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业内贸易理论

产业内贸易理论

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两端 需求
(二)规模经济论
• 20世纪70年代,格雷和戴维斯等人对发达 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进行了实证研究, 从中发现,产业内贸易主要发生在要素禀 赋相似的国家,产生的原因是规模经济和 产品差异之间的相互作用。 • 专业化 垄断
(三)需求偏好相似
• 瑞典经济学家林德提出了偏好相似理论。 偏好相似理论主要从需求的角度分析国际 贸易的原因,认为产业内贸易是由需求偏 好相似导致的。
3.将规模经济 的利益作为产 业内贸易利益 的来源
(二)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不足之处
使用的仍然是静态分析的 方法,这一点与传统贸易理 论是一样的。经济发展、收 入增长、价格变动 未看到生产的国际性。中 间产品越来越多的进入国 际商品流通领域,也促进 了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不足
有些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不存在规模收益递增
丰富发展阶段 20世纪70年代末,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 克鲁格曼等创立了新张伯伦模型,把张伯 伦的垄断竞争理论运用到产业内贸易领域。
.
理论研究阶段 里程碑—格鲁贝尔和劳埃德于 1975年编写的《产业内贸易: 差别化产品国际贸易的理论与 度量》
.
产业内贸易指数(ITT)

行业内贸易指数(index of intra-industrial trade)是用来测量国家间在同一个产业(即同类 产品)间进行贸易程度的指标: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产业 部门内差异产品的生产规 模也就越大,产业部门内 部分工就越发达,从而形 成差异产品的供给市场。
收入
需求结构
发生贸易
四、理论评述
A
积极意义
不足之处
B
Add Your Text
Add Your Text
(一)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积极意义
1.假定更符合实际, 自由竞争的市场是 不存在的 2.说明了需求因素和供 给因素一样是制约国际 贸易的重要因素,这实 际上是将李嘉图理论中 贸易利益等于国家利益 的隐含假设转化为供给 者与需求者均可受益的 假设 4.论证了国际 贸易的心理收 益,即不同需 求偏好的满足
各国同类企业 竞争
出口退税 进口优惠 母公司与子公司间
异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水平差异产品 技术差异产品
垂直差异产品
1.水平差异产业内贸易
水平差异是指产品特征组合方式的差异。如 烟草、香水、化妆品、服装等。差异产品在 牌号、规格、服务等特点上的不同,也正是 由于差异产品的这种不完全可替代性使得人 们对同类产品也产生了不同需求。
异质性
企业生产的产品具有区别 于其他同类产品的主观上 或客观上的特点,该种产 品间不能完全替代(尚可替 代),要素投入具有相似性。
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 • • • • • 运输成本(大宗商品) 季节性贸易 大量的转口贸易 相互倾销 政府的外贸政策 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
俄罗斯进口建材
削峰填谷 果蔬
统计数字上
ITT 1 - | X- M | X M

其中:X和M分别为某行业(或同类产品)的 出口值和进口值。ITT=0,表明无行业内贸易; ITT>0,则表明一国有行业内贸易,即一国会同时 进口和出口同一类产品,ITT越大,行业内贸易程 度越高。
三、理论内容
(一)产品差异论
同质性
价格、品质、效用都相 同的产品,产品之间可 以完全相互替代,即商 品需求的交叉弹性极高, 消费者对这类产品的消 费偏好完全一样
产业内贸易理论
高扬
目录
假设条件
A
B C 对我国发展的 现意义
发展阶段
理论内容
D
综合评述
传统贸易理论
互补
古典贸易理论:比较优势: 两利取重,两害取轻 新古典贸易理论:赫-俄模型(要素禀赋论): 出口充裕要素密集产品 进口稀缺要素密集产品
相悖:20世纪60年代
• 国际贸易大多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而不 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 • 发达国家间的贸易,又出现了既进口又出 口同类产品的现象
需求:消费者偏好
2.技术差异产业内贸易
技术差异是指新产 品出现带来的差异。处 于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 段的同类产品(如不同 档次的家用电器)在不 同类型国家进行生产, 继而进行进出口贸易, 便会产生产业内贸易。
新技术
美国
欧洲
标准化
发展中 国家
3.垂直差异产业内贸易
• 垂直差异是指产品质量方面的差异。而一 个国家的消费者,不能全部都追求昂贵的 高质量产品,因此,在出口高质量产品的 同时往往也会从其他国家进口一些中低质 量的同类产品,从而产生产业内贸易。
Why??
一、假设条件
• 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 •
不存在规模经济 没有考虑需求因素
• 从静态出发进行分析 赫俄:不变的技术水平
经验分析阶段 1960年佛得恩—“荷比卢经 济同盟”集团内贸易格局的 研究 巴拉萨—欧共体成员制成品 贸易情况的分析 小岛清—发达国家间横向制 成品贸易的关注
二、发展阶段
的规律,对于这些产业 的国际贸易问题,产业 内贸易理论先人无法解 释。
对我国的实践意义
A
培育Title
C
实施科技兴贸
D
重视营销环节
前提:国际贸易是国内贸 易的延伸,在本国消费或 投资生产的产品才能够成 为潜在的出口产品。 两个国家的消费者需求偏 好越相似,一国的产品也 就越容易打入另一个国家 的市场,因而这两个国家 之间的贸易量就越大。
(四)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均 收入水平也就越高,较高 人均收入层上的消费者的 需求会变得更加复杂、更 加多样化,呈现除对差异 产品的强烈需求,从而形 成差异产品的消费市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