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地理复习必备 气压带和风带课件

高三地理复习必备 气压带和风带课件


________风 ________风
3.季风的形成
气压带、风带移动―→季风形成
北半球冬季 ________风 ________风
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
气压带、风带 气候类型
典型分布区
______、______、 (1)赤道低压带 ________气候
马来群岛
答案:(1)高低纬之间受热不均 一 (2)地转偏向力 赤道低气压 副热带高气压 副极地 低气压 极地高气压 (3)标注略(B 为东北风,D 为西南风) (4)海陆热力性质 块 (5)7 月 副热带高气压 (6)标注略(东南风) (7)高温多雨
气压带和风带 1. 三圈环流的形成
说明:三圈环流是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引起大气 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
________沿岸、美
温带海洋性气
(2)__________ 候
洲太平洋沿岸等地

气压带、风带 气候类型
典型分布区
________沿岸、北
(3)________ 和
美洲的_气候 海、南美洲的智利

中部、非洲南端的
________ 2. 形 成 气 候 的 主 要 因 素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地形、洋流等。
第三步:东亚季风的形成。 不同季节气压中心的变化,形成了冬夏风向相反的风, 这种变化在东亚地区特别明显。读东亚地区海平面等压线 分布图所示(气压单位:百帕),回答下列问题。
(5)图中所示为________(1 月、7 月),________带被陆 地上的气压中心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
(6)根据气压分布情况,在甲处标出风向。 (7)从季风来源的纬度和海陆性质,我们可以得出此季 节甲地的气候特点为________。
名称
副热带 副极 极地 赤道低
高气压 地低气 高气 信风带 西风带 东风带 气压带
带 压带 压带
气流运 上升
动方向
下沉
高纬 低纬 高纬 上升 下沉
→低纬 →高纬 →低纬
问题探究:东亚季风的形成。 有些同学对于东亚季风环流的理解感到比较困难。实 际上,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如果与前边的知识联系起来,你 将会很轻松的掌握。下面我们通过下列现象探究东亚季风 形成过程。
第一步:三圈环流和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假如地表是均匀的,且地球不自转,引起大气运动 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这样在北半球会形成________个 大气环流图。 (2)假设地表是均匀的,引起大气运动的主要因素还包 括________。在两因素的作用下,全球就形成了带状分布 的气压带和风带。下图是北半球大气环流的情况,填写出 图中气压带的名称。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1.成因:由于________的差异,大陆增温和冷却的
速度快于海洋。
2.表现
季节
北半球夏季
北半球冬季
亚欧 (1)气压 大陆
亚洲____(印度 亚洲____(蒙古—
____)
西伯利亚____)
中心
北太 夏威夷________ 阿留申________
平洋
季节
北半球夏季
亚洲 东部 (2)风向 亚洲 南部
第 二讲
气压带和风带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 成因 :高低 纬度间 因获得 ________的不 同,产生 ________。
2.分布 (1)低纬环流:在赤道附近近地面受热气流上升形成 A________,并在 30°N 附近堆积下沉形成 C________。A 与 C 之间的近地面形成 B________。
气压带的成因类型有两种:
(1)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引起大气的膨胀上升或收缩下 沉,从而导致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区或高气压区的原因,称 为热力原因,如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
(2)由于气流运动造成的空气在一定区域内聚集辐合或 辐散,导致气压发生变化的原因称为动力原因。在近地面 气流辐合上升,气压降低,如副极地低气压带,气流辐散 下沉,气压升高,如副热带高气压带。
答案:一、1.太阳辐射 热量差异 2.1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东北信风带 2西南风 西风 极地高气压带 东北风 极地东 风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3.北移 南移
二、1.海陆热力性质 2.低亚 低压 高压 高压 高亚 低压 2东南 西北 西南 东北 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三、1.1热带雨林 亚马孙平原 刚果盆地 2西风带 西欧 3 副热带高气 压带 西风 带 地中海 美国西部 开普敦 2.太阳辐射 大气环流 海陆分布
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1)分布:气压带和风带在不同的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 表现形式,近年来,高考常涉及局部图和变式图的考查, 但大都离不开以下三种类型:
(2)季节移动:气压带、风带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而发生季节变化。就北半球而言,各气压带、风带位置大 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如下图所示:
3.气压带、风带的性质 地表各地在气压带和风带的控制下,气流的运动方向 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风带中气流的水平运动,二是气压 带中气流的垂直运动。气压带、风带的性质如下:
(2)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C 向高纬度流出的气流在地 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转成________,称 D 为盛行________; 它与 G________向低纬流动并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的 ________,即 F________气流相遇之后上升,在近地面形 成了 E________。
3.季节移动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 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________,冬季________,移 动约 5°。
A________带,C________带, E________带,G________带。
(3)确定气压带的分布之后,我们可以根据近地面风的 形成特点,确定风带。请在图中的 B、D 处画出风向。
第二步:海陆分布的影响。 (4)海洋和陆地的分布以及陆地上不同的地貌使得地表 不均匀。陆地和海洋之间存在的比热差异,在地理学上叫 做________的差异,在这种差异的影响下,陆地面积更大 的北半球气压带被陆地气压中心切断成________状分布, 从而形成一个个气压中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