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设计的版面设计
• “比例”的形式法则,自古在数学及哲学领域里有许多学 者研究、探讨过。 • 其中,自古希腊以来就被应用于艺术作品的黄金分割率是 最有名的比例法则,它的比例是l:1.618 或 5:8 、8: 13 等。( 平面矩形的宽高之比 )。
2、垂力 本指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
在版面设计中,重力的视觉感受是由位置决定的。当 图像字体位于整个构图的中心部位或中心的垂直轴线上时, 它们所具有的结构重力就小于当它们远离中轴线或中心点 时所具有的重力。 • 位于版面上半部分的形象常常能引起人们轻松、飘逸 和自由的想象,越是往上这种感觉就越强烈。而位于版面 下半部分的形象常常给人以压抑、束缚、沉重、稳定的感 受。这种视觉的特性是人的眼睛在垂直平面上受到重力影 响的内在经验感受。 • 同样,这种感觉也存在于左右两边。位于版面左半部 分的视觉形象有轻松、自由的舒适之感,位于右半部分的 则会使人感觉到紧密、沉重和稳固。
3、中心 在版面设计中,“中心”主要体现在视觉中心方面。
•
当我们在观看一条水平线时,即使不借助测量工具也 能容易地目测出它的中心位置,采用同样的方法目测出垂 直线的中心,称“视觉中心” 。 • 然后再用测量工具重新测出它的中心,称“几何中 心”。 • 通过测量比较不难看出,几何中心在视觉中心的下方, 即视觉中心偏高。常人看来,总是感觉几何中心太低,不 会是绝对的中心位置,只有视觉中心才感觉舒服,符合审 美要求。 • 这就是由于重力因素所导致的视错觉现象。
4、方向 在版面中,线带来的运动方面可以归纳为水平、垂直 和倾斜三种形式线的不同组合可以使版面设计呈现丰富生 动的效果。
5、均衡 在版面设计中,均衡的法则主要体现在构图形象的质 与量在视觉上所获得的平衡,并不是实际重量的均等。在 版面设计中,均衡的法则主要体现在构图形象的质与量在 视觉上所获得的平衡,并不是实际重量的均等。 采用“平衡”构图的设计,具有安定与稳定感.与对称形 式相比更为生动,能够引发观众的情感效应。
7、剪裁:照片通过剪裁修整可突出主题形象和控制版 面中人物形象的比重,以及照片本身的均衡变化。所谓相 同比重不仅指照片的面积,也指图片中形象的大小。
8、特写:对需重点突出的展示主题或展品形象,采 用局部放大的方法,进行具有较强视觉冲击力的特写处理。
二 、图表设计 展示中常用图表的形式来表明一些具体数据,进行分析、 类比,所以图表的设计就显得很重要。图表很直观、简洁、 明了,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图表形式 : 1 、线段或色块的长短、大小对比。 2 、坐标系的形式。 3 、百分比的形式。 4 、用色彩的明度和色相变化来表达事物的变化。 5 、文字和数字综合运用。
(7) 重复型 在版面上,将同一个展品、图形、重复编排、或律动 重复 , 提高其注目效果。
(8) 块状型 版面分割成深浅不同的色块 , 然后将信息要素编排 入每一个色块内 Hale Waihona Puke 构成一连串块与块相互对照的版面。
(9) 倾斜型 在用水平或垂直状的排列中 , 偶尔利用倾斜状的骨 架来进行编排 , 给人一种活泼、生动和强烈的不稳定感。
(10) 自由型 版面编排不拘泥于某种形式规定和限制 , 可充分发 挥想象力 , 把内容编排为新闻方式、请柬方式等 , 给人
以随意感 , 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信息。
第三节 版面的构成元素
一 、 文字 文字既是语言信息的载体,同时又是视觉语言的符号。 文字不仅表达概念,也通过视觉的方式传递信息。文字在 版面设计中不仅仅局限于信息传达意义上的概念,而更是 一种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文字是版面设计中的核心元素, 是一种最直接的传达方式,仅仅依靠文字本身,而不借助 任何图像,也可做出很好的设计。 从广义上讲,文字本身也是一种图形,因而图形设计 的基本原理也适用于文字的表达,这些原理涉及形态构成、 空间、肌理、色彩、材料等诸多方面,而文字的图形化处 理,如果与我们日常经验中具有特定意义的视觉形式相联 系,将使信息的传递获得更为具体明确的效果。
6、对比 在版面设计中,利用对比法则,可以有效地突出重点 内容,强化视觉冲击力。 例如在同一版面上,利用展品、标题、图片、说明文字等 形象要素进行在位置、大小、粗细、方面、曲直、虚实、 动静、高低、宽窄、竖横、直斜、高低、上下、多少、单 双、线面、左右、黑白、正反、刚柔、冷 暖、色彩、质 感等方面的对比,使画面充满活力。
