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农信人决不放弃
作者:朱霞
来源:《中国农村金融》2014年第15期
16年风雨同舟,生死相依;16年相濡以沫,不离不弃。
他总在人前笑着,好似这一切的苦难都从未发生
从1998年妻子突患重病到现在,袁树敬已坚持了16年。
除了他自己,旁人无从体会这16年里他经历了些什么。
16年间,无数次有人劝他:你已经尽力了,放手吧!可他说,他从未想过放弃,也决不会放弃。
十万分之一的概率
1998年,袁树敬32岁,是湖南冷水江市信用联社的一名稽核员;妻子肖赛群28岁,两年前刚从冷水江市食品加工厂下岗。
某天,妻子突然感到关节疼痛,呼吸困难,全身乏力,还伴有高烧,起初以为是普通感冒,吃了药却总不见好。
袁树敬陪妻子到当地医院检查,医生认为是支气管炎,换了一家医院,又有医生说是肺心病。
如此辗转,妻子的病情反反复复,愈来愈严重。
由于关节疼痛和呼吸障碍,妻子经常整夜无法入眠,只能倚着被子半躺在床上。
袁树敬心疼妻子却无能为力,晚上从未敢睡踏实,一听到妻子的呻吟就起来给她按摩,陪她度过一个又一个漫漫长夜。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好几年。
因为这场“怪病”,一个原本温馨幸福的家庭彻底偏离了原来的“航道”。
饱受病痛折磨的妻子不仅做不了任何家务,脾气也越来越暴躁,动不动就冲袁树敬发火,他却从不“接招”,只是默默地照顾好妻儿的生活起居,一有空就扶妻子下楼散步——他们家在六楼,每走三级台阶,袁树敬就会停下来让妻子缓缓气,两个人小声说会儿话,再走三级台阶
2003年的一天,妻子又一次被紧急送往医院,医生再一次同情地告诉他:“可能没多少日子了,准备后事吧!”袁树敬却坚定地摇摇头,“我老婆她不会死的,我还没让她过上好日子,她怎么可能这么快就离开我和儿子?我不相信,我一定要弄清楚她得的到底是什么病,我一定要让她活下去!”
长沙“排得上号”的医院只剩下一家没去了。
袁树敬揣着岳父母仅剩的一点“棺材钱”,连夜带妻子坐火车去了长沙。
苍天有眼,这次专家终于给了他们一个十分肯定的答复:肖赛群患的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引发肺动脉高压和心脏衰竭。
专家还告诉他,因系统性红斑狼疮导致肺动脉高压和心脏衰竭的概率,是十万分之一。
不幸之中的幸运
不会上网的袁树敬开始利用网络了解关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知识。
他还买回了一大堆医学书籍,有空就仔细研读。
为缓解妻子的病痛,他学会了刮痧,学会了静脉注射,学会了专业按摩。
他安慰妻子:“老婆,我们找到病因就有办法了,只要对症下药,你的病一定能好!”其实,他何尝不是在用这句话安慰自己,给自己坚持下去的力量。
岳母体谅袁树敬“又要做儿,又要做女”的辛苦,拖着病体过来帮忙照顾女儿。
经过多年的病痛折磨,曾经年轻漂亮的肖赛群已经完全变了样:脸色灰暗,鼻翼两侧长满褐色的斑点;头发稀稀疏疏,只剩下不到原来的四分之一;牙齿掉了一多半,只有戴上假牙才能进食;全身上下长满红斑,由于输液太多,身体明显浮肿不知多少回,肖赛群想过放弃,她甚至央求年迈的老母亲帮她去买安眠药——她觉得这样对她,对这个家,特别是对为她日夜操劳的丈夫都是解脱。
知道女儿的心思,年逾七十的老母亲心如刀绞:“你要是走了,对得起树敬这么多年对你的付出吗?他是天底下最好的男人,你只有开开心心地活着,才对得起他呀”
冬日的一个夜晚,妻子又一次因病情危急被送到长沙的医院抢救,心跳微弱得只剩下每分钟26次。
三天三夜后她醒过来,发现丈夫身上的毛衣和外套都已被汗水浸透——这三天三夜,他一直在紧张地大声呼喊她的名字。
她活过来了,他却因为紧张和劳累过度晕死过去。
医生对她说:你很幸运,因为你嫁给了天底下最好的老公。
得了这种病,好些身为人夫者能带妻子到这样的大医院看上三四回就算不错了,你老公却坚持了这么多年!每次都是亲自送你来,又亲自接你回去,不让你受一点委屈。
下辈子的承诺
从2003年确诊,医生对她说“即使用最好的药,有最好的经济条件和最好的心情”,她最多也只能再活两年。
到现在,肖赛群已经走过了整整11个年头。
她觉得,是丈夫用无尽的爱给她换来了人世间的这些日子——“没有他,我的命早就没了。
”她笑,病容里溢满幸福,“这辈子我欠了他的,下辈子我一定还给他。
”
十多年来,肖赛群从不让丈夫给自己买新衣服。
她说,家里有妹妹送来的那几套睡衣就够了,穿着既舒服又自在。
她说,自己能活到今天已经很知足,每一天都像是恩赐。
如今,她最大的心愿不过是下楼去走一走,晒晒太阳,呼吸一口新鲜的空气。
直到现在,袁树敬的同事、亲友中还有很多并不清楚他家里的真实窘况。
在他们的印象中,袁树敬是一个非常开朗、友善、乐观、对工作认真负责的人。
调到毛易信用社工作后,袁树敬作为副主任经常要下乡去收贷款。
有一次为了清收一个“钉子户”的不良贷款,他和同事忙到晚上十二点还没回家,手机因为没电了打不通。
妻子担心他的安全,只好打电话给同事,说自己在等他回来吃晚饭。
“钉子户”得知袁主任一边惦记着病
重的妻子,一边却不得不守在他家里“蹲点收贷”后十分感动,主动把拖欠多年的贷款全部还清。
回到家里,袁树敬开心地对妻子说:“是你的电话打得好,贷款总算收回来了!”
在毛易信用社工作的三年里,袁树敬和同事们一起努力,使一个全市排名最末位的信用社成功跃居全市综合考核第一名。
同事们还记得,清理整顿信用代办站的那段时间,袁树敬为了把社里最大一个站——清塘信用站的账务问题查清楚,一个多月没有休假,白天和同事们出门收贷,晚上和周末就在家里查账,每天至少工作到晚上12点以后,硬是把这个站30多年的旧账全部重新记了一遍,最终查明是代办员把8000多元储户存款挪用了,为信用社挽回了损失。
那一个多月,袁树敬既要照顾病重的妻子,又要熬夜加班查账,不知道有多辛苦,可是,他从没在同事面前抱怨过。
认识他的人说,他是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好员工,他把男人做到了极致,做成了一种境界。
也有人说,他最难得的是那一份从容,再多的苦难也不曾妥协,总是把微笑和阳光写在脸庞。
袁树敬却觉得,这是他的责任——一个人活在世上,就要对社会负责,对单位负责,对家庭负责。
他总是用父母亲常说的一句话鼓励自己:“多做点事,累不死人。
”
其实,袁树敬的心里一直有一个心愿,那是他与妻子结婚时许下的承诺——每过5年他要带妻子出门旅游一次。
可如今这成了他此生最大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