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通过性和平顺性
22/106
Gcosβ
Gsinβ
G L2
β
汽车在纵坡上直线行 驶时,当坡度大到使重力 通过前(后)车轴接地中 心,而后(前)车轴上的 地面法向反作用力等于零 时,为汽车将发生纵翻的 临界值。
利用什么条件判断倾覆?
23/106
极限纵向坡度角:
G sin *hg G cos * L2
Gcosβ
三、汽车倾覆失效
汽车在侧坡上直线 行驶时,当坡度大到使 重力通过一侧车轮接地 中心,而另一侧车轮上 的地面法向反作用力等 于零时,为汽车将发生 侧翻的临界值。
利用什么条件判断倾覆?
21/106
极限侧向坡度角:
G sin *hg G cos * B / 2
tan B
2hg
有哪些影响因素?
va min
0.377 nemin r igi'i0
比如某些路段的缓速 通过等问题。
31/106
3、汽车车轮
①轮胎花纹 ②轮胎直径和宽度 ③轮胎气压 ④前轮距和后轮距 ⑤前轮和后轮的接地比压 ⑥从动轮和驱动轮
14/106
转弯通道圆
15/106
为什么汽车怕托底?
1)发动机油底壳和变速器底壳 2)三元催化器内部是陶瓷载体 3)油箱 4)制动油管 5)悬挂系统
怎样处理有车和人无法避 开时,怎样处理?
16/106
二、牵引支承通过性
支承通过性——描述汽车顺利通过松软路面 等的能力。
顶起失效:车辆中间底部的零部件 碰到地面而被顶住的现象。
触头或托尾失效:因车辆前端或尾 部触及地面而不能通过的现象。
几何参数:最小离地间隙、纵向通 过角、接近角、离去角。
7/106
最小离地间隙
3
1
2
h
能否改用大尺寸的轮圈 来提高通过性?
8/106
接近角
汽车满载静止时,汽车前端突出点向前轮所引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1)纵向倾覆 2)横向倾覆
2/106
6.1 汽车通过性
汽 车 通 过 性 : 汽 车 影响通过性的主
以 足够高的平均 车 要因素:汽车的
速 通 过 各 种 坏 路 和 支承-牵引参数
无路地带(如松软地 和几何参数;也
面、坎坷不平地段) 与汽车的其它使
和 各 种 障 碍 ( 陡 坡 、用性能(如动力性、
挂钩牵引力=土壤最大推力与车辙(土壤) 阻力之差。
5/106
一、轮廓通过性
间隙失效——与不规则路面的间隙不足而造成 汽车被托住而无法通过的现象。
顶起失效 触头失效 托尾失效
汽车通过性的几何参数是与防止间隙失效 有关的汽车本身的几何参数。
6/106
间隙失效及其几何参数
间隙失效:汽车因离地间隙不足而 被地面托住无法通过的现象。
Fx g Fz
满足牵引支承条件:
m gg ma g ma g( f i)
K m / ma / g ( f i) / g
对附着质量系数的具体要求。
与牵引系数的关系?
19/106
③车辆接地比压 指车轮对地面的单位压力。
此参数的具体意义体现在哪里? 汽车宽胎与窄胎相比有什么优点?
20/106
侧 坡 、 壕 沟 、 台 阶 、平顺性、机动性、
灌木丛、水障)的 能力。
稳定性、视野性) 有关。
3/106
①轮廓通过性——描述汽车通过坎坷不平路段 和障碍的能力。 ②支承通过性——描述汽车顺利通过松软路面 等的能力
4/106
车辆在松软地面上行驶时,驱动轮对地面施 加向后的水平力,使地面发生剪切变形,相 应的剪切力便形成了构成地面对汽车的推力。 当驱动轮对地面施加的水平力大于等于极限 剪切力时,引起车轮滑转。车轮压紧土壤等 松软支承物形成车辙阻力。
1
9/106
离去角
汽车满载静止时,汽车后端突出点向后轮引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2
10/106
纵向通过角 3
11/106
①最小离地间隙 ②接近角与离去角 ③纵向通过角 ④最小转弯半径和内轮差 ⑤转弯通道圆
这些参数的具体意义或 对汽车运用性能的影响 在哪里?
12/106
13/106
最小转弯半径和内轮差
Gsinβ
G L2
β
tan L2
hg
有哪些影响因素?
24/106
坡道侧滑失效
汽车在侧坡上,当 坡度大到使重力沿坡道 的分力大于汽车的附着 力时,为汽车将发生侧 滑的临界值。
与倾覆的关系? 判断条件?
25/106
极限侧滑侧坡度角:
此为何条件?
G sin G cos *
tan
有哪些影响因素?
具体原因?
28/106
当一侧车轮上的地面法向反作用力为0时,达
到极限状态,即临界车速为:
Fjl
G 12.96g
va2 R
Fz1
G 2
F jl hg B
Fz 2
G 2
F jl hg B
假设左侧车轮达到极限状态,即:
有哪些影响因素?
GB 2
F jl hg
vamax
6.48gBR (km/ h)
hg
静态分量为何 相等?
26/106
极限侧滑纵坡度角:
此为何条件?
G sin G cos *
Gcosβ L2
Gsinβ G
tan
β
有哪些影响因素?
与前面的结果一致,这两种 情况一样吗?
27/106
为何限制进弯车速? 弯道的设计中有什么特点?
汽车在高速圆周行 驶时,当车速或者转向 角度达到一定值时,汽 车也将发生侧翻。
车辆支承通过性的主要评价指标: ①附着质量 ②附着质量系数 ③车辆接地比压
17/106
①附着质量mμ 指轮式车辆驱动轴载质量mμ
②附着质量系数Kμ 为车辆附着质量mμ与总质量ma之比.
表明了什么? 是否反映了轴重分配的合理性? 轴重分配的合理性又有什么具体 的意义?
18/106
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
第六章 汽车通过性和汽车平顺性
6.1 汽车通过性 6.2 汽车行驶平顺性
1/106
汽车使用性能的主要指标——越野性、机动性
和稳定性
1)汽车最低离地间隙 2)接近角何离去角 3)纵向通过半径和最小转弯半径 4)前后轴荷分配 5)轮胎花纹及尺寸 6)轮胎对地面的单位压力 7)前后轮辙重合度 8)驱动轴数
载荷转移?
29/106
四、影响汽车通过性的因素
1、汽车的最大单位驱动力
Fx max G
( Ttqig i0T
Gr
)max
可以通过哪些方式 和方法实现?
30/106
2、汽车行驶车速
当汽车低速行驶时,土壤的剪切和车轮滑转的 倾向减少。因此在某些路段需要使用低速挡位。与 低速挡相对应的为传动系的最大传动比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