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届韬奋杯全国出版社青年编校技能竞赛试题答案及详解

第一届韬奋杯全国出版社青年编校技能竞赛试题答案及详解

第一届韬奋杯全国出版社青年编校技能竞赛试题答案及详解(2007年)一、选择(15分)(一)单项选择1. B“斗”不是北斗的专名。

还有一个斗宿(二十八星宿之一),俗称南斗,也简称“斗”。

“斗转星移”中的“斗”,指的是“北斗”。

北斗一年四季,自转360度。

古代文人用“斗转星移”比喻时光流逝。

苏轼《前赤壁赋》:“月出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两句中的“斗”指的都是斗宿,而不是北斗。

2. CA.杖是别字,应作“仗”。

仗,兵器的总称。

一手举火把,一手拿武器,比喻公开抢劫的强盗行为。

B.域是别字,应作“蜮”。

蜮,传说中在水里暗中害人的怪物。

鬼蜮即鬼怪。

伎俩,不正当的手段,“鬼蜮伎俩”,阴险害人的手段,比喻用心险恶。

D. 卓是别字,应作“灼”。

灼,本义“火烧”,引申为明白、透彻。

灼见,正确而深刻的见解。

“灼见”是建立在“真知”基础上的,因而形成“真知灼见”这句成语。

卓,义为“高而直”,引申为“高明”,“卓见”即高明的见解。

“灼见”和“卓见”,含义是不同的。

3. D成分残缺,缺主语。

“通过技能竞赛”是介宾短语,不能做主语。

这是最常见的语法错误的一个类型。

可删去“使”字,让“我”做主语。

4. C前后语意不贯。

开头说“漓江四季,景色各异”,后面描述的却不是“四季景色”,而是“晨、暮、夜、雨”,前后语意脱节。

5. B不可以。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一条:著作权属于作者。

第十三条:两人以上合作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

没有参加创作的人,不能成为合作作者。

编辑加工属于编辑工作,不属于“合作作者”。

(二)多项选择1. ABCA.《广州湾租借条约》中的“广州湾”是湛江港的旧称。

B.火烧圆明园是1860年英法联军的罪行,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占北京之前40年。

C.能自由转动的圆形字盘是元代王祯设计的。

D.本项无知识性错误。

明长城东起何处?不少书刊断定“东起山海关”,山海关的导游也指着老龙头说:“这里就是长城的最东头。

”以讹传讹,许多人都认定“东起山海关”。

而实际上,山海关外还有长城,一直延申到鸭绿江畔的虎山。

2. ABDA. “埔东”应作“浦东”。

B. “基本”含义为“主要的”,“基本上不予收入”即大多数不予收入,它和“均予收入”是是矛盾的。

D.“截止”是不及物动词,后面不能带宾语。

应改作及物动词“截至”。

3. BCDB. 属种并列不当。

唐诗是古典文学的一部分。

c. 误用否定。

双重否定,就成了肯定。

“杜绝”和“不再”都是否定词,“杜绝……不再发生”就变成了肯定还会发生。

显然不是作者的本意。

D. 概念误用。

“消费基金”指用于满足社会和个人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那部分国民收入。

应该改为“大都中饱私囊”。

4. ADA. 词性误用,成分残缺。

“见识”是名词,不能作动词用。

“思考”是动词,后面要带宾语。

这个句子可以改为:几天的采访,使我们增长了许多见识,也思考了很多问题。

D. 量词名词搭配不当。

“颗颗”不能作为“心灵”的量词。

5. CDC.把连接号充做“到”字用,连接号应改作“到”或“至”。

D. 连接线过长,成了破折号,应改为一字线。

二、填空(15分)(一)1.湮没无闻湮,埋没。

“湮没无闻”比喻人才或事迹被埋没。

2.汗流浃背浃,音jiā(加),义为“透彻”。

“汗流浃背”原本用于形容极度惶恐或非常惭愧,即平常说的“出了一身冷汗”。

有两个典故:其一,《汉书·陈平传》:“上(汉文帝)益明习国家事,朝而问右丞相(周)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不知。

