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写好教学反思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浅谈写好教学反思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浅谈写好教学反思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摘要:教育反思是指教师以体会、感想、启示等形式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批判性思考。

是在记录教育事实基础上所进行的思考和判断。

写好教学反思应注意的问题:一、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吃透教材,对课上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一种估测。

二、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教师要努力建立起“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三、“提问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关键词:反思教育机智估测评价提问问题教育反思是指教师以体会、感想、启示等形式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批判性思考。

它不同于教育日志、教育叙事的一般性记录和白描式写作也不像教育案例研究有明确的问题发现、分析、解决线索,而是在记录教育事实基础上所进行的思考和判断。

如何写好教育反思,写好反思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谈谈写教学反思时可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反思作为人的一种思维习惯就如同我们人类吃饭、走路一样司空见惯,因为这是总结经验,为了更好的工作的一种本能的行为。

尤其是是作为教育工作者,更需要真诚的反思。

为了从本质上更深入了解反思,让我们先理解“教育机智”。

“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智力定向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各种表现,特别是对意外情况和偶发事件,能够及时作出灵敏的反应,并采取恰当措施以解决问题的特殊能力。

教育机智是建立在一定的教育科学理论和教育实践基础上的教育经验的升华,是教育科学理论和教育实践经验熔铸的合金。

教育机智实质就是教师观察的敏锐性、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意志的果断性等在教育工作中有机结合的表现,是教师优良心理品质和高超教育技能的概括,也是教师迅速地了解学生和机敏地影响学生的教育艺术。

而所谓“机制”是指事物内在规律与其外部事物的有机联系所形成的系统。

教育本身就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人、不同年龄的人、不同接受能力、不同的教材等等太多的不同,即使搞科研的专家总结出规律,在不断变化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必须联系实际机智灵活加以判断解决。

可见,教学反思应该是以学生为核心内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即教师发展学生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怎样解决,总结了哪些经验,值得老师们共勉。

一年来通过学习和实践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
一、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吃透教材,对课上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一种估测:哪些问题学生能独立解决,哪些问题需学生互相探讨或教师点拨,然后根据需要决定是否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并在具体操作时注意这样几
点:1.营造氛围,确定高质量的有探究价值的需讨论的问题,激发合作学习的兴趣。

2.科学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在小组合作之前要留足学生亲近文本、独立思考的时间,在学生对研究的问题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在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之际,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3.建立机制,教给方法,努力克服盲目无序、无意义、无效率的教学行为,提高小组合作的质量。

4.宏观调控,适时引导。

学生小组讨论时,教师并非无事可做,而应密切关注和把握小组讨论的进程及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控和点拨。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切不可让学生的思路刚刚打开就草草收场,使“讨论只流于表面形式”。

二、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教师要努力建立起“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从操作层面看,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关注学习的结果,更关注学习的过程。

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一定要慎重,要维护每一个学生的自尊心,不能简单或粗暴地否定,更不能不作评价,或是笼统地以一个“好”来表述;另一方面,鼓励赞赏的同时,还要从发展性的角度去评价,注意评价的客观性,启迪思维,拓展思路,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思考。

让学生对自己的结论有新的认识,在否定之否定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思辨能力。

三、“提问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教师怎样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维,从中发现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

知识的传授只是我们的一个目的,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策略,特别是让学生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应该更为重要。

也许只有这样才可能达到“学大于教”的境界。

(1)教学定位问题。

教学定位是否恰当,包括教学起点是否把握准,目标定位是正确、恰当,教材合理的设计意图是否得以体现;
(2)动态生成问题。

新课程把教学看作是师生积极互动的过程,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多了,对话也就多了,一系列教师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自然也多了。

面对这些生成的资源,教师需要从教学要求出发加以把握和利用,从而改变教学的预期行为,重新建构教学过程。

(3)教学设计问题。

教学设计是否科学,包括:①教学意图是否体现。

实际教学过程和效果有时与教学设计的意图相一致,但难免产生两者不相统一的情况,教学反思中
捕捉这类事件,无疑有助于完善日后的教学,积累教师自己的教学智慧。

②教学资源是否还需优化。

即有没有更理想的教学资源代替设计中的教学资源。

③教学的方式、方法是否还需优化;④教学效果是否良好。

教学总是有一定的目标指
向的,总是要达到一定的知识、情感等方面的要求的。

那么,教学是不是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的行为是不是产生了预期的变化?等等,这些都是教师在反思时需着重考虑的问题。

另外,要写好一份教学反思,还需注意:①把新课程理念作为反思的着眼点;②把相关经验和理论作为反思的重要参照。

总之,反思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教书育人,让我们抛开一切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的诱惑,积极吸取先进的课改成果,投身新课程改革的浪潮,让自己历史教育思想在反思中建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