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行业分析报告目录一、水利环境形势严峻,投资加大势在必行 (4)1、水利行业概述 (4)2、水安全问题突出,安全性、经济性需求驱动行业发展 (4)(1)水安全问题依然突出,水利投资势在必行 (4)(2)经济发展对水利配套建设需求旺盛 (6)二、行业发展态势:空间大,壁垒高,结构性亮点突出 (7)1、“十二五”期间水利投资1.8 万亿,年均复合增长20.7% (7)2、以南水北调工程为代表的大中型水利工程正加紧建设 (9)3、大中型水利工程领域呈垄断格局 (12)(1)中国水电、葛洲坝占国内大中型水利水电枢纽工程份额65%、15% (12)(2)区域性水利工程多由地方资源优势企业承建 (12)(3)相比其他建筑业,技术壁垒更高,资质管理更严 (13)4、行业出现结构性变化:水资源工程投资加快,中西部投资增速领先 (14)(1)水资源工程投资占比明显提高,上市施工企业水利订单增速放缓 (14)(2)中部投资增速领先 (15)5、主要受益公司:行业格局相对清晰的水利水电施工企业、管道制造企业 (16)三、行业投资策略 (18)1、从订单承接能力、行业与公司变化角度寻找潜力公司 (18)(1)订单承接能力:“围城内外” (18)(2)行业与公司变化:寻找领先市场的超预期因素 (18)2、施工业务多元化利于业绩稳定,易造成估值偏差 (19)(1)多元化弥补大型水利投资波动风险,稳定公司业绩 (19)(2)收入结构比较:粤水电水利工程占比最高,安徽水利地产业务占比最大 (19)(3)多元化易造成公司估值偏差 (20)3、历史启示:1、2、7 月份获得超额收益概率大,政策与汛期主题是主要原因 (21)四、行业主要公司简况 (22)1、各公司潜力因素概览 (22)2、安徽水利:高增长、高弹性的区域水利龙头 (22)(1)公司简介:区域水利建设龙头企业 (22)(2)公司优势:迎合区域亮点、业务配套体系完善、资质齐全 (23)(3)新变化:安徽省内水利增速领先,区域开拓进入深耕阶段 (24)(4)风险因素:地产持续调控、项目进度慢于预期 (27)3、中国水电:快增长、低估值的国际水利建设领导者 (27)(1)公司简介:多元化发展的跨国水利水电建筑商 (27)(2)公司优势:垄断地位、渠道与齐全资质优势 (28)(3)新变化:公司订单加速增长,非水利水电业务增速较快 (29)(4)风险因素:海外政治与经济风险、宏观调控风险 (29)4、龙泉股份:2013 年有望迎来业绩爆发期 (30)(1)公司简介:国内PCCP 领先供应商 (30)(2)现阶段PCCP行业竞争较为缓和,区域布局成为竞争之关键 (30)(4)新变化:河北与山东配套工程密集招标,订单继续丰收季 (31)(5)风险因素:工程进度放缓导致收入不能确认 (33)一、水利环境形势严峻,投资加大势在必行1、水利行业概述水利是指对自然界的水进行控制、调节、治导、开发、管理和保护,以防治水旱灾害,并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各项事业和活动。
按照工程类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方面:防洪工程、水资源工程、水土保持及生态工程、水电及专项工程等,例如南水北调工程就属于水资源工程。
2、水安全问题突出,安全性、经济性需求驱动行业发展(1)水安全问题依然突出,水利投资势在必行建国以来,我国政府对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等七大江河流域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治理,防洪抗灾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但现阶段水安全问题依然突出。
1)洪涝灾害损失年均超过1100 亿元。
有关研究显示,1990-2010 年我国年平均洪涝灾害损失在1100 亿元左右,约占同期全国GDP 的2%,当遇到发生流域性大洪水的年份,如1991 年、1998年等,该比例可达3%-4%。
2)粮食安全受到严重滞后的农田水利建设威胁。
粮食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农民希望“风调雨顺”反映了靠天吃饭的现实,这种条件下粮食产量就会产能较大波动,对国家粮食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目前我国农田水利建设严重滞后,2007-2011 年间,我国因干旱受灾的年均农作物面积超过2000万公顷,占总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高达13%。
每年因干旱遭致的直接经济损失查过1000 亿元。
在严峻的水安全形势下,政府对水利行业愈发重视,出台了一系列规划及支持政策,推动了行业发展。
(2)经济发展对水利配套建设需求旺盛在工业领域,生产大多离不开水的支持,典型的是发电厂、电解铝等领域,随着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工业用水的需求必然增加。
另外,随着经济发展,国家对环保越加重视,清洁环保的水力发电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水电装机容量得到了快速提高,由2004 年1.08 亿千瓦提高至2011 年的2.03亿千瓦。
二、行业发展态势:空间大,壁垒高,结构性亮点突出1、“十二五”期间水利投资1.8 万亿,年均复合增长20.7%“十二五”水利投资年均复合增速高达20.7%。
根据水利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水利投资规模高达1.8 万亿,相比“十一五”期间实际投资规模增长156%,年均复合增长20.7%。
水利部统计的数据显示,2011、2012 年我国水利投资总额分别为3086 亿元和4303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3%和39%。
预计13-20 年我国水利投资年均复合增速9%-11%。