问:‘天下钱谷一岁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

汗出洽背,愧不能对。

”其二,《后汉书·伏皇后纪》:曹操专权,架空汉献帝。

一日,操“以事入见殿中,帝不任其愤,因曰:‘君若能相辅,则厚;不尔,幸垂恩相舍。

’操失色,俯仰求出。

旧仪,三公领兵朝见,令虎贲执刀挟之。

操出,顾左右,汗流浃背”。

3.偃旗息鼓偃(yǎn眼),本义“人倒地若卧”,引申为“隐匿”。

“偃旗息鼓”形容军队隐蔽行动,肃静无声。

4.少安毋躁少,暂时;安,徐缓;毋,不要;躁,急躁。

“少安毋躁”的意思是:耐心等待,不要急躁。

5.优哉游哉优,本义“饶”(吃饱了),引申为“有余”,又引申为“悠闲”。

“优哉游哉”形容从容不迫悠闲自得的样子。

(二)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凡合页表(占两个页码),必须从双页码跨至单页码。

3.“三个代表”是指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和要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4.新中国建立后的第一个国家出版行政机关是出版总署。

5.《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三)(每题1分)1.登上紫金山,城市的嘈(杂乱)杂戛然而止。

2.万里长江,一泻(急速地流)千里,东渐于海。

3.要做好校对工作,必须做到心无旁骛(追求、旁骛、杂念)。

4.LT集团经过20年的艰苦创业,终于跻(jī登,上升。

跻身,使自己上升到某个位置)身全球企业500强。

5.《××心得》出版的消息不胫(胫,小腿。

“不胫而走”是句成语,比喻事物不待推行就迅速传播流行)而走,王府井书店还没开门,读者就已经在门外排起了长龙。

三、辨误纠谬(30分)(一)纠正知识性错误(每题2分)1.改的不是“国号”而是“年号”。

2.王冕是元代人,卒于明朝建立前9年。

3. “金山寺”在镇江,西湖没有“金山寺”,应删去“和金山寺”。

4.苏秦主张“合纵”,张仪主张“连横”,“合纵”“连横”二词位置应互换。

5.既然自南向北,就不能“横穿”,而是“纵分”。

(二)诊治病句(每题2分)1.名词误用作动词。

“囹圄”是名词,不能作动词用。

可将“囹圄”改作动词“禁锢”。

2.语序不当。

“在写作技巧上”要移到“没有”前面,同时将“有新的开拓”中的“有”删去。

3.关联词误用。

这个句子没有转折关系,“虽然”、“但是”两个关联词和末句的“却”字均应删去。

4.主谓搭配不当。

主语“足迹”(脚印)跟谓语“徘徊”、“走过”搭配不起来。

可以将两个“足迹”改为“双脚”。

5.数量表达混乱。

“八百多人”怎么会有“几千条胳膊”?改法:删去“几千条胳膊”。

(三)注:括号中为正确答案1.李老师教导他的学生说,(:)“一定要采取实事求是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2.他们对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如:(应删)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可供继续探讨的问题。

3.请务必在汇款单上写清邮购者姓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政编码。

(,)(部队代号前要写明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名称)(本句并非注释文字,括号应删去)。

(,)在汇款单附言栏要注明所购书书名、册数。

4.那整版整版的所谓“传真”(“所谓传真”即“打引号的传真”,引号应删去),除了声色犬马的娱乐新闻,就是花样翻新的贩毒、诈骗、走私、绑架……(省略号应删去)之类,让人眼花缭乱。

5.本学期将开设《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五门课程。

(课程不能用书名号)6.她推开父亲,将我拉到远远的没人的地方,问我到底是谁让我这么干的?(。

不是疑问句)7.《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简称“庚辰本”(庚辰年,即乾隆25(二十五)年),又称“脂京本”,是清蒙古王府抄本。

