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践》教学大纲
Innovate Practice
课程代码:Z0000W40 总学时(理论+实践):
学分: 1.5 课程性质:必修
课程类别:课外实践先修课程:
面向专业:电信、通信、电科、计算机、生医开课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执笔:汪志勤审校:创新实践委员会
一、课程的地位与任务
《创新实践》课程是“实践育人”理念的具体实现方法,该课程也是促进专业学习的重要途径。
该课程涵盖的领域有学科竞赛、学生论文、学生专利、专业证书、软件著作权、学生科研立项、开放实验室项目等领域。
二、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根据《中国计量学院关于加强本科实践教学工作的实施意见》(量院[2011]65号)“实践教学活动各环节学分认定标准”,结合我院实际,在2014年5月起我院实施的《“创新实践”学分认定办法》基础上,制定学生培养计划当中的课外实践类的“创新实践”课程成绩评定办法。
一、创新实践课程成绩的构成
学生在校期间应完成专业培养计划中规定的课外实践类《创新实践》课程,课程成绩由学生参与科研实践、学科竞赛、学术论文、专利、创新性实验等相关教学环节获得。
具体成绩评定办法如下:
二、认定程序
1、成绩评定时间
每学期开学初对上一学期的课外实践类《创新实践》课程成绩进行评定,与综合测评工作同时进行。
2、成绩评定流程
1)学工办提供上一学期各项竞赛获奖资料,科技部负责统一登记;
2)初始汇总表下发班级,学生本人确认,并提交学院统一汇总之外的相关支撑材料复印件;
3)学生会科技部进行二次登记并确认;
4)学工办进行审核;
5)成绩录入;
6)有关资料交学院档案室存档。
3、成绩评定
成绩评定采取五级制,具体如下:
三、其他
1、本办法未涵盖的校级以上(不包括校级)赛事获奖的学分认定,须由获奖学生提交相关背景材料(包括获奖证书原件、比赛过程材料等),由学院创新实践委员会根据竞赛的水平及影响力审核认定。
2、本办法由中国计量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创新实践委员会负责解释。
3、本办法自2013级学生开始实施。
附:
表一:学科竞赛一览表
表二:学科竞赛环节评分标准
表三:信息工程学院学生相关技能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