2011 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指出力争今后10 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 年高出一倍。
根据统计局统计2010 年我国水利投资总规模约为2000 亿元,那么2011-2020 年十年间总投资规模达到4万亿。
我们进行一个测算,假设11-2 年水利投资规模为4 万亿,也就意味着13-20 年水利行业投资复合增速基本为零,显然与实际矛盾。
自2004 年以来,我国水利投资规划一直处于快速增长的通道,复合增速高达24%,即使在2008 年,保持了15%以上的增速,行业之所以能够高速增长原因有:1)经济不断发展,需求不断增加;2)政府财政实力不断增强;3)通胀、拆迁等成本上升导致投资额超出规划投资额。
从历史看,水利投资“十一五”规划投资额4628 亿元,而实际投资7040 亿元,超出规划投资额52%。
水北调中线工程,投资总额已经由原来的不足1000 亿元增加到1900 亿元,超出比例高达90%。
我们11-20 年水利投资总额超出4 万亿的比例应该在50%左右,总规模在6 万亿左右,因此预计未来8 年水利复合投资增速为9%-11%之间。
2、以南水北调工程为代表的大中型水利工程正加紧建设随着历史最高规格的水利会议的召开,一系列大中型水利工程列入国家重点工程,逐步通过审批立项并开工建设,其中最为瞩目为南水北调调水,工程横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通过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联系,构成以“四横三纵”的水网总体布局,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
资金来源:中央投资+地方配套。
2011 年中央水利投资1141 亿元,地方投资2311 亿元,中央与地方资金比例基本在3:7 的比例。
“十二五”规划的1.8 万亿投资,其中中央投资8000 亿元,地方筹措1 万亿。
国家投资一般通过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基金、贷款、预算投资、专项资金等进行资金划拨,地方政府正逐步创新资金筹措,如重庆、广东等17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成立省级水利(水务)投资公司,搭建市场融资平台;云南省从烟草行业筹集资金专项用于水源工程建设;贵州省对水能资源开发权实行有偿转让,收取的水利规费和出让金专项用于水利建设等。
3、大中型水利工程领域呈垄断格局建筑施工行业的典型特征是行业分散,然而对于水利行业来说,尤其是大中型水利枢纽工程领域,却呈现明显的垄断格局,这主要是由其较高的技术壁垒,资质管理相对严格等导致的。
(1)中国水电、葛洲坝占国内大中型水利水电枢纽工程份额65%、15%目前我国水利水电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企业仅有中国水电、葛洲坝以及中国安能(武警水电部队)等企业,国内大中型水利水电枢纽工程也主要由这几家企业承建。
根据《中国水力发电年鉴》统计,2006-2008 年国内大中型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市场,特级企业市占率超过85%。
(2)区域性水利工程多由地方资源优势企业承建对于区域性水利工程来说,多由地方有资源优势的企业承建:1)区域性水利工程一般来说规模较为中等,大型央企无暇顾及。
2)地方企业对当地内水文环境较为熟悉,设计与施工上技术占优;3)地方企业在项目获取以及项目信息跟踪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3)相比其他建筑业,技术壁垒更高,资质管理更严水利水电行业技术相对复杂,技术壁垒更高。
水利水电施工任务涉及的技术涵盖了水文、机电、建筑等诸多方面,对各类施工技术的集成度有更高的要求,同时对高价值装备的使用有更高要求,因此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壁垒更高。
特级资质企业数量少,资质获取相对较难。
从特级资质企业数量来看,目前全国水利工程总承包特级企业数量为22 家,并且均为中国水电、葛洲坝、中国安能等这几家央企及其附属企业,而房屋建筑施工总包特级资质企业高达300 家。
从另一个角度看,目前市场竞争分化且格局稳定,低资质企业较难在工程获取上取得突破,也就无法满足高资质的评级要求,因此资质提升对于水利水电企业来说相对较难。
4、行业出现结构性变化:水资源工程投资加快,中西部投资增速领先(1)水资源工程投资占比明显提高,上市施工企业水利订单增速放缓从水利投资结构上看,2004 年-2011 年,水资源工程投资占比明显提升,由28%迅速提高至42%,主要应对安全性需求的防洪工程投资占比逐步下滑,其主要原因是包括南水北调工程、农田水利、城市供水等投资加快所致。
由于大型水利项目多集中于防洪工程、水电投资项目中,水资源工程中大型单元工程不多,因此这种结构性变化反映的是大型水利工程项目投资增速放缓,给上市公司带来的影响是水利工程订单增速慢于行业。
我们比较全国水利投资增速与中国水电、葛洲坝两家央企公司水利水电工程订单增速,可以佐证上述分析(值得注意的是订单与投资完成额在时间上的不一致性可能对我们分析造成一定的误差,但并不影响我们的结论)。
(2)中部投资增速领先从区域分布上看,2007-2011 年全国水利投资,中部区域投资占比快速提升,由24%迅速提高至34%,原因有:1)近年来中部区域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FAI 投资增速也领先于西部与东部;2)东部地区基本为河流下游区域,经过多年经济的高速发展,基础设施已经相对完善。
5、主要受益公司:行业格局相对清晰的水利水电施工企业、管道制造企业从产业链的角度看,水利行业涉及到水利水电建设施工与设计企业、管道(包括配水主干网使用的PCCP 以及支线采用的铁铸管、塑料管等)、农田灌溉设备等,我们认为行业景气的主要受益公司是竞争格局相对清晰的行业,即水利施工行业以及PCCP 管道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