5、中轴型 强调版面编排的均衡性,拟以中心轴线编排时,标题、 插图、文稿、标语、商标应齐向无形的中轴两侧等,但通 过中轴两侧的文字、字型、字数、字色等适度的对比,也 能呈现均衡而生动之感。
6、字图型 将插图编排在标题中间,会产生意外的新奇,从而使 标题和插图相得益彰,互相衬映,更加醒目。
2、标准型 对于图、文并茂的版面,人们习惯看图说文,故可利 用图片吸引人的特点,将其编排在版面的最佳视域区,依 次再是标题,说明文、标语、商标、企业等。
3、重叠型 版面上可采用插图与插图或文字与文字重叠的形式, 使版面构成富有层次,更加生动活泼。
4、纵轴型 版面以偏左或偏右纵轴线分割,插图及文稿编排于纵 轴线的同一侧,从而使版面的一侧成纵直线,另一侧参差 不齐,纵轴型版面虽失去了画面的平衡感,但失衡反会引 人注意。
6 、方框图表格。
三 、辅助装饰元素 在版面添加装饰元素主要目的是在必要的时候 , 以 装饰的手段活跃版面 , 弥补版面的不足。 装饰采用的信样或其他装饰形式 , 必须在风格和格 调上与整个展示的风格格调保持一致。 版面的装饰要运用得当 , 恰到好处 , 宁可无装饰元 素 , 也不要滥用装饰元素。
展示设计的版面设计
第一节 版面设计的一般原理
一个正规的展示活动,展厅中版面的规格有一个统一 的标准,并根据展示的整体设计要求,对版面的色彩、排 列、文字等作统一的安排。在这个方案的前提下,再对版 面作具体的安排。 1、形质统一 不仅要注意版面中的传达内容的准确性,也要考虑版式的 形式与所传递内容的对应性或适合性,做到内容和形式的 统一。
2、轻重有序 根据展示版面的内容和主题要求,分门别类地依次整 理出各种不同的层面。 如主标题、副标 题、标语、说明文字、图片等。然后 在版面上精心编排大小、轻重、虚实主次等关系。使版面 中各构成布置做到轻重有序、主次有别。
3、美观大方 要研究视觉传达中点线面的性质,运用形式构成法则 来进行各种造型要素的经营或编排,并遵循生活中人们惯 常的视觉要求,设计出合理、舒适、优美的视觉流程。
2、背景:以背景烘托主体形象是传统的表现主题性格 的方法,给观者产生心理的暗示。展示设计中的信息传递 有时却避免背景,而强调客观的理性评价效果。 3、重复:将具体情景中的形象再单独展示于版面中, 以加深印象,并产生节奏与互映。这种手法多用于商贸展 示。
4、图解式照片:采用正面、侧面或分解式的展品形象照 片,把展品的性格和使用方法客观地展示出来。应注意版 面中展品的比例尺度的一致性。 5、视觉与视线:同一景物从不同的角度拍摄,会获得 不同的视感。如仰视能产生雄伟高大和亭亭玉立之感。平 凡的景象,若以不寻常的视角拍摄,往往能取得奇特的视 觉效果。平视角常常使景物显得自然。 6、奇特形象:超现实的幻想造型和现实形象的变位重 组可形成奇异的情景,由此引发人的好奇心而给人深刻的 印象。模型、摄影镜头、暗房技术、电脑技术和拼贴合成 等是创造奇特形象的常用方法。
二、图像设计
1、主题:不同主题形象给人以各异的心理感受。 • 通常,人们的兴趣强度顺次为人物、动物、静物和风 景。 • 人物图像的兴趣强度顺次为眼睛、脸面、上身到全身。 • 此外,画面的调子也往往要配合主题表现,如高调: 高明度、高彩度部分占70%—80%的面积,有明快、高雅 之感,适合女性、儿童等主题;低调:低明度、低彩度面 积约占2/3。有庄重、威严、神秘和古典的感觉。
4、整体统一 在版面设计中,应有相对统一的版面形态,相对统一 的空间位置,相对统一的组合变化手法,相对统一的材质 和工艺相对统一的照明和色彩关系等。以强化视觉力度或 版面的整体吸引力,避免琐碎无序 , 杂乱无章。
第二节 版面构成的形式原理
1、比例 比例又名比率。是指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数 量比率关系。 在版面设计中通常表现为: • 版面边框的长宽之比; • 文字图片等内容与版面的面积之比; • 文字与图片的关系之比; • 以及文字之间、图片之间的关系之比等等。 要获得良好的版面视觉效果,必须使为表现内容所形 成的形、色、线等素材之间具有良好的比例关系。
第四节 版面设计的构成方法和类型 1、标题型 版面以标题为先,顺应和满足人们“看书看皮 ( 封 面 )、看报看题”的基本习惯,而后顺着视觉流程依次是 插图、说明文、标语、商标、企业等。 标题通常放在正文前面,有时也可作通栏处理或置于 其他的位置。 标题无论放于何处都要保持应有的视觉力度,一般多 以大字或周围留空白等各种强调的手法来衬托突出标题。 如标题压图等,常运用色彩、明暗、凹凸和肌理等手法来 增强字与图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