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益生产的由来

精益生产的由来

上世纪8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位国际汽车计划组 (IMVP)的专家对以日本丰田公司为代表的汽车制造商进 行了为期十年的调查,发现日本汽车企业在生产管理方面 有许多独到的生产方式,正是这些生产方式的实施,使日 本汽车企业能通过低成本、高品质占领国际汽车市场,将 这些生产方式进行总结,并称之为“Lean Production , 简称LP”。
美国汽车业与丰田汽车业的发展比较
美国
-1896年杜里埃兄弟制造 并销售了13辆四轮汽车
-1908年共有485家汽车 制造商
-1914年福特汽车实现了 汽车流水线生产
-1928年通用公司雪佛兰 汽车年产量达到120万辆
丰田
-1896年丰田汽车的创始人丰田佐 吉刚刚发明了“丰田式木制织机” -1930年丰田喜一郎刚刚开始研究 开发汽车发动机
何谓精益生产?
概念二:
Just In Time
适品 ·适量 ·适时
简称JIT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为降低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提出“只在客户需要的时候,生产客户需 要数量的品种的产品”的口号,并生产过程中积极探索改 善,不断地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提高品质,成为世 界上最优秀的企业,对这种生产方式称之为“Just In Time ”,简称“JIT”。
精益生产的优势在哪里?
我们通过不同程度实施精益生产方式的 工厂业绩对看一下:
指标
各地区工厂
生产率(工时/车)
质量(缺陷/100辆车)
场地(平方英尺/车/年)
库存(8个样件/每天)
团队(占劳动力%)
工种轮换(0—无,4—高)
提案数/员工
缺勤率
组装自动化占工序的百分比(%)
日本完全精益 16.8 60 5.7 0.2 69 3.0 61.6 5.0 1.7
精益生产的由来
2020之为生产 方式只有三种,即:
单件手工生产方式 大量生产方式 精益生产方式
表1-1 单件、大批量、精益三种生产方式对比
项目 产品特点
设备和工装
单件生产方式
完全按照顾客要求 单件生产
大批量生产方式 标准化,品种单一
精益生产的原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市场需求多样化发展, 相应的要求工业生产向多品种、小批量的 方向发展,单品种、大批量的流水生产方 式的弱点就日渐明显了。为了适应这样的 时代要求,由日本丰田汽车公司首创了丰 田式生产方式(TPS),它就是精益生产的 原型。
精益生产的推广
自20世纪80年代起,世界各地的企业界、 学术界展开了对丰田生产方式的研究,其 中麻省理工学院数位国际汽车组织的专家 对丰田生产方式(Toyota Production System, 简称TPS)进行了长达五年的调查、研究和 分析,在1990年出版的论述精益生产的经 典著作《改变世界的机器》一书中,率先 提出了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的概念 ,受到了全世界制造业的关注和推广。
何谓精益生产?
概念三:
New Production System 新 ·生产 ·系统
简称NPS
上世纪八十年代,丰田公司的一些退休人员来到中国台 湾地区帮助一些企业推行丰田生产模式,为了使企业内的人 员能够转变观念,改变原来生产中的许多习惯性的做法,就 把要推行的丰田公司的这些做法称之为“New Production System”,简称“NPS”。
二十世纪初以福特为代表的北美和欧洲汽 车大批量生产方式已经非常成熟
日本汽车业在研究了美国汽车大批量生产 生方式后,结合自己的情况,利用自己的 生产方式,不断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欧洲汽车界人事担心随着汽车市场竞争愈 演愈烈,将无法抵制日本的冲击
精益生产的由来(背景)
在这种情况下制定了一个“国际汽车计划( IMVP)”—目的在于基准确定
-1933年在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设 立汽车部
-1936年丰田AA型轿车初次问世 -1937年丰田汽车正式成立,产量 只有4000辆
美国和丰田汽车生产历史比较
美国
-1950年美国工业劳动生 产率是日本的8-9倍
丰田
-1950年汽车制造业的差距 至少相差10倍
32年后-1982年
-每年人均生产汽车11.5辆 -每年人均生产汽车54.6辆
较粗略、多技能、 丰富 多技能
低 更低 更高 个性化的买方市场
制造业的历史
福特生产系统 •生产线大量生产 •大批量标准化产品 •工人掌握单一技术
丰田生产系统(TPS) •JIT生产(按客户需求品种和数量准时生产) •拉动生产 •强调生产数量和库存数量与市场匹配 •按照客户需求定制产品
精益生产的由来(背景)
世界各地50余位专家 --汽车公司、零部件公司、及政府基金资助 500万元(每家不超过5%) --调查:市场、产品开发、细节设计、协作 系统、单个工厂经营和最终产品的销售和 服务
精益生产由来(背景)
调查结果写入《改变世界的机器》。
精益生产的由来
工业制造生产方式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 个阶段,它们是单件生产方式、大批量 生产方式和精益生产方式。三者内容各 不相同,单件生产向大批量生产方式转 变被称为工业界的第一次革命,大批量 生产方式向精益生产方式转变被称为工 业界的第二次革命,见表1-1
精益生产方式
品种多样化、系列 化
通用、灵活、便宜 专用、高效、昂贵 柔性高、效率高
作业分工与作业内 容 对操作工人的要求
库存水平 制造成本 产品质量 所适应的市场
粗略、丰富
懂设计制造,有较 高的操作技能 高 高 低 缺少量的单件需求
细致、简单、重复
不需要高深的专业 技能 高 低 高 物资缺乏、供不应 求
北美部分精益 25.1 82 7.8 2.9 17 0.9 0.4 11.7 1.2
欧洲没有精益 36.2 97 7.8 2.0 0.6 1.9 0.4 12.1 3.1
我国企业所处的情况
从国内的制造型企业与国际精益企业相比 较的情况看来,我国企业需要改善的空间 更大。下面有一组数据,可供参考。与自 己的企业情况对照一下,看看是否也能达 到以下的数据标准。
反思~
精益生产的核心理念
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简称(LP)
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根据其在“国际汽车项目”研究中,基 于对日本丰田生产方式的研究和总结,于1990年提出的制 造模式。
什么是 精益生产
?
何谓精益生产?
概念一:
Lean Production 简称LP
精益 ·生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