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2012——2013学年度上期期末考试试卷 2012 届 幼教计算机图文 专业《 语 文 》(时间70分钟)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脊.梁(j ǐ) 伺.候(sh ì) 耸峙.(zh ì) 约.鸡蛋(y ūe ) B 、篙.工(g āo ) 泯.灭(m ǐn ) 端倪.(n í) 国子监.(ji àn ) C 、累.坠(l ãi ) 兑.现(tu ì) 倘.使(sh àng ) 行.市(h áng ) D 、咂.摸(z ā) 黝.黑(y óu ) 棘.手(c ì) 越俎.代庖(z ǔ)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杀戳 国粹 钦定 灾殃 B 、编篡 敧侧 辞藻 嗜好 C 、翎毛 酣睡 妇儒 泯灭 D 、夔门 勒令 畛畦 香饵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你对生活的状况及别人的行为要求越少,你就 _______容易快快乐乐地过日子。

②钱钟书先生说,爱情是_____品,友谊是奢侈品。

③自信的人,并不是_______比别人强的人,而是对事情有把握,知道自己的存在价值,知道自己对环境有影响力的人。

A 、越 必需 处处B 、更 必需 处处C 、越 必须 到处D 、更 必须 到处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然不是最主要的部分。

B 、但是遗憾得很,我们至今还极其罕见这样的著作的问世。

C 、我在小时候就读过一些古人今人描述三峡的文字,三峡的景物对我一向是神往的。

D 、假使真有谁能够替他们决定,定下什么奴隶规则来,自然就“皇恩浩荡”了。

班级:姓名:装订线内不要答题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我的态度很鲜明,对你们的做法不赞一辞....,对你们的行为深恶痛绝。

B、广场上人们欢声雷动,口号声和欢呼声响遏行云....。

C、美国对别国的人权问题说三道四,对本国侵犯人权的行为却讳莫如深....。

D、春山饭店,素雅,纯净,使我怀念家乡那冰清玉洁....的水仙花。

6、下列句子用了几种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⑴北京人说: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

⑵那夹江两岸连绵起伏的高山,有的耸峙云霄;有的横枕江面;有的像虎豹迎面扑来,似已躲闪不及。

⑶风从她的指缝间抽出、飘散。

⑷人们羡慕牛马,发出“乱离人,不及太平犬”的叹息。

A、5种B、4种C、3种D、2种7、下列标点符号错误的一项是()A、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详的信息。

B、四十年万籁无声,忽然满耳都是还乡、还乡、还乡——你还记得吗?C、“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愤言而已,决心实行的不多见。

D、《鸿门宴》节选自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我们读完了这篇课文,却不知到何处才能找到《史记》?学校图书馆的书太少。

8、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与《离骚》并称为“风骚”。

它们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优秀传统的两大源头。

B、《古诗十九首》的出现,标志着五言诗体的成熟。

有“诗母”之称。

《诗品》说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C、宋代词坛上的婉约派以写闺情、离绪为主,代表词人有柳永、李清照等。

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代表词人有苏轼、辛弃疾等。

D、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与杜甫并称“李杜”。

杜甫,字子美,号放翁。

二者代表了唐代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两座高峰。

9、下列各项中加点字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供养....无主 B、九岁不行C、今齐地方..千里 D、约为婚姻..10、下列各项中与“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句式类型相同的一项是()A、忌不自信B、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C、急于星火D、吾属今为之虏矣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老舍代表作有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话剧_____________等。

2、“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诗句的作者是___________,作品出自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惟吾德馨。

”这是_________在《____________》中的名句。

4、计划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5、写出《水浒传》中三个好汉的名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律诗共八句,一、二两句为首联,三、四两句为__________,五、六两句为_________,七、八两句为尾联。

