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届浙江省名校高考化学经典试题

2021届浙江省名校高考化学经典试题

2021届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常温下,用0.1000mol·L-1的盐酸滴定20.00 mL 未知浓度的氨水,滴定曲线如图所示,滴加20. 00 mL 盐酸时所得溶液中c (Cl-)= c( NH4+)+c(NH3·H2O)+c( NH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点①溶液中c( NH4+)+c ( NH3·H2O)+c(NH3)=2c (Cl-)B.点②溶液中c( NH4+)=c (Cl-)C.点③溶液中c (Cl-)> c( H+)>c (NH4+)>c(OH-)D.该氨水的浓度为0.1000mol·L-12.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

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O和O生成CO2是吸热反应B.在该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C.CO和O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D.状态Ⅰ →状态Ⅲ表示CO与O2反应的过程3.短周期主族元素Q、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Q 的简单氢化物和其最高价含氧酸可形成盐,X 与Q 同周期且是该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Z-具有与氩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Y、Z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 与Z 的简单氢化物的水溶液均呈强酸性B.Y 单质常温下稳定不跟酸碱反应C.简单氢化物的沸点:Q<XD.Y 与Z 的一种化合物是高温结构陶瓷材料4.科学家利用电解NaB(OH)4溶液制备H3BO3的工作原理如下图。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膜为阳离子交换膜B.N室中,进口和出口NaOH溶液的浓度:a%<b%C.电子从左边石墨电极流出,先后经过a、b、c膜流向右边石墨电极D.理论上每生成1molH3BO3,两极室共生成33.6L气体(标准状况)5.离子化合物O2[PtF6]的阴离子为[PtF6]-,可以通过反应O2+PtF6→O2[PtF6]得到。

则A.O2[PtF6]中只含离子键B.O2[PtF6]中氧元素化合价为+1C.反应中O2是氧化剂,PtF6是还原剂D.每生成1molO2PtF6转移1mol电子6.乙酸橙花酯是一种食用香料,其结构简式如图,关于该有机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分子式为C12H19O2;②不能发生银镜反应;③mol该有机物最多能与3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④它的同分异构体中不可能有酚类;⑤1mol该有机物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1mol NaOH;⑥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A.②④⑤B.①④⑤C.②③⑥D.②③④7.实验室进行下列实验时,一定不需要使用“沸石”的是A.制乙酸丁酯B.分馏石油C.制取乙烯D.溴乙烷的水解8.用ClCH2CH2OH和NaCN为原料可合成丙烯酸,相关化学用语表示错误的是()NaA.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的钠原子:2211B.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C.NaCN的电子式:D.丙烯酸的结构简式:CH3CH=CHCOOH9.某离子反应中涉及H2O、ClO-、NH4+、H+、N2、Cl-六种微粒。

其中ClO-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还原剂是Cl-B.反应后溶液的酸性明显增强C.消耗1mol还原剂,转移6 mol电子D.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10.W、X、Y、Z、R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元素的一种核素可用于鉴定文物年代,X 元素的一种单质可作为饮用水消毒剂,Y元素的简单离子是同周期元素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的,Z元素和W元素同主族,R元素被称为“成盐元素”。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Y简单离子半径:X>YB.W、Z元素的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W>ZC.X元素和R元素形成的某种化合物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D.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Y元素和R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方法来制取单质Y11.HIO3是强酸,其水溶液是强氧化剂。

工业上,以KIO3为原料可制备HIO3。

某学习小组拟用如图装置制备碘酸。

M、N为惰性电极,ab、cd为交换膜。

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光伏电池的e极为负极,M极发生还原反应B.在标准状况下收集6720mLX和Y的混合气体时KIO3溶液减少3.6gC.Y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D.制备过程中要控制电压,避免生成HIO4等杂质12.下列有关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实验①用于实验室制备氯气B.实验②用于制备干燥的氨气C.实验③用于石油分馏制备汽油D.实验④用于制备乙酸乙酯13.证明溴乙烷与NaOH醇溶液共热发生的是消去反应,分别设计甲、乙、丙三个实验:(甲)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溴水,溶液颜色很快褪去.(乙)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过量稀硝酸,再滴入AgNO3溶液,有浅黄色沉淀生成.(丙)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颜色褪去.则上述实验可以达到目的是()A.甲B.乙C.丙D.都不行14.学习化学应有辩证的观点和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催化剂不参加化学反应B.醇和酸反应的产物未必是酯C.卤代烃的水解产物一定是醇D.醇脱水的反应都属于消去反应15.常温下,pH=3的HA溶液V1mL与pH=11的KOH溶液V2mL混合,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V1=V2,则反应后溶液的pH一定等于7B.若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则V1一定小于V2C.若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则V1一定大于V2D.若反应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液中一定存在c(H+)+c(OH-)=2×10-7mol·L-1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三草酸合铁(III)酸钾K3[Fe(C2O4)3]•3H2O(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91),为绿色晶体,易溶于水,难溶于酒精。

