样,人民教师也要担当起教育、保护祖国花朵的重任。

(3)哲理切入法——在阐述观点之前,先采用一句或~组与中心观点~致的哲理警句、名人名言作为引子。

如此,观点的得出就会有理有据、恰到好处。

【示例】自古以来,多少仁义之士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职责,为天下之危而忧,乃至洒热血以扶大厦。

岳飞。

从小把“精忠报国”四字刻在背上,以用来时刻警醒自己;文天祥,面对敌国的侮辱和虐待誓死不屈,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光辉;杨靖宇,不屈服于日寇的淫威,死时肚里只有棉絮和草根。

作为新时期的人民教师,我们不需要抛头颅,酒热血,但份内的职责应牢记心间,并身体力行之。

3.打开论证思路理清层次基本方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基本结构:列举法、总分法、纵深开掘法、正反对比法。

(1)列举法【示例】就你的理解说说教师的责任。

不少于800字。

教师有责任使学校具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有责任模范地执行学校所有的规定和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法律、法规,并以符合伦理的方式处理所有的问题。

教师有责任成为所扮角色的模范,因为教师的行为应该蕴含对学生期望的价值观。

(2)总分法【示例】例:“教有法,而无定法”这句话说明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特点,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比一般劳动的创造性更要具有灵活性,请以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为论点,结合教育理论与实践。

写一篇小论文。

字数不少于800字。

总体上讲教书育人工作具有创造性。

再分别从教育对象、教材内容、教学方法、课堂处理四个方面阐释。

(3)纵深开掘也叫逐层深入,一般是从小到大来说理论证。

如谈因材施教,可以先从自己班中孩子的因材施教开始,到全国统一思想,结合历史中的事例说明这一教育思想和做法的推广对社会的作用。

四、语言表达1.准确:即用词恰当,表意明确准确是对语言运用质量上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它要求用词能完全表达概念的内涵,切合语境与对象,涉及运用词语、选择句式、选择语气等方面的要求。

准确用词要注意几个“符合”:(1)符合情境选择词语要注意情境的制约,写作中使用的词语都处在全篇或上下文的具体语境中,只有根据特定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才能准确地表达意思,同样的词语用于不同的语境效果迥然不同。

(2)造句通顺组句应依照一定语言的语法、逻辑规则进行,否则会出现语病。

应注意以下几点:句子结构要完整,词语搭配要稳妥,正确使用关联词语。

(3)符合对象仔细辨析同义词的基本意义和附加意义(包括风格、色彩和用法等)的同中之异,这有助于恰如其分地叙事写景、表情达意、释物明理。

2.鲜明:意图清晰。

态度明确。

鲜明,是语言运用的原则之一,具体指的是遣词造句语意明确,条理清楚,能够把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事物之间的复杂关系清晰告诉读者,给人以清晰的印象。

表达的时候要色彩(感情色彩、事物的形象色彩)分明,观点明确。

(1)恰当选用词语在通常情况下,尽量不要使用表意模糊的词语来表情达意。

尽可能少用“可能”、“大概”、“也许”、“左右”等不确定的词来表明态度与观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