绝句共有四句,又叫“截句”。

八句以上的律诗称为排律。

7、万里悲秋常作客,___________________。

8、一骑红尘妃子笑,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又岂在朝朝暮暮。

10、_______________,千载谁堪伯仲间。

三、阅读题(30分)(一)石头的幻语言在我的记忆里,以丰富的石头为景点的地方不多。

即使有,也是支离破碎的。

在我没有游览过河南的云台山之前,我以为江苏境内的以钟乳石为景观的溶洞可以算是我看到的石头之最了。

然而,当我看过河南焦作市修武县境内云台山的石头之后,我对石头的认识一下子深厚了许多。

因为它们太深奥了,就像我们丰厚的人生,深奥得让你无法预知。

因为它们太壮观了,就像我们经历过的人生风景,壮观得不知道该怎样描述。

因为它们太有魅力了,那魅力无尽的美景让你感到无论用什么语言来描述都显得苍白。

云台山的色彩是迷人的。

单就石头的色彩就变化多姿,令我这支笨笔无法描述。

在灿烂的阳光直射下,正面是金色的,而背阴处又是灰褐色的,远看又是一片黑黑的剪影。

走到近处,色彩互相渗透融合,一抹青灰,一层赭红,一团蓝绿,一片麻黄,构成了令人称奇、令人感慨的画面。

我无法描绘它的形状,因为每一座岩石的姿态,从每一个不同的角度望去,都有不同。

在这里,丹崖、碧水和蓝天,经过简单的组合,就是一幅经典画卷;在这里,从岩壁里流出来的无论是瀑、泉、潭、溪,都能成趣相欢,蜿蜒通幽,令你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这里,任何一块石头,你都可以依形生意,为它们命名,随心所欲。

哪怕是一块微小的钟乳石,你都可以称它莲花,叫它玉柱。

只要你愿意,你可以给它起无数个名字,就像读《红楼梦》一样,有多少人读,就有多少个林黛玉和贾宝玉。

还有那五指峰、三秀石、峰丛岭,无不让游人感叹大自然的力量和功德。

我喜欢云台山那磅礴的气势,喜欢它那种不可一世的傲慢和尊严。

云台山的岩石,边缘清晰,线条流畅,厚薄均匀,一层层地重叠,整整齐齐地码放,犹如一页页厚纸装订成的大书。

在我看到它的一瞬间,我就有一种想要打开它的冲动。

我感觉这石头的书页里一定藏有文字,并且每一页都会有葱郁的绿树和烂漫的山花作为插图。

云台山是一座用石头史书砌成的城堡,深邃的岩缝里刻录着历史的沧桑,难怪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地质公园。

游完云台山,感触自己亲手抚摸过的每一块石头,一股从脚下升起的雄壮之气直灌头顶,给我一身伟岸、一身傲骨、一身勇气和一身力量。

我读出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读出了岩石的固执与坚硬,读出了天空的宽容,读出了时间的永恒。

但是,也有那么一刻,当我听见风声翻动沉重的书页,我仿佛听到了沙砾崩溅、地壳巨变时的悲壮吟咏。

这就是我对石头语言的认识,是我游览了云台山以后的感受。

1、游完云台山,为什么说我对石头的认识一下子深厚了许多?(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说:“云台山的色彩是迷人的。

”“迷人”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章第八段中所说的“傲慢和尊严”的含义是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全文,概括“我”游览了云台山以后的感受。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时是,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急击勿失!”1、选文中的“沛公”指的是()(3分)A、刘邦B、刘备C、刘秀D、刘勰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沛公欲王.(wáng)关中B、使子婴为.(wãi)相C、为.(wâi)击破沛公军D、范增说.(shuì)项羽曰3、对“沛公军霸上”中的“军”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军队B、军事C、驻军D、兵马4、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未得与项羽相见B、皆为龙虎,成五采C、旦日飨士卒D、贪于财货5、对“此天子气也”的句式类型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判断句B、省略句C、倒装句D、感叹句四、作文题(30分)题目:给ⅩⅩ老师的一封信要求:1、语言流畅态度端正结构合理格式正确2、字数:500字以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