110℃下可完全失去结晶水,230℃时分解。

它还具有光敏性,光照下即发生分解,是制备活性铁催化剂的原料。

某化学小组制备该晶体,并测定其中铁的含量,进行如下实验:Ⅰ.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制备;①称取5g硫酸亚铁固体,放入到100mL的烧杯中,然后加15mL馏水和5~6滴稀硫酸,加热溶解后,再加入25mL饱和草酸溶液,搅拌加热至沸。

停止加热,静置,待析出固体后,抽滤、洗涤、干燥,得到FeC2O4•2H2O;②向草酸亚铁固体中加入饱和K2C2O4溶液10mL,40o C水浴加热,边搅拌边缓慢滴加20mL3%H2O2溶液,变为深棕色,检验Fe2+是否完全转化为Fe3+,若氧化不完全,再补加适量的H2O2溶液;③将溶液加热至沸,然后加入20mL饱和草酸溶液,沉淀立即溶解,溶液转为绿色。

趁热抽滤,滤液转入100mL烧杯中,加入95%乙醇25mL,混匀后冷却,可以看到烧杯底部有晶体析出。

晶体完全析出后,抽滤,用乙醇-丙酮混合液洗涤,置于暗处晾干即可。

(1)写出步骤①中,生成FeC2O4•2H2O晶体的化学方程式___。

检验FeC2O4•2H2O晶体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

(2)步骤②中检验Fe2+是否完全转化的操作为___。

(3)步骤③用乙醇-丙酮混合液洗涤,而不是用蒸馏水洗涤的原因是___。

Ⅱ.铁含量的测定:步骤一:称量5.00g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配制成250mL溶液。

步骤二:取所配溶液25.00mL于锥形瓶中,加稀H2SO4酸化,滴加KMnO4溶液至草酸根恰好全部氧化,MnO4-被还原成Mn2+,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逐渐加入锌粉,加热至黄色刚好消失,过滤、洗涤,将过滤及洗涤所得溶液收集到锥形瓶中,此时溶液仍呈酸性。

步骤三:用0.0100mol/LKMnO4溶液滴定步骤二所得溶液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20.02mL,滴定中MnO4-被还原成Mn2+。

步骤四:重复步骤二、步骤三操作,滴定消耗0.0100mol/LKMnO4溶液19.98mL。

(4)配制三草酸合铁酸钾溶液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_,___。

(5)写出步骤三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6)实验测得该晶体中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三、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7.高分子材料尼龙66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韧性、耐燃油性和阻燃、绝缘等特点,因此广泛应用于汽车、电气等工业中。

以下是生产尼龙66的一些途径。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

(2)B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3)反应①~④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有_______,反应⑥~⑨中,属于氧化反应的有_______。

(4)请写出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5)高分子材料尼龙66中含有结构片段,请写出反应⑩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6)某聚合物K的单体与A互为同分异构体,该单体核磁共振氢谱有三个峰,峰面积之比为1:2:3,且能与NaHCO3溶液反应,则聚合物K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

(7)聚乳酸()是一种生物可降解材料,已知羰基化合物可发生下述反应:(R′可以是烃基或H原子)。

用合成路线图表示用乙醇制备聚乳酸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四、综合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0分)18.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三位化学家,以表彰其对研究开发锂离子电池作出的卓越贡献。

LiFePO4、聚乙二醇、LiPF6、LiAsF6和LiCl等可作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1)Fe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

(2)Li、F、P、As四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

(3)乙二醇(HOCH2CH2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与丙醇(CH3CH2CH2OH)相近,但沸点高出100℃,原因是___。

(4)电池工作时,Li+沿聚乙二醇分子中的碳氧链迁移的过程如图甲所示(图中阴离子未画出)。

电解质LiPF6或LiAsF6的阴离子结构如图乙所示(X=P、As)。

①聚乙二醇分子中,碳、氧的杂化类型分别是___、___。

②从化学键角度看,Li+迁移过程发生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③PF6中P的配位数为___。

④相同条件,Li+在___(填“LiPF6”或“LiAsF6”)中迁移较快,原因是___。

(5)以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建立的坐标系可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称作原子分数坐标。

LiCl·3H2O 属正交晶系(长方体形)。

晶胞参数为0.72nm、1.0nm、0.56nm。

如图为沿x轴投影的品胞中所有Cl原子的分布图和原子分数坐标。

据此推断该晶胞中Cl原子的数目为___。

LiCl·3H2O的摩尔质量为Mg·mol-1,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LiCl·3H2O晶体的密度为___g·cm-3(列出计算表达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