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识时间与钟表

认识时间与钟表

认识时间与钟表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2/8
认识时间与钟表
这种方法试了一段时间,就发现树影黑糊糊地一大片,具体时间不好把握,于 是砍了一根木棍,把它插在地上代替树木,它的影子又细又长,投在地面的石头 上,界线清楚极了,测量时间比过去准确了许多。这便是原始的日晷。
原始的日晷用了若干年,祖先们觉得这种计时器太笨,于是一种小巧灵便的日 晷便产生了。这种日晷有一个底盘,底盘的边缘刻划着标志时间的线条,有的是 钻的小孔。划线或钻孔的底盘叫针盘,针盘中安放着一个竖着的指针。在阳光下, 指针便映出投影,而且会随着太阳的不同位置有规律地变化着。人们只要看指针 的影子投落在针盘的哪个线条或小孔上,就能知道准确的时间了。
•6时
•12时 •4时
•8时
PPT文档演模板
•2时
•7时 认识时间与钟表
认识时间的表示法
早上7时可以怎样表示呢? 7时 7:00
PPT文档演模板
认识时间与钟表
•11 •12 •1
•10
•2
•9
•3
•8 •7
•4 •6 •5 •3时
•3:00
PPT文档演模板
•前一小时是几时 •2时 •2:00
认识时间与钟表
PPT文档演模板
认识时间与钟表

•二、认识时间
PPT文档演模板
认识时间与钟表

1、整点
PPT文档演模板
认识时间与钟表
PPT文档演模板
•6时
认识时间与钟表
•8时 •8•:•0•0
•3时 •3•:•0•0
•6时 •6•:•0•0
•分针长长指12,
•时针指几是几时!
PPT文档演模板
认识时间与钟表
•整 时
认识时间与钟表
PPT文档演模板
认识时间与钟表

2、半点
PPT文档演模板
认识时间与钟表
实际运用 拓展延伸 连一连
PPT文档演模板
认识时间与钟表

3、任意时间
PPT文档演模板
认识时间与钟表
PPT文档演模板
认识时间与钟表
PPT文档演模板
认识时间与钟表
PPT文档演模板
认识时间与钟表
PPT文档演模板
“一炷香”的时间这个概念起缘于僧人打坐,僧人以香的燃烧为计时 方法,如僧人“打禅七”时一天要打11柱香,仔细想想,在当时,这是 一个很好的方法了,不受白天黑夜影响,携带方便,制作简单,且能营 造气氛。那时的香皆为手工制作,且有标准,一柱香燃尽为半个时辰, 即一个小时。晚间打更的更夫也用香来确定时间,所以也叫“更香”。
•9 时 •9:00
PPT文档演模板
6时 6:00
12 时 12:00
认识时间与钟表
PPT文档演模板
认识时间与钟表
PPT文档演模板
•快3时了(长针还没有到12)
认识时间与钟表
PPT文档演模板
•3时多一点儿(长针过了12)
认识时间与钟表
•动脑筋

为什么都是10时
而小朋友做的事却不一样?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认识时间与钟表
PPT文档演模板
认识时间与钟表
PPT文档演模板
认识时间与钟表
PPT文档演模板
认识时间与钟表
•一炷香的时间
古人没有钟表,也没有手机,所以他们是以香燃烧的时间长短来计量 时刻的。虽然也有日晷、漏壶等工具,但是,燃香计时是比较简单而常 用的计时方法。
实际上由于环境、风力、香的长短、香料干湿等诸多因素,一炷香的 燃烧时间并不完全相同,但一般约为半个时辰,即一个小时。
•2
•9
•3
•8
•4
•7
•5
•6
•时 针
PPT文档演模板
认识时间与钟表
认识钟表的外部结构
特点: 1、钟面上有12个数字
2、有两个不同的针
•我是时针, 又短又粗
•我是分针 •又长又细
•3、有12个格子。
PPT文档演模板
认识时间与钟表
小结:
钟面上有什么: 1、有(1~12)12个数字; 2、有12个大刻度(1~2.....) 3、有两根指针(时针、分针)
PPT文档演模板
认识时间与钟表
PPT文档演模板
认识时间与钟表

一、认识表盘
(时针、分针、秒针)
PPT文档演模板
认识时间与钟表
PPT文档演模板
认识时间与钟表
观察钟面 探索新知: 认识钟面:钟面上有什么?
PPT文档演模板
认识时间与钟表
PPT文档演模板
认识时间与钟表
•分针
•12 •11
•1
•10认识时间与钟表 NhomakorabeaPT文档演模板
认识时间与钟表
PPT文档演模板
认识时间与钟表
PPT文档演模板
认识时间与钟表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2/8
认识时间与钟表
•课外延伸
•1小时前是几时?
•现在时间 •1小时前
•4 时 •3 时
•3 时 •2 时
•1 2时 •1 1时
PPT文档演模板
认识时间与钟表
•11 •12 •1
•10
•2
•9
•3•再过一小时是几时?
•8
•4
•7 •6 •5
•9时
•10 时 •10:00
PPT文档演模板
•9:00
认识时间与钟表
再过一时是几时?
相关主题