8.记者从省传染病控制中心获悉,近几年来,我省狂犬病报告发病率上升,报告死亡率连续4年全国第1(应作第一)。

9.如果使用70(%)~75%的酒精,既能使构成细菌的蛋白质凝固,又能使酒精向内部渗透,从而彻底消毒杀菌。

10.据说,有种叫做“六0六”(六○六)的药物,是经过606次试验才成功的。

四、逻辑判断(10分)5处逻辑错误分别是:(1)“将近一年多”自相矛盾;(2)“第一部处女作”概念赘余或限制不当;(3)“远离祖国的边疆”误用“祖国”概念;(4)“解放军官兵和战士”并列不当;(5)“只要勤于笔耕,就一定能写出好作品”假言不当或条件关系错误(必要条件误作充分条件)。

五、辨字析义(12分)(一)1.睐义同视本义“瞳仁不正”。

引申为旁视、斜视。

“明眸善睐”中的“睐”即左顾右盼。

常作“视”的同义词,如“青睐”,正眼看人,表示对对方的喜爱或器重。

徕义同来,引申为“招致”《说文解字》:“亦来也。

”《玉篇》:“劳(慰劳)也。

”两种解释都对。

徕字有两音两义:音lái(来),义同来。

《楚辞·大招》有“魂魄归徕”句,“归徕”即归来。

引申为招致(使……来),如“招徕”。

音lài(赖),义为“慰劳、慰勉”。

古汉语有“劳徕”一词,“劳徕”即慰劳。

2.催相迫,使事物产生和变化力以快本义“相迫”(催促,催办),引申为使事物的产生和变化加快(催生,催眠,催化)。

摧抵,挫折、毁坏本义“折”(寒风摧树木),引申为“挫折”(摧折)、“毁坏”(摧毁)3.圯土桥圯,音yí(夷),义为“土桥”。

古代有“圯上老人传书”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大家都知道的秦末名士张良。

圮毁圮,音pī(劈),本义“毁”。

土己合体,会意为“毁”,这同古代的哲理有关系。

古代有句哲理名言:“物必自腐而虫生,土必质松而后坍毁。

”说的就是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己”在“圮”里表达的就是“内因”。

(二)1.再版附识识,音zhī(志),义为“记”。

“再版附识”即图书再版时作者写的后记之类文字,一般印在书末。

钱钟书的《管锥编》再版时写了篇后记,题为“再版识语”。

2.心广体胖胖,音pán(盘),义为“安泰舒适”。

心胸宽广,身体就安泰舒适。

3.欧风东渐渐,音jiān(兼),义为“习染”。

“欧风东渐”欧洲的风气影响东方。

六、断句释义(10分)【断句】乐在其中无处躲,订史删诗,元是圣人做。

神见添毫添足叵,点睛龙起点腮破。

信手丹黄宁复可?难得心安,怎解眉间锁。

句酌字斟还未妥,案头积稿又成垛。

【大意】描写一位老编辑认真加工书稿、句酌字斟的甘苦,精益求精、力求锦上添花的追求,以苦为乐、乐此不疲的精神。

“乐在其中无处躲”:叶老毕生从事编辑工作,从未萌生改行念头。

他说:“我爱了编辑这一行,而且莫名其妙地感到自豪。

”不是“无处躲”,而是从不躲。

为什么如此热爱编辑工作,因为:“订史删诗,元是圣人做”,编辑工作是神圣的事业。

“神见添毫添足叵”:“见”即现,“神见”,传神;“叵”,不可。

编辑加工要努力体现原作的风貌,切不可画蛇添足。

力争做到“画龙点睛”(点睛龙起),力避有损原作风貌(点腮破)。

叶老自问:“信手丹黄宁复可?”难道可以随心所欲地增删文字